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当我们将南京多所高校的起源定位于1902,并回首120年风雨沧桑时。

亦无法忽略,那些发生在1952年的往事。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1)

自1952年往前追溯,私立金陵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以中山路为界,并存了半个世纪。

时代的洪流波折不断,两校师生携手共进。

这边诞生了陶行知、戴安邦、程千帆、余光中等著名校友,也诞生了北大楼。

那边则以吴有训、胡焕庸、吴健雄、童寯等名字,见证了大礼堂的落成,也见证了眼花缭乱的改名史。

需要提一下的是,国立中央大学曾在1921至1927年用过国立东南大学的名字。南京大学这个名字直到1949年才首次出现。

而在1951年9月,天津路的金陵大学与随园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短暂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然后,历史的浪潮在1952年跨过中山路。

一番操作,金陵大学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北大楼伫立于天津路鼓楼校区至今。

四牌楼,则在大礼堂的注视下,开始了从南京工学院到东南大学的低调而漫长岁月。

南师、南林、南农、河海……也从此掀开新的篇章。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2)

整整70年前,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轰然而至。

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并称为院系调整中的“五大母校”。当然,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高校也进行了激烈重组。

位于“五大母校”之首的南大,当时有文理工农法医师7个学院35个系,规模全国之最。

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加上两所专科学校华东水利、华东药学,南京4所学校在几个月内变成了9所:

南京大学

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

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

第五军医大学(并入第四军医大学)

这也就是南京多所高校同庆120岁的原因——以1952的南大、金大为源,并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校名和校址,组成了一所大学的外在表征。校址怎么安排,当年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南京大学去随园;南京工学院留在四牌楼;南农先在天津路然后迁出;南师先在丁家桥然后去天津路。

方案二:南京大学去天津路;南京工学院留在四牌楼;南农先在丁家桥然后迁出;南师去随园。

不管哪种方案,南京工学院都会留在四牌楼,因为考虑到工科师生规模较大,且很多大型设备搬迁不易。

最后,是方案二带来了今天的布局。

如果有金大的老校友跨过1952回到母校,会疑惑:咦,我校呢?

又或者有四牌楼的老校友跨过1952回到母校,可能不知道哪边算母校。

时间会沉淀一切,曾经的剧变,成了新的起点。

鼓楼南大,四牌楼东南、随园南师、卫岗南农、锁金村南林……成为今天南京高校的往事并不如烟。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3)

具体的重组方式,可以概括为:相同的专业整到一起。

原南京大学文理法和金陵大学文理合并,加入了复旦大学外文系德文组、震旦大学外文系法文组、同济大学外文组、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中山大学天文系,后来又加入了浙江大学地理学系地理组和四川大学地理学系。

所以,南大的文科理科可傲视群校。天文地理,无人可出其右。

1952年院系调整时,潘菽任南京大学校长。他后来说,没有把南京大学留在四牌楼原址,是生平办错的第一件大事。

潘菽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1956年心理系迁往北京组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也随之卸任南大校长。

留在四牌楼南京工学院,也许是中国高校史中最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学校。

原南京大学工学院的电机、机械、土木、建筑、化工,加上农学院的农业工程系为基础,并入金陵大学的电机、化工,组成四牌楼的荣耀。

从师生人数来说,南京工学院是原南京大学最大的分支,师生人数超过新南京大学。

第二年,又并入浙江大学、山东工学院、厦门大学的相关专业。

1988年,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开始了“福建大三本”时代。——低调永远是东大的座右铭。

回望1921年6月6日,国立东南大学董事会成立,这天也成为国立东大的校庆日。1988年6月6日,东大举行了更名庆典,6月6日从那天起成为校庆日直到今天。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4)

1952年院系调整中,南师、南农、南林的诞生,带来了南京XX大学系列。

基本都是原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的相关院系合并,并调入部分其他高校的专业。

命名上也大同小异。

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分别在1984年,1984年和1985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侧重提一下,以1902年为起源的这几所南京高校,校庆日却各有来头。

南师的记载是,“为筹备校庆90周年,学校专门成立了校庆筹备委员会。在筹备过程中,确立了90周年校庆的日期为1992年9月10日。”

于是,南师校庆日,与教师节重叠而庆。

南农的命运更加“颠沛流离”一些,先在丁家桥的原南京大学农学院校舍,1958年从丁家桥迁至卫岗。1972年迁到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江苏农学院。1979年回到卫岗。

