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以德为先导、以孝行天下、求和合求和平求和谐而为华 夏至圣;关帝威震华夏称“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义薄云天走上神坛作为一个“活”的信仰,深深影响海内外华人;康熙年间吴伯宗为寻找被人贩子拐卖的二弟三弟,走十七省历十八载行三万里,费尽周折,终于团聚,历尽艰辛谱写了一曲动地感天的亲情颂歌;着眼长远顺民心聚民智集民力关心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马家巷红色教育基地创建,后稷故里汾河岸边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泥土的教案(校本教案泥土芳香)(1)

传统文化是什么?就是一个个人一件件事凝聚而成的一种精 神和文化。讲传统文化讲什么?就是说国宝数家珍讲这一个个人 一件件事。有幸在稷山县下迪中心校看到了这样的系列教案。

泥土的教案(校本教案泥土芳香)(2)

教案有德义忠孝四个系列。 “德”系列教案有三个课时:讲岳飞的事迹,告诉孩子“爱 国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以钱学森的事迹,让学生懂得“全 心全意,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读雷锋的故事,把 “奉献是一种担当”融入学生内心化作学生行动;借用焦云竹老 师一组小诗,赞美我县援鄂护士郝红慧等大无畏的敬业精神,给 孩子树立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的榜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校本 教材借身边的人和事告诉孩子生活处处是舞台只要有正确的理 想,那里都能发挥光和热。 “义”系列教案有三课时:从“义”字的不同写法和意思,到有关“义”的故事。忠义神勇义薄云天的关羽、以自身死保对方生慷慨义气令天地为之动容的“羊左之交”、至情至性至仁至义万里寻弟的吴绍先、坚守中国人民尊严和气节的朱自清、防控疫情间全国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钟南山……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义”才是真正的“义”并在生活中实践义举。“忠”系列教案有七课时:一方水土一方人;缅怀马家巷革 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三课时);共建红色基地 弘扬红色精神;不变的根和魂(变与不变);牢记革命传统 争做时代新人;以大量先烈的故事和红色基地创建的历程告诉孩子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就是要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让烈士精神与我们一路同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爱党爱国 爱人民就是“忠”,“爱岗敬业”做好本分就是“忠”。 “孝”系列教案有三课时:学习孝文化 学做感恩人;感知母 爱 感恩父母;孝老爱亲 从我做起。从“孝”字字形、《孝经》、 中华至圣虞舜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道“孝 的重要性,自觉传承“孝”这一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孩子把孝敬 父母尊敬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泥土的教案(校本教案泥土芳香)(3)

稷山县下迪中心校马杰副校长与薛前发老师探讨德育教育

系列教案,从古到今、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把抽象的传统 文化形象具体化到了故事中,生动活泼地带到了课堂上活动中; 系列教案延伸阐释提炼升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义忠 孝”浸润了孩子心田陶冶了学生情操。马杰校长介绍,系列教案在选材在内容在传承上还有不少瑕疵还将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系列教案中,我觉到了泥土的芳香!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尝试,一定会引导青少年将“德孝文化、 忠义文化”内化成行动和习惯,传统文化、红色基因将会在青少 年心中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者 稷山 薛前发

薛前发,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下迪村,中国共产党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稷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教师,九零年中文系毕业。喜欢写作,摄影。信奉多学多思多劳多得,不亏不欠不贪不腐。制作发刊《后稷文苑》

责编:《希望关爱文化网》张大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