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

“你们看《长津湖》了吗?”

这个国庆档,电影《长津湖》悄然成为了可以媲美“你吃饭了吗”的经典问候语。

很多看完电影的网友成了“自来水”,向没去院线看的朋友们安利这部电影。

今年的国庆档里,大制作的《长津湖》格外引人注目。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2)

而这部电影也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从9月30日上映开始,票房就一路高歌猛进。

上映当天,总票房就突破3亿。

上映第三天,票房突破10亿,破10速度超越《战狼2》,成为内地影史第90部10亿票房的电影。

就在这一天,《长津湖》还打破了《战狼2》的单日票房最高成绩,成为中国影史上战争片单日最高票房冠军。

上映第7天,10月6号,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30亿。口碑票房双丰收,《长津湖》还连破14个影史记录。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3)

名副其实的国庆档爆款。

那这个“爆款”是怎样炼成的呢?这里有你不得不知的幕后故事。

01、出品人于冬:我希望50年后的年轻人还喜欢这部电影

博纳影业是一家民营企业,要接《长津湖》体量这么大的电影,不得不佩服于冬的勇气。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4)

但对于于冬来说,拍摄《长津湖》更像一种信仰。

抗美援朝的故事,每个中国人都听过。

抗美援朝的故事,美国、韩国、中国人都拍过。

但“长津湖战役”作为抗美援朝中扭转战局,直接影响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一战,在很长的时间里却不为人知。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5)

对于于冬来说,拍摄“长津湖战役”是一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事儿。对他来说,能够拍摄“长津湖战役”本身就是一种荣幸。

但这也是超越了于冬以往拍摄经验的事儿。

所以,从写剧本,到找导演,从考虑演员的人选,再到筹拍的准备工作,桩桩件件,他都要克服困难。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6)

对于《长津湖》这部电影,他同样有野心:“我相信,《长津湖》这部电影,不仅会让今天的年轻观众喜欢,未来五十年后的年轻人,他们也一定会喜欢!”

02、三大名导:拍摄《长津湖》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

一部电影3位导演,《长津湖》从最开始就承受着“拼盘”的质疑。

结果2019年年底筹备开机,就赶上了疫情,道具都运到东北了,电影却一直推迟到2020年11月才正式开机。

其实,这部电影虽然是3位导演,整部电影却是线性叙事,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陈凯歌是最早开机的,开头的文戏就出自他之手。

包括“伍千里”回家探亲,以及跟弟弟“伍万里”的一些相处细节,还有万里初入军营。

曾经当过兵的陈凯歌,对军人的“精神力量”有着切身的感受。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7)

同时,作为一位非常善于捕捉人物复杂内心的导演,他对于拍摄战争片中“真实的人”的部分尤其拿手。

而个人风格非常明显的徐克,这次却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个人风格。

刚刚接到这个拍摄邀请时,徐克就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

但对于“徐老怪”来说,拍摄写实的、历史相关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8)

为了真实地感受电影中的“零下四十度”极寒天气,徐克甚至也想过谈剧本都应该在这种环境下进行。

同样受到极寒天气影响的,还有导演林超贤。

林超贤之前的几部电影,《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都是在热带地区拍摄的。

其实跟林超贤本身有关,因为他超级怕冷,却完全不怕热。

所以来到零下十几度的拍摄地,再加上动作戏和道具本身的突发状况,《长津湖》就成了林超贤拍摄最慢的一部电影,有时候甚至一天只能拍一个镜头。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9)

但即使是这样,林超贤也力求创新地完成了拍摄任务,一场志愿军在干涸河床上原地躲藏,冒充尸体的镜头,他就大胆地用了一镜到底。

虽然这加大了拍摄难度,却让最后的呈现效果更加动人心魄。

一部成本极高、规模超大的电影拍摄,靠一位导演独立拍摄,任务量是非常大的。

而《长津湖》这次三位导演接力棒式的拍摄,不但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体验到了战士们在战争洗礼下的成长。

03、兰晓龙、王树增:电影背后的灵魂

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一部有灵魂的剧本。

陈凯歌导演说:“一部战争电影,说到底是关于人。”

而兰晓龙,就被观众誉为“最会写战争戏的编剧”。

他的《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至今都是豆瓣高分神剧。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0)