据说选定10月20日作为校庆日,是因为从扬州迁回南京复校第一学期开学的日子。

南林在1972年曾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的名字。

2015年正式颁布的南京林业大学章程中,将校庆日明确为10月20日,这一天是1952年南京林学院正式开课的日子。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5)

“南字头”的学校因为沿用至今而耳熟能详,“华字头”的学校则中途改名或西迁而听上去稍显陌生。

一开始,华东水利学院和华东航空学院因为新址未建成,在四牌楼上了一段时间课。

1953年,华水前往西康路。1954年,华航前往卫岗。

华水几乎囊括了华东所有水利相关专业,有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土木系水利组,再加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

1985年,华东水利学院恢复校名而河海大学。——Hohai的门头再次闪耀。

之所以说恢复校名,因为河海大学并没有以1902年的三江为起源,而是以1915年张謇创立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为正源,今年是107周年。

多提一句,在河海的历史上,1924年是高光时刻这一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了国立东南大学工科,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校长。

卫岗的土地上,在南农之前其实还有一个学校叫华航。但华航故事,如今在西安延续着。

上世纪50年代,除了院系调整还有高校西迁,其中最著名的两所高校,莫过于交通大学和华东航空学院。

1952年10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师生在南京集中组成华东航空学院,先在四牌楼上课,然后迁到卫岗。

1956年暑假后,华航搬迁西安并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与西北工学院合并为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6)

与华航一样西迁的学校,还有第五军医大学。

南大医学院在1952年成为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往西安,合并入第四军医大学。——不过,留在南京的部分人员,后来还有故事可说。

1952年,南京的高校中有一所华东药学专科学校,起源于1936年的南京药学专科学校。

1952年8月,华东药学专科学校、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合并组建华东药学院。1956年9月更名南京药学院。

1986年10月,南京药学院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也就是CPU。

1952年院系调整中,有学校的重组和诞生,也有专业的调出。

比如,原南京大学哲学系调入北大,法律、政治系调入华东政治学院,经济系调入复旦。

另有原南大、金大的体育、音乐、电影播音等专业调入其他学校。

1952年的余波,在1956年至1960年延续。

低调大气的南京工学院,是50年代后期高校调整的主角。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7)

1956年到1960年,南京工学院陆续分出了几个专业,参与和组建为4所学校。

首先是电子科技大学,1956年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和设备调去了成都。

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迁往无锡,成为无锡轻工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江南大学。

同年,南京工学院化学工程系组建为南京化工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工业大学

1960年,以南京工学院机械二系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次年迁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大学

从南京工学院分支而出,所以江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都以1902年为源头,今年同庆120周年。

院系调整的故事还没结束。

1958年9月,第六军医大学(第五军医大学西迁后的留宁人员组建)成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后来成为东南大学医学院

1960年,中央气象局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建院,1963年独立为南京气象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8)

整个50年代南京亦有新的学校成立,以及其他城市学校的加入,基本形成了如今南京高校的格局。

1949年,华东邮电学校从济南迁到南京,经过近10年的发展,于1958年成为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1951年,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以南京511厂为依托建校,1952年成立了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校址在明故宫。后来,它的名字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个小插曲,本来建议西迁的是南航,因校领导表示有困难,最后华航西迁。

1951年,南京晓庄学校在原址复校——起源于1927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2000年,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升为本科院校南京晓庄学院

1953年,苏北公安干部学校、苏南公安干部学校与南京市公安局公安学校合并,更名为江苏省公安学校。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为江苏警官学院

1954年建校的江苏省中医学校,在1958年升格为南京中医学院,现在是南京中医药大学。

创建于1952年的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现在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始建于1956年的南京体育学校,现在是南京体育学院

始建于1956年的南京粮食学校,现在是南京财经大学。

始建于50年代的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并入南京审计学院。2015年,南京审计学院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医学院1957年从镇江迁至南京,并更名为南京医学院,现在是南京医科大学

始建于1912年的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从无锡迁至南京,并于1959年从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艺术学院

1960年,哈军工炮兵工程系迁到武汉,1962年迁至南京,1966年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1984年改名为华东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由来(南京这么多大学从何而来)(9)

遥望1902,遥望的可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次变革。

回望1952,更能深入理解南京高校的肌理和传承。

70年的时光,洒落在四牌楼,在天津路,在随园,在西康路,在卫岗,在锁金村……

6月6日来临,夏日的微风再次吹拂四牌楼。

以这里为源头,可以寻找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往事,也寻找到一座城市精神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