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团结新名片(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常开长盛)(1)

青海民族团结新名片(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常开长盛)(2)

青海民族团结新名片(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常开长盛)(3)

本报记者 丁玉梅

“注意自然灾害,嘱咐村民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中……”9月1日,秦海榛虽人在北京,但他一有时间,就会给白杨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占仓打电话,问秋收顺不顺利,提醒马占仓时刻注意村民的安全。驻村四年,不管走到哪里,记挂村里人,已成为秦海榛的习惯。

秦海榛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农牧综合执法大队四级主任科员,今年是秦海榛驻村的第四个年头。四年两个村,村村都变了样,村民们都称赞道:“这个“85后”的书记干劲足!”

2018年4月,组织要选派第一书记驻村,秦海榛二话不说报了名,之后来到祁连县峨堡镇白石崖村,开始他的驻村生涯。刚进村没多久,秦海榛就碰了个“钉子”,召开党员大会,党员不愿意来。

“不是我们不愿意来,实在是活动室里太冷了!”看到秦海榛三番五次上门,有党员忍不住和他说了实话。原来白石崖村党员活动室,在2009年修建后,历经十年风雨且年久失修,加之牧区气候寒冷,党员来开会就像是在“受罪”。

驻村工作要推进,少不了党员的参与,阵地建设迫在眉睫。2019年,在秦海榛的争取和协调下,县委组织部专门为白石崖村下拨20万元资金建设新的党员活动室。崭新的党员活动室落成后,秦海榛咨询专业家装公司,对内部取暖设施进行了“升级”,以项目扶持 村内出资的方式购置安装了2台电锅炉,党员活动室一下子热了起来。

新华社记者 侯雪静 黄 垚

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中国,正在合力描绘更加美好的时代画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金秋时节,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一派丰收景象。

成熟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农们采摘、装箱、搬运上车,脸上洋溢着增收的喜悦。

村里建起一座座崭新民居,水泥路四通八达,群山之间一排排蘑菇大棚鳞次栉比。

10年间,阜平变了个模样。

阜平是党的十八大后地方扶贫考察的首站。在这里,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脱贫攻坚战在新时代中国大地上打响——

以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贫困角落,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区,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大山,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

脱贫攻坚的每个重要节点和重大关头,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召开7次脱贫攻坚座谈会,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在的部署下,全国22个省区市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县级以上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做到户户有责任人,村村有帮扶队。

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9个省、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全国支援西藏和新疆,东部34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中西部573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党和国家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2012年到2020年,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6万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

8年艰苦卓绝,8年攻坚拔寨。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

本报记者 罗 珺

又到了丰收的季节,河湟谷地到处瓜果飘香。眼下,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彩篮”种植基地大棚里的无花果陆续进入了盛果期,果农们喜笑颜开,彼此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9月8日,记者走进“黄河彩篮”一处无花果种植大棚内,一颗颗个大饱满、色泽浓郁的无花果挂满枝头,散发出甜蜜的味道,现在,这小小的无花果已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果”。

今年58岁的种植户程继法是山东省泰安市丘家店村人,自幼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他一直对土地情有独钟。1987年他选择自主创业,开始种植经济作物,从承包几亩地发展到几十亩。

从2020年开始,他决定尝试种植无花果,品类以波姬红、布朗瑞克、青皮3个品种为主进行种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这些年的四处“取经”,积累经验,种植技术日益成熟,逐渐受到顾客的青睐。

程继法种植了10个大棚的无花果全部进入丰产期,每个棚可以产果2000公斤左右,每斤市场批发价在20元左右,市场零售价在30元至45元不等,产量和收入都非常喜人。“下一步,我准备把无花果移栽到露地上,再进行一次试验,在这些好的惠农政策下,还计划明年再扩大种植规模,带领周围种植户一起种植,通过电商、直播等各种平台进行销售,将无花果变成‘致富果’。”对无花果的市场前景,程继法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张晓英

大美青海,美在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美在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更美在600万各族儿女心相通、情相连,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携手描绘新时代青海民族大团结的美丽画卷。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聚全省之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族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高位推进,不断健全创建机制

