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叫做《平凡的世界》,本书中文版约有110万多字,我会用5期的内容为您来讲解本书的精髓,本期是讲解的第4期。

每个人是他自己的造化主,环境不足畏,犹如命运不足信。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剧本,但我们有改写自己人生剧本的权力。

少平为了可以让父母在双水村抬头挺胸的生活,更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再一次离开了家、告别了亲人,毅然决然地踏上他的改命之旅。

少安的烧砖窑越来越红火,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他又会有怎样的新想法呢?

01

回到黄原城,少平换了一个地方工作,依旧是背石头,先前结了痂的伤口,再次被石头压得血肉模糊。

在苦难面前,少平有一种超然的狠劲,绝不认输,这份男子汉气概不仅折服了包工头,也令晓霞着迷。

当然,她更钦佩少平不因为活得窘迫而否定自己的生活态度。哪怕穿得寒酸破烂,干的是最低贱的活,那双眼睛永远那么明亮,散发着对生活的热爱。

说起来,少平原本是在毕业后主动断绝了跟晓霞的联系。他觉得考上大学的晓霞跟他这个穷农民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没必要过多纠缠。然而,这对老同学却因为对书的热爱,机缘巧合地在黄原城重逢了。

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1)

两位书痴约定每个周六见一次面,讨论读过的书,聊聊各自的生活。

原本只是朋友间的普通会面,渐渐地却成为两人最期待的时刻。他们像当代恋人一样期待对方的到来,一种异样的情感在两人心中慢慢发酵。

在晓霞大学快毕业的一个晚上,两人终于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了对方。

他们彼此约定,两年后的今天同一个时间,不管在哪儿,也不管在做什么,都要来这里见一次面。

少平坚定地说:“一定。”跟晓霞拥抱的那一刻,少平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一旦回归到沉重的现实,他跟晓霞,一个天之骄子,一个揽工汉,悬殊的地位,巨大的落差,使他内心更受煎熬。

1981年的秋天,在晓霞的帮助下,少平成了铜城大牙湾的一名煤矿工人。

他终于厌倦了流浪漂泊的生活,向住起稳定的生活。虽然煤矿这碗饭并不轻松,又脏又累,一不留神命可能就没了,但少平还是十分看重这个机会。

到了煤矿,要先过体检关。少平身体倍儿棒,应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他太紧张了,血压超高,需要在第二天复查。要是再查出问题,他就得滚蛋。

少平眼前发黑,他太渴望这个能改变他农民身份,扭转他命运的机会了。因为渴望,所以害怕。

他开始琢磨着要不要给查体的大夫送个礼,少平认得那个女大夫,打听了她的住处后,晚上拎了一袋苹果就上门去了。

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2)

见到女大夫,少平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他语无伦次:“那个血压啊,我,我,啊,这苹果你留下。”

大概是少平的可怜相,让女大夫动了恻隐之心。她耐心地听少平将事情说了个明白,沉思了一会儿,“这样吧!明早复查前一个小时,你喝点醋。”说完把苹果递给少平。

少平没有接过去,迅速转身离开了女大夫家,因为紧张,甚至没道一声谢。

不过这么晚,所有店铺都关门了,叫少平去哪儿找醋呢?明天早上8点体检,他得在7点前喝到。

他抬头望了望山坡上亮着灯火的矿工家属区,决定去那里碰碰运气。

他随意走进了一个院子。

“你找谁呀!”一个从屋里出来的中年男人用地道的河南话问少平。

“大哥,我能不能在你这儿买一两毛钱的醋啊!”

这个河南汉子不禁咧开嘴笑了,露出两个假门牙。

少平涨着通红的脸,叽叽叭叭地把他的事情说了,这个热情的河南汉子再一次哈哈大笑。

之后,少平拎着半瓶醋回了宿舍。这个王大哥也成了他在煤矿上的班长。

02

转眼间少平已经在大亚湾待了大半年。

每天都要在透不过气的地下,工作10多个小时。那个黑黢黢的地下世界,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吓跑过不少人,留下来的人也大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少平坚持了下来,月月能拿百来块钱的工资。

少平大概天生适合吃这碗饭,别的人都畏惧下去,他却很兴奋,眼睛里冒着光,像是在玩探索游戏。在井下等开工的那段时间,他甚至还有心情拿书出来看。

这并不代表少平就比别人轻松,有一次,他差点死在井下。他只是用超强的意志力来抵御一切煎熬,好让自己能早点攒足钱,实现为父亲,为娘建新窑的愿望。

有时候,少平也会想起晓霞。他不止一次地说服自己,有一个省报记者做女朋友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却又免不了失落,他们身份实在不相配。

