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士兵最多能带多少子弹(一个士兵随身最多只能带300发子弹)(1)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于军人而言手中的枪支子弹就是生命,一个没有武器的士兵就如同没有爪牙的老虎只能任人宰割。虽然武器对于作战的士兵很重要但在战场上士兵们却无法大量的去随身携带子弹,一方面是因为军需补给有限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负重过大会影响作战,要知道即使是现代的普通口径步枪的子弹一发都是20克左右,几百发子弹就相当于几斤。

这就相当于在身上绑上五六瓶矿泉水,或许有人认为这也不算是太重,这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来说确实不算重,但对于一个在战斗中的士兵来说影响是很大的。既然士兵们不能大量的随身携带子弹,但作战又不能没有子弹,那么士兵们在战场上如果将手里的子弹全部用完,又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补给呢?

一名士兵最多能带多少子弹(一个士兵随身最多只能带300发子弹)(2)

携带子弹数量的变化

士兵们作战时携带子弹数量的变化一方面受到自身武器规格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也受到各自国家规定的制约。在最初期时各国对热武器的研发还不够成熟,当时使用的枪支所配备的子弹型号相对较大重量也相对于较大,每位士兵最多也只能随身携带十多发。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作战武器的研发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到了近现代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时,士兵们作战的武器已经轻便了很多。就以抗日战争为例,当时每一位日军所配备的子弹大概就是上百发左右了。

而现在国际上的标准步枪弹夹一次性就可以装下30多发子弹而一个士兵最多可以一次性携带七个弹夹,所以现在的士兵一次最多就可携带两百多发子弹。当然不同国家对于一次性携带子弹的数量规定也是不一样的,根据相关规定我国士兵作战时一般一次性是携带200发子弹,而美国士兵则是携带150发子弹。

一名士兵最多能带多少子弹(一个士兵随身最多只能带300发子弹)(3)

当然某些特殊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携带子弹的数量是另当别论的,例如某些狙击手他们的目标具有特定性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几发子弹足矣,因为对他们来说命中率才是作战的关键。而像一些重型机枪手,他们是作战时的火力担当所以使用的是弹链,子弹的使用数量就相对较大但他们不需要灵活作战,作战位置相对稳定。

作战中补给子弹的方法

虽然经过不断的改良已经能够实现轻武器重伤害的效果,携带的子弹数量也增多到了几百发。但即使如此,子弹也总会有用完的时候,而当子弹用完时士兵们最普通的补给方式就是战队中负责物资补给的地勤士兵去专门补给武器的补给站点为整个战队补给弹药。当然这种情况是离补给站点近并且战况相对没有那么激烈的情况。

一名士兵最多能带多少子弹(一个士兵随身最多只能带300发子弹)(4)

但如果在战况吃紧并且士兵离军备物资补给点较远的情况下,士兵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方法就是节流。每一颗子弹使用在关键时刻,要求士兵们有的放矢,弹无虚发。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抗战时期战士们就算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选择在敌人逼近时才开枪,毕竟贴脸打准心更高,同时也能打敌人个措手不及。而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去减少士兵们在战场上对于子弹的补给。当然如果在敌人众多,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冷兵器,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备远逊色于日军那时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就会在敌人压近之时拼刺刀和拼大刀。

另外士兵们也会捡起死去战友遗留下来的枪支弹药,但在有些情况之下士兵们会选择去使用敌人遗留下来的子弹和枪支,这也是在我国抗战时期战士们面临弹尽粮绝时最为常用的手段。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但让人感慨的是我们的先辈们就是靠着这些七零八落的武器打败了自诩通过工业革命洗礼高人一等的那些侵略者们,所以说有信仰的民族是值得敬畏的。

一名士兵最多能带多少子弹(一个士兵随身最多只能带300发子弹)(5)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遇到弹药耗尽的情况就会采用空投的方式,而当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积贫积弱之时。我们的战士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条件,许多战士使用的子弹甚至是自制的,他们在作战时遗留下来的废弃弹壳的基础上,重新填入火药和安装弹头,然后再装入弹心。

但是那时的弹心基本上都是铅制的,我军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原材料。所以那时候弹心很匮乏,而我军就尝试从日伪军处购买。但就算是如此,我军的枪支弹药也依然吃紧,所以才会有游击战,地下站这些充满智慧的消耗型作战方式。

到了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拥有靠无人机补给弹药等物资的手段了,当战场上需要弹药补给之时就直接用军用装载无人机车将无人机运往离作战地点较近的位置。

一名士兵最多能带多少子弹(一个士兵随身最多只能带300发子弹)(6)

无人机装载车上的机械手将弹药送入到无人机的载弹仓,而无人机通过导航系统可直接将子弹送往我军的作战地点,甚至是送到每一个作战士兵的手上,现在的我们已经无需再以伤亡去换取战场上的胜利。

不仅如此我们还具有一套完备的弹药补给系统,无人机装载补给只是其中一种,例如优化弹药补给比例以提高携带弹药的精度和实用度,还有对新的弹药背具研发与运用等等。

一名士兵最多能带多少子弹(一个士兵随身最多只能带300发子弹)(7)

结语

虽然我国现在对于弹药的补给体系已经在不断地完善,我们的军事实力也在加强。但我们中华民族也只是希望那些一切有关战争的枪支炮弹都能被尘封在军事演练中。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本就是礼仪之邦,我们拿起武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这一切存在的意义都是守护而非掠夺。在未来希望我们都能为这个世界多增添一份美好与安宁,愿与诸君共勉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