当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会对宇宙产生无尽的遐想。宇宙有没有边界?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各种星体为什么会这么运作?有没有操盘手在控制这一切?为了寻找答案,科学家们对宇宙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

近期,美国的一位物理学教授维塔利·范丘林提出了一个颠覆我们认知的观点,他认为:宇宙是活的,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1)

宇宙是否是活的,这是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有些科学家认为,宇宙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各个星球只是它体内的一个细胞,星体之间怎样运作都是被安排好了的。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各个器官怎样运作、怎样配合,都是由大脑支配的,通过各种神经连接在一起。他们认为,人类就是宇宙的一个缩影,和人类一样,宇宙也是通过神经网络连接的,不然该怎么解释宇宙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呢。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2)

其实在二十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宇宙是静止不动的,直到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宇宙中的某颗星球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改变位置。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哈勃提出,宇宙是运动的,而且是有规律的运动,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运动轨道,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永远不会发生碰撞的,这就说明宇宙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一发现间接地证明了宇宙可能是活的,如果宇宙是死物,那么运行规律是怎么制定的呢?因为人类是从早期的单细胞生物演化而来的,属于有机物,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而宇宙中不存在这种基础,所以一定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宇宙的一切。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3)

对于宇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科学家们猜测可能是一种暗光子,这些暗光子可以传递一种神秘的力量,来调节宇宙中不同星球之间的关系,这或许就是维塔利·范丘林所说的神经网络。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4)

那么神经网络到底是什么呢?

从表面上看来,神经网络指的是生物体内的神经网,一般是指大脑的神经元和细胞组成的网,生物能够产生意识、思考和行动,靠的就是这些神经网。但是除了生物的神经网之外,还有一种人工的神经网,这是一种机器算法,通过模仿生物的神经网络行为特征对一些信息进行处理。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5)

很显然,宇宙的神经网络和人工神经网是一样的,因为如果是生物体的神经网,应该包括信息输入和输出两个部分,会有一个反馈的过程,但是宇宙的神经网络只是一个单向的输出。就拿陨石来说,它们是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一种宇宙流星,散落在宇宙的各处,如果它们是宇宙这个生命体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那么在传递完信息之后应该会再返回宇宙,但是事实证明,陨石大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据统计,地球上现在已经收集到的陨石样品超过4万多块,这就意味着很多陨石在到达地球之后直接毁灭。按照这种想法,宇宙的信息传递只是单向输出。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6)

那么对于宇宙是活的这一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曾经对宇宙的某个地方进行过细致的观测,并用电脑模拟还原了宇宙500万光年到5亿光年距离的一个空间网络图,结果发现这张图和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图出奇的一致,这就说明宇宙中可能普遍存在这样的神经网络,这一结果的发表为宇宙是活的提供了证据支持。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7)

除此之外,2012年的《自然》杂志上也曾发表过一篇名叫《宇宙结构和神经网络》的文章,明确指出宇宙的结构和神经网络是相似的。人类的各种细胞组成了各种器官,器官又组成了生命体,宇宙也是一样的,地球、金星、火星等星球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和其他的星系又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和其他系外星系又组成了更大的宇宙结构。这样一看,无论是生命体还是宇宙,都是由小到大层层构成的,可以看做是网状分布。这也说明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是存在一定相似性的,不过相似只是结构的相似,而不是本质的一样。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8)

生物体的神经网络相比于人工神经网来说是高级且智能的,所以宇宙虽然是活的,但这种所谓的“活”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活,不代表宇宙就是一个生命体,它不具有我们认知中生命的范畴,只能说宇宙的运行可能是有一个中心点在操控的。

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宇宙的“熵增定律”,在物理学上,熵增定律是一个从有序走向无序的过程。宇宙的发展就是一个封闭的“熵增”,这种发展是没有任何目的性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由发展。1947年薛定谔就曾提出熵增定律不仅适用于宇宙,也适用于各类生命体。他认为,生命体是一个巨大的反应库,生物的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是建立在这个定律之上的。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9)

但是具有高等智慧的人类本身却能够抵抗这种“熵增”,人的每一次发展都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性,发明汽车是为了能够快速的到达远方,发明电灯是为了夜晚能工作生活,这都是人类思维导致的自发性行为,这种自发的行为和熵增相互依存,最终导致人类不可逆转的老去,直致死亡。

这和霍金所说的“婴儿宇宙”是很相似的,如果把宇宙看做是和人类一样从婴儿时期演化过来的,在这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突然在某一个时间点发生了大爆炸,宇宙自此诞生,之后宇宙不断的生长扩大,直至膨胀成现在的样子,并且还在继续膨胀。就如同人类从出生到长大再到死亡,不断地循环往复。

宇宙的12个真相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10)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当一个现象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时候,神学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显然维塔利·范丘林的这一观点已经上升到了神学的角度,宇宙到底是不是活的?巨大的神经网络有什么作用?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

陈壮叔 《活的宇宙》 知网 2001.6.25

戴闻 《关于宇宙结构形成演进的数字化模拟》 知网 2015.3.12

作者:小阿部 审核sherry 校稿编辑: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