青海是全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最大的省,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战略部署,把创建工作作为全省战略任务来抓。2020年紧抓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机遇,争取国家层面支持,中央文件明确提出支持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成为青海“五个示范省建设”中唯一纳入中央文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2021年,省第十三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打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典范。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

刚过去的暑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杨正邦每天都很忙。

“暑假是旅游旺季,平均一天要招待400多个客人,毛收入2000元。”

10年间,全村形成了旅游、山泉水、劳务、种养、苗绣五个产业,去年人均收入2016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实现从深度贫困村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华丽转身”。

2013年11月3日,正是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他说,“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扶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了扶贫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这是史无前例的精准到人,明确“帮扶谁”:8年时间,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

这是举世罕见的精准组织,明确“谁来帮”: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县级以上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做到户户有责任人,村村有帮扶队。

这是实事求是的精准施策,明确“怎么帮”: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这是审慎科学的精准评估,明确“如何退”:明确“时间表”,引入第三方,聚焦内生力和发展力……创新构建最严格考核评估体系,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化为各地各部门扎实深入的实践,最终如期成功兑现庄严承诺,实现历史跨越,取得举世瞩目减贫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从201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83%,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许多乡村,实现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全国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关系,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

……

指出,“事实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人们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人们的梦想因此而实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秋日中午,车辆行驶在通往化屋村的旅游公路上,目光所及一派生机:路两旁多彩的花卉,远处一些低缓的山丘上正在平场施工,老乡刚从地里干完活儿收工回家……

“脱贫了还不能歇脚,在面向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贵州黔西市新仁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说,化屋村目前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等挑战,打算以成立联村党委的形式,与其相邻的村“抱团”发展。

脱贫之后,乡村如何振兴,念兹在兹。

2021年2月3日,春节前夕,来到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殷切嘱托当地干部群众:“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早在2020年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乡村发展擘画方向,“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向着新的胜利进发。

政策保障日趋完善——

在西海固,一株株葡萄藤在贺兰山下破土,一朵朵小蘑菇在宁夏大地上绽放,肉牛养殖形成产业链条……山海情不断,福建和宁夏接续共同携手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对脱贫县设立五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要“扶上马、送一程”。

各地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等制度。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18.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工作队员全部选派到位,新老交接有序推进。

中央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强化政策倾斜,加强监测评估。今年前8个月,农发行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放贷款443.49亿元,同比多投放125.64亿元,增加39.5%。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脱贫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脱贫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脱贫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脱贫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实现贫困人口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发展基础更实、后劲更足。

精神面貌愈发昂扬——

既富“口袋”也富了“脑袋”。脱贫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脱贫地区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脱贫地区蔚然成风。

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勠力同心,继续前进。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众志成城、团结奋进,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不过看着空荡荡的党员活动室,秦海榛犯了难,村里没闲钱来置办办公设施。

于是,秦海榛带着村“两委”干部,走访联建单位和企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去“化缘”的。很快,在各单位的援助下,活动室有了崭新的桌椅板凳、投影仪等设备,白石崖村的党员和群众,终于有了温暖的“党员之家”。

村里在建阵地的时候,秦海榛也没闲着。他白天入户摸查村民实际情况,晚上学习一项项党的惠民政策。“只有自己学懂了,才能帮群众制定符合实际的脱贫路线。”秦海榛说。

白石崖村是纯牧业村,通过走访和学习,秦海榛发现村民收入不高和养殖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开始注重学习养殖业,甚至跑到单位,请教畜牧养殖专业人员。

“村里人还在延续传统的放牧方式,时间久了没啥效益,不过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方式,肯定会扭转这一局面。”秦海榛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了信心,他找到村内缺少经营方式、收入增加不明显的典型例子巴英选,动员他通过科学养殖来增收。

什么阶段补饲草料、选用哪些饲草料、什么时候出栏……秦海榛帮他制定了详细的养殖计划。两个第一次实践科学养殖的“门外汉”,没承想还真试出了名堂——2019年巴英选家的总收入是4.9万元,人均收入达到了1.2万元,超过2019年脱贫线的3倍。