其中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更是在多年后也让观众印象深刻。

为了拍好《长津湖》,兰晓龙筹备剧本就用了5年,初稿写了足足13万字。

兰晓龙独特的“钢七连”报数方式也被用在了《长津湖》里,“战魂”精神又一次引爆观众的泪腺。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1)

但同时,作为一部写实的战争片,也需要专业历史顾问的保驾护航。

《长津湖》的护航人,就是历史学家王树增。

他曾经为了写一本关于抗美援朝的书,不但研究大量史料,还多次采访当事人、勘察战场。

对于《长津湖》这部电影,他也同样注入了大量心血。

04、难度翻倍的大投入

但凡拍战争片,就少不了大场面拍摄和特效的加入。

在“长津湖战役”中,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大多是夜间急行军,所以《长津湖》这部电影的夜戏就特别多。

历史上,美军的装备精良,《长津湖》的道具组仿照历史资料做了很多坦克。

而且每一辆坦克都要费时间处理细节——挂网状物、外头缠上布袋子,只为还原50年代坦克的状态。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2)

要知道,《决战中途岛》拍摄的时候,只用了3辆真坦克,其他的都是用CG画的。

电影最后,字幕上列出的工作人员名单有12000多人。拍摄现场动不动就是数百、上千人,有大场面需要拍摄的时候,加上工作人员甚至有六七千人在场。

大制作的电影,都少不了特效的加入。

而《长津湖》的特效尤其多。整个剧组有几十家特效公司,有差不多40多家公司同时开工。

出品人于冬和总监制黄建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多次提到过,这部电影的拍摄难度,非常大。

正因为难度大,因为前期的准备投入大,演员如果选错了,很有可能就功亏一篑。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3)

但目前看来,《长津湖》的演员们,业务能力显然是非常抗打的。

05、命中注定的千里万里:吴京,易烊千玺

2019年11月,于冬找到了吴京,想邀请他出演伍千里。

那时候吴京正是腿伤最严重的时候,正在做康复治疗,如果这时候再受伤,腿就废了。

他拄着拐杖,把手里的片子递给于冬:“您看我这样,能演一个战士吗?”

这是拒绝了。

于冬把剧本塞给他:“你不用现在回答我,先看本质,看了这个艺术形象你就知道,他就是你本人。”

吴京拿到剧本,哭了好几次。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4)

几天后他主动找到了于冬:“还算数吗?”

“我在等你!”

“我演!”

吴京进组的时候,还是拄着拐杖的。几位导演也“顺水推舟”:“哎呀,你这个腿有伤,戏中就让你的腿受伤吧。”

作为一个动作演员,吴京没想过自己会因为一场哭戏上了热搜。

影片中的“伍千里”回家探亲,同时带回了哥哥“伍百里”牺牲的消息。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5)

吴京跪在老母亲面前,一滴泪敲在了地板上。这一滴泪,让陈凯歌赞不绝口,也让观众潸然泪下。

吴京拄着进组的那根拐杖,后来“传”给了易烊千玺。

在拍摄过程中,易烊千玺的韧带受伤了。

去片场要经过一个坡,易烊千玺拄着拐杖走不上去,他直接扔掉拐杖,跪着爬到了片场。

吴京说,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就知道,易烊千玺前途无量。

有网友对这件事评价道:“那时候,易烊千玺不是易烊千玺,他是在用万里的信念走上战场。”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6)

“伍万里”遇到易烊千玺,似乎是命中注定。

五年前,兰晓龙写千里万里的故事的时候,易烊千玺还没上中戏。

但几年后于冬在看完《少年的你》之后,就觉得“伍万里”这个角色应该是易烊千玺来演。

易烊千玺也没有让于冬的期待落空。

为了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表现出一个被战争打磨过的新兵的形象,

易烊千玺用一句话完成了自己的心理建设:“怎么能让一个少年快速变老?经历一场战争,能让一个少年快速变老三十岁。”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7)

作为影片的主线,伍万里的成长史也像是易烊千玺的成长史。

不管是导演还是吴京、段奕宏,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导演徐克曾经去看过易烊千玺其他的戏,却发现易烊千玺好像“变了样”,不管是造型还是精神状态,都完全是两个人的样子。

