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豪放词与婉约词(苏轼豪放派词风)(1)

宋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苏东坡开创了豪放派。

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之前,北宋词坛,正当柳永词风靡。苏轼有志于改变花间词的柔媚词风,写慷慨激昂的英雄之词。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豪放词与婉约词(苏轼豪放派词风)(2)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四十岁了。都说四十男子一枝花, 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苏轼一会称自己老夫,一会称自己少年。

虽然鬓微霜,那又怎么样。我照样,左牵黄,右擎苍,去打猎。我照样可以挽雕弓如满月。我照样可以射天狼,报效国家。

苏轼的雄心壮志爆棚,从出猎到请战,想为国效力,报国立功。

苏轼的豪放词与婉约词(苏轼豪放派词风)(3)

苏东坡自己说,“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从此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并颇为得意。

有一次苏轼问他的朋友,“我与柳七的词如何”?朋友说,“柳七的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听了,乐翻了。

苏轼的豪放词与婉约词(苏轼豪放派词风)(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遂变伶工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认为,李后主之前的词,均为妓女立言,而到李后主,就为士大夫自己立言。

而宋词在苏轼之前都是婉约词,苏轼创造了豪放派。从花间柳下,浅吟低唱中,走向慷慨广阔。所以,李后主和苏轼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

苏轼的豪放词与婉约词(苏轼豪放派词风)(5)

当然,苏轼自己也是写婉约词的好手,比如《水龙吟》的咏杨华。“萦损柔肠,困酣娇眼”,将杨花化作了有具体生命的思妇。

不论是婉约也好,豪放也罢,苏轼就是苏轼,是一颗璀璨夺目的与众不同的烟火!

苏轼的豪放词与婉约词(苏轼豪放派词风)(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