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下简称“双证”)后,成都的叶先生满心期待能入驻美团平台。然而,他却始终无法通过审核,并被告知,其双证信息与另一家已入驻的商家重合了。这令叶先生很想不通:入驻美团不仅需要双证,还要店主手持身份证的照片。

与叶先生店铺相距不足百米的这家商户并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者称自己没有办法,从网上找人办的美团商家账号,没有发现账号中的商户双证信息是别人家的。

而网络审核后,该片区的美团业务人员为何没能发现地址、店名、店主等诸多不符之处?工作人员解释,因“盗版”商户提交信息翔实,业务人员到店查看时出现疏忽。

美团信用记录违规(成都一商家入驻美团发现证照信息被冒用)(1)

叶先生手拿正牌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信息被别家盗用

商户想上美团受阻

5月3日拿到营业执照后,5月30日,成都的叶先生又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因为想让自己开的“江小鱼餐饮店”入驻美团平台,他通过美团商家版软件上传了双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手持身份证的照片,“上传通过不了,显示证照过期。”叶先生只好找到附近美团配送站的人,希望通过人工上传试试。

“6月1日找工作人员传的。”叶先生回忆,6月4日他追问对方后被告知:自家的双证信息与另一家已入驻平台的商户重合,无法使用。而这家店距离叶先生的门店只有一个拐角,不到100米,“叫‘喵小厨’快餐店。”叶先生告诉记者。

叶先生展示了从美团上下载的对方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信用代码、店名、经营者以及地址都是叶先生的店铺,不同的细节只有一处:对方提交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上,经营范围与叶先生实际取得的并不一致。

这让他怎么也想不通:证照到手后,自己一直妥善保管,怎么会被一家与证照上名字不同的店拿去审核,还通过了呢?此外,美团商家入驻的审核还需要提供店主手持身份证的照片,对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叶先生告诉记者,他找到了对方后,该店家提出私了,不过被他拒绝;之后,叶先生还报了警。

美团信用记录违规(成都一商家入驻美团发现证照信息被冒用)(2)

喵小厨:

我们有错 “网上找人办的”

从叶先生的店铺出来,经一个拐角后,记者很快就来到“喵小厨”的店铺。叶先生家店铺门牌号是159号,这家则是129号。两名店员称,老板已将店铺转让,她们正在收拾东西。店内张贴着一张营业执照,正是“喵小厨”的,于4月12日取得。

“喵小厨”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现场记者并未看到,不过店员称有,“老板拿走了吧。”而在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后,记者仅找到叶先生家店铺的,并未查到“喵小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我开始是错了,这点我们认。”联系上“喵小厨”的经营者徐女士后,她在电话里说道。店员称店是大约5月前入驻的美团平台,徐女士称,当时因为有个证一直办不下来,“可是铺子也租了,员工也请了”,当时自己正犯愁。她声称在一个微信群里认识了一个人,“他说他可以帮我办下来。”徐女士称,她将自己的资料提交给了对方,之后对方给了她一组账户和密码。是否是美团平台的?她表示“嗯,对的”。

徐女士称,账户密码直接就可以用,她没有细看账户里的商户信息。“后来和他的沟通记录都删掉了。”徐女士表示,自己手上除了给对方的转账记录,并无其他证据。记者提出希望看一下转账记录,徐女士拒绝了:“我不想事情再扩大了。”

美团信用记录违规(成都一商家入驻美团发现证照信息被冒用)(3)

“喵小厨”家提交至美团审核通过的资料

喵小厨称已从美团下架

检索发现点开店名变了

为什么提交的信息与实际不符,还能通过?徐女士表示,自己并不知情,“我只是以为别人有关系。”记者咨询美团在线客服了解到,资料审核后还会业务经理到店。不过徐女士却称,入驻美团前后并没有工作人员来过。

美团负责该片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商家已向美团承认盗用了信息。与商家说法不一样的是,工作人员表示,自己肯定去过了商家店里。不过,为何到店后却没有发现该商家的店名、店地址以及经营者信息与提交的双证信息不符?她只是说要联系商家,随后挂断了电话。

“我的店已经从美团下架了。”徐女士说道。上述美团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喵小厨”已经从美团上下架。不过9日下午,记者在美团APP上检索后发现,该店仍在;不过点开后,店名则呈现为“轰炸基”。

而检索后记者发现,“喵小厨”所在地址附近就有一家“轰炸基”,其接单电话与徐女士的一致。记者询问徐女士与这两家的关系时,她始终未正面回答,只是说:“我都已经垮了一家了,还能……”

美团信用记录违规(成都一商家入驻美团发现证照信息被冒用)(4)

“喵小厨”家提交至美团审核通过的资料

美团成都相关负责人:

工作人员疏忽 未能发现问题

“我们的系统内部显示,6日’喵小厨‘就已经下架了。”美团成都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何还能检索到?她解释,检索到的喵小厨属于“网友建店”,而在外卖板块是已下线的。记者在外卖页面确实未能检索到该店。

她也解释,业务人员确曾到店考察,不过由于两家店面离得较近,加上该店网上提交的信息翔实,“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身份证照片都有”,她告诉记者,因而业务人员到店查看时有了疏忽,没有发现其中不相符的地方。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彭亮 摄影报道

编辑 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