晓霞倒没那么多心思,她全心全意地爱着少平。为了能跟少平见上一面,她特地争取到去大牙湾煤矿采访的机会。时隔半年,这对恋人终于拥抱在一起。

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3)

他们爬上了大亚湾的后山,像在离别前,在古塔山的那个晚上一样,坐在树底下说悄悄话。

少平滔滔不绝地说起他对煤矿现状的一些看法,还说他想去煤炭技术学校学点技术,去改变技术落后的状况。

晓霞听得着了迷,这个男人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他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对生活的态度远远胜过许多文化人。这就是他的爱人呢!”

“过两年,等我攒够钱了,我要给我父亲建两三口新窑,这是我唯一的梦想。”

没等晓霞开口,少平又自顾自地说下去,他的眼睛里渐渐泛出了泪光,“在我们那,窑洞等同于一个人的尊严。我父亲穷了一辈子,也在村里人鄙夷的目光中屈辱他活了一辈子。他老了,没办法改变命运了,但我这个做儿子的还可以。所以,我必须干成这件事儿,让我爹我娘体面舒坦的活着,再也不受那种窝囊气!”

少平几乎是吼着发泄他心中的不痛快,没等说完,他已经泪流满面。这20多年来,他们一家过得太委屈了。

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4)

晓霞一把搂住这个受伤的男人,用温暖的怀抱去安抚他。过了好一会儿,晓霞才缓缓开口,“你还记得我们的约会吗?”

少平当然记得这个浪漫的约会:“这个呀!你放心,只要我活着,一定准时赴约。”

晓霞连忙接过话:“说什么傻话呢?我们不仅要活着赴约,还要活得很幸福!只要亲爱的人不倒下,再大的苦难都不算什么。”

03

双水村发生了大变化。

生产责任制的普及让人们不再为饥饿发愁,家家都能吃饱饭。肚子问题解决了,人们就想着怎么多赚点钱,让自家的小日子过得好一些。

有的人把家里多出的粮食拿去市场上做点小买卖,也有的人琢磨着像孙少安那样创业,比如大队支委田海民夫妇,他们就下了重本弄了个鱼塘谋划着养鱼。

这下双水村热闹了,一头是孙少安的制砖厂整日轰隆轰隆作响,一头是田海民的推土机噼里啪啦搅得尘土飞扬。

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5)

不少人看着眼红,但他们没这个本事,于是,就想着法子,纠缠起少安来,求他给个零活干干。少安狠着心拒绝了,倒不是不想帮,是他还没这个经济能力。

虽然是拒绝了,但在某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下,少安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他把烧砖窑扩大一些,不就可以给村里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了吗?

少安盘算了一下,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他打算着卖掉旧设备,加上手头上的一点积蓄,大概还要向银行贷1万块钱左右。对已经掌握前生钱窍门的少安来说,1万块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价。他相信,只要顺利开了砖厂,一定很快就能填上这个空缺。

少安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得劲儿,在得到父亲和媳妇的支持后,他马上停了烧砖窑,卖了旧设备筹划起开新砖厂的事儿。

千辛万苦等到了贷款,少安又马不停蹄地跑去河南买了新的制砖机,比以前的更大号、更先进,他还顺道找了一个烧砖的河南师傅。

先前的师傅,因为停工已经走了。少安虽然烧了几年砖,实际上还是半个门外汉,需要个经验丰富的行内人主持大局,加上时间紧急,少安就在买制砖机的半路上找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河南师傅,让他几日后到双水村去上工。谁能想到少安这一个不经意的决定,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灾难。

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6)

等约好的河南师傅一到,少安的新砖场就开张了。他一下雇佣了30多个乡亲,惹得大家嘴巴都合不拢了。

其实,少安最多只需要20多个小工,请那么多人完全是出于一种人情和道义,帮扶一下老少爷们,毕竟人都跑上门来求你了,也不好意思赶人走。只不过人心是复杂的,这些所谓的老少爷们们很快就让少安寒了心。

少安新雇佣的烧砖师傅,给他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村民们又做了什么让少安寒了心?少平在煤矿上的发展如何,他和晓霞最后走到一起了吗?让我们期待下期的解读!


欢迎关注@以书话人生,经典好书,与君共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