所谓“一人千面”大概就是如此了。

在《长津湖》剧组里,吴京和易烊千玺待了足足半年。

在段奕宏看来,他们可以、也将会成为演员中的一个榜样。

06、七连的“小动物们”

“七连是个动物园,每一个人物都对应一个动物。”

朱亚文提出的这个人物关系,完美概括了每一个角色的特点。

老牌硬汉胡军,在这部电影里就像一只温暖又有担当的大熊一样,成为《长津湖》里不可缺少的一位。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8)

对于“雷公”这个角色,胡军的二次创作非常细腻。

他想到雷公是炮兵,左边的耳朵受过伤,几乎听不到声音,于是自己设计了一个“喇叭”, 用来接收声音。

这个小设计,让“雷公”这个外糙内软的形象跃然眼前。

“狐狸”梅生是一位严苛的指导员,这个剧本送到朱亚文手里的时候,当过兵的父亲激动地无法自已。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19)

他要求朱亚文:“你必须要接这部戏!”

作为曾经的老兵,朱亚文的父亲无比希望儿子能穿上军装,出现在军旅作品里。

军人的品格,从他身上也传递到了朱亚文身上。戏中有一个镜头,是“梅生”从一个陡坡滚下去。

拍到这里的时候,朱亚文滚了三个多小时,还因为惯性力量撞到了头。

不止是朱亚文,剧中的“余从戎”李晨也是一样拼。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20)

李晨自己曾经做过导演,拍过军旅戏,所以在现场也会从自己的视角提出一些拍摄的建议。

在进组之前,李晨准备了很多健身设备,想要在拍戏间隙用一下。

结果进组以后就发现自己白买了。这个戏,有点费演员体能啊!

戏里的余从戎是个认真的乐天派,戏外的李晨也不遑多让。有一镜头,是李晨和吴京躲在钢板后边躲避敌军火力。因为剧组准备的炸点太过密集,钢板碎片崩到了李晨眼睛,吴京也被“炸”到了一旁。

结果李晨简单处理后说了一句:“刚才那个不行,咱们再来一个吧。”

这句话惊到了旁边的吴京:“刚才那个很惊险,大哥!”

能让“京哥”喊大哥,李晨这次是真的很“大哥”。

被誉为“戏妖”的段奕宏,虽然这次出现的镜头不多,但每一次都让人印象深刻。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21)

“谈子为”这个角色在他的演绎下,超越了一个“战争狂人”的人设,而是一个历经战火洗礼,在战争中参透了生死的军人形象。

同一个角色,由谁来演,真的不一样。

07、《长津湖》最大的“彩蛋”

很多观众在观影结束后都没有离开放映室,而是等着片尾的彩蛋。

但是,没有。

其实,《长津湖》最大的彩蛋,就是我们本身。

没有71年前那些走上战场的少年们,就没有如今繁华盛世的我们。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22)

为什么“长津湖战役”让人念念不忘?

为什么我们提起那场战役,就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因为当年那些捐躯赴国难的好儿郎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新生的中国、为祖国的人民构筑了一座铁壁铜墙。

就像总监制黄建新说的那一句话:“什么是永恒?是战士为了保护我们,他牺牲了。”

刹那即永恒。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23)

《长津湖》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的电影。

抗美援朝是一段只有中国人才能感同身受的历史。

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的兄弟情谊,也不懂何为“止戈为武”。

《长津湖》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关于“人”的片子。

是毛主席在雪地里踽踽独行,慎之重之地决定了“御敌于国门之外”。

是领袖的儿子毛岸英,对“英雄”这个词的重新定义,是他像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埋骨他乡。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24)

是梅生和伍万里在带着队伍奔赴前线的路上,坦诚地交流自己当下的忐忑和恐惧。

《长津湖》为什么值得看?

因为这段历史,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因为这场战役,照亮了新中国的前途。

长津湖票房破16亿已打破(打破14项影史纪录)(25)

演员吴京说:“希望我们的表现,不会给志愿军老前辈丢脸。”

《长津湖》,做到了。

-END-

【文 | 与清 】

【编辑 | 语非年 】

关注三大名导加金牌编剧,合力引爆国庆档,《长津湖》到底怎么样?

“伍万里”易烊千玺:从流量到演员,他不再是鲜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