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点击蓝字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1)

关注我们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2)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3)

创业板上市委会议公告将于2022年11月10日审议爱迪特(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上市申请。

爱迪特介绍自己是国内领先的口腔修复材料及口腔数字化设备提供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如下: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4)

从上表似乎感觉公司处于稳健发展之中,营收和利润都在稳步增长,但实际则不然。

1

三成营收为外购产品后销售,是否实质为贸易

爱迪特在招股书内披露自身营收和毛利率结构如下: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5)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6)

由上表可知公司收入分为口腔修复材料和口腔数字化设备两大模块,其中口腔修复材料的收入占比在7成左右,口腔数字化设备为3成左右,在毛利率方面口腔修复材料约在50%以上,数字化设备的毛利率就只有20%左右了。

似乎公司是两大业务板块并行的,然而根据申报材料,公司的口腔数字化设备全部是外采的,不过包括定制化采购和原装贴牌而已: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7)

无论是定制化采购还是原装品牌的,公司在销售该等口腔数字化设备时均为采购后直接销售,公司并没有自己的设备核心技术,但公司始终认为自己不是贸易类的,始终在讲自己是集成供应、整合销售: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8)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9)

不过公司这供应口腔修复材料,然后顺带销售设备,给笔者的感觉就是,我是一卖鼠标的,我从联想、戴尔、神舟买来了笔记本,哎,我就是集成供应了,这实在有点难以理解

2

收入确认被连续三轮问询,验收还是签收

继续上文,公司存在部分收入属于设备销售,但是对于该部分收入,公司直接采用签收确认收入,监管机构问询公司收入确认是否谨慎:

公司对此解释为,在切削设备销售过程中,通常客户自行即可完成安装调试。基于提升品牌影响力,维护客户关系的角度,公司也存在委派售后服务人员提供现场或远程安装测试服务的情形,但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较小且未单独核算。

因此,在设备送达并经客户签收确认后,与产品相关的控制权完成转移,故公司以到货签收时点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满足谨慎性要求,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

放宽信用政策、存货订单支持较低,业绩

是否持续

除了上述被监管问询的地方,爱迪特还存在如下情况,报告期内通过放宽信用政策、大幅增加营销费用等情况刺激销售,且公司存货订单支持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放宽信用政策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10)

如上图所示,公司多个前五大客户存在放宽信用期的情形,而且巧不巧的就是在报告期最后一年,而且查看公司的账龄分布,公司各年均有1000多万的应收账款在1年以上: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11)

(2)存货订单支持率较低

除了放宽信用政策,公司还存在存货订单支持率较低的问题: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仅沪鸽口腔披露库存商品的合同支持比例。2019 年末、2020 年末及 2021 年末,沪鸽口腔在手订单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分别为 38.47%、108.10% 和 60.37%。同期,公司库存商品的合同支持比例分别为24.50%、32.82%和 25.45%

诚然公司采用预估订单量预先生产的情况,但是如此低的订单支持率,公司未来的存货周转是否会成为一个问题呢,未来存货真能顺利消耗、结转掉吗?大量无订单支持的存货导致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存货是否存在跌价风险呢?: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12)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13)

由上图可知,公司发出商品和库存商品均存在库龄2年以上的产品,公司解释发出商品为联动销售模式下的口腔数字化设备金额,其成本于客户完成约定任务额时予以结转。公司与客户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合同任务额,根据合作历史、客户资质信用及资金状况、订单规模、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的结果,一般为 18 个月以内。部分报告期末,存在少量库龄在2 年以上的联动销售项下发出商品,即存在少量发出商品发出时间较长的情形,主要系客户履约期限超过合同约定期限。

那2年以上的库存商品呢,公司上述产品是否还有销售的可能呢?

公司将口腔设备联动自身的口腔修复材料进行销售,这在国内同行业公司内属实是先例,可以说是销售模式创新,但是也完全可以说是用设备销售来撑大销售,做一部分业绩出来,而且公司报告期内也的确存在通过放宽信用期、加大营销等方式来刺激销售的情形,具体的尺度恐怕需要监管来把控了。

爱迪特创业板ipo过会(收入确认连遭三轮问询)(14)

往期文章

1、公司财务造假之胜通集团2:虚增利润超100亿!“天价收入”竟是“无中生有”

2、【CPA业务】合并报表之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3、IPO案例 :关于实物返利会计处理

4、【蔚然成风】会计视野陈版主答疑汇总12-递延所得税及IPO个人卡问题

5、中金公司被口诛笔伐这一档子事,四大是不是也要背一部分锅?

欢迎关注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投行实务观

分享财务和法律干货、投行业务资讯、上市公司分析的公众号,持续不定期更新

3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收录于合集 #ipo

38个

下一篇IPO案例 :关于实物返利会计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