巴英选家的例子摆在眼前,不用秦海榛动员,村里纷纷开始转变养殖方式,年底结算时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截至2020年,白石崖村全村发展畜牧业的贫困户已占到贫困户总数的79.5%,剩余20.5%的贫困户则通过生态管护、外出务工、自主经营等方式稳步增加收入,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

说起白石崖村产业发展,秦海榛摆出一组数据: 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多万元,2018年只有5万元。

初到白石崖村,秦海榛将目光投向几近闲置的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全村人选出有想法、能干事的村民,委任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有了能人的加入,合作社事业蒸蒸日上,2020年,入股的村民从最初的16户增长至63户,合作社收益也突破500万元。

秦海榛每次回家,晒得一次比一次黑,在家待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不过看着干劲十足,他的家人也就放了心。通过参加培训,以及实地参观考察,对白石崖村产业发展,秦海榛有了新的思路。

秦海榛和村“两委”确定了沙棘果汁生产线建设项目,将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入股到祁连县壹度缘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沙棘果汁厂,村“两委”担任股东参与沙棘果汁厂经营管理。沙棘果汁生产线投入生产后,提供了50个就业岗位,人均每年增加务工收入3万元。

2021年8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冲锋号吹响,秦海榛再次撸起袖子,来到八宝镇白杨沟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

到白杨沟村后,产业发展成为秦海榛的主攻方向。根据村里的实际,秦海榛与村“两委”确定“变荒地为基地”发展路线,将多年前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实施乡村旅游发展项目,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

“你们把店开起来,如果亏钱了,村里将拿出5万元备用金,帮你们渡过难关。”村民要想实现增收,还得把旅游“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在秦海榛的动员下,村民家闲置的农家山庄重新开业了。

“开张到现在已经挣了十多万元。”村民马富海一脸喜色,他觉得自家山庄今年生意好,多亏了第一书记秦海榛。

今年3月,秦海榛组织村民成立村旅游协会。协会力求菜品实惠价廉,服务优质,因此村民餐厅开业,菜单要先送到旅游协会审定。与此同时,协会不定期上门检查,进一步规范山庄服务,所以今年村里农家山庄的生意格外好。

驻村四年,秦海榛连续两年荣获祁连县“优秀第一书记”,今年又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秦海榛常说,只有真正把自己完全融入乡村和村民之中,用一件件小事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才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和使命。

“黄河彩篮”的无花果不仅填补了青海没有无花果种植的空白,还让群众品尝到了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有效充实了当地的“菜篮子”。

现如今,特色种植凭借着高效益、易管理等众多优势,成为不少种植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首选,在循化县,无花果从无到有,再到丰收,小小的果子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提升了土地产值,扩宽了致富路子,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尝到了无花果的“甜头”,愈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

循化县黄河菜篮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军介绍说:“产业园无花果种植是我们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的成果之一,今年是试种的第二年,目前效益显著,每个棚能收入约三万元,为了让种植户安心种植,成熟时期,我们农技推广宣传,帮种植户销售,解决销售困难问题。下一步,我们产业园将无花果、树莓等优质瓜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培育,让特色瓜果种植成为农户致富的新产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循化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农业园区化、产业规模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为了全面释放“黄河彩篮”示范引领效益,循化县加快推进高原牦牛养殖基地建设,依托岗察藏族乡天然草场资源优势,通过畜种改良、牦牛繁育带动全县畜牧业发展。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农田作业道、渠道配套等建设,使之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实现农业生产扩面增产增效。

“接下来,我们将在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上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样板,致力将‘黄河彩篮’打造集生态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科普实践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循化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党支部书记、主任马建斌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释放“黄河彩篮”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提高蔬菜瓜果产量和新品种培育推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引领,建立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的领导体制,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纲要和意见,在全国开创了党委总揽创建的先例,形成党委主导、政府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党政军民齐抓共建的大创建格局。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调整成立省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书记、省长“双组长”制的工作领导机构,充实成员单位,确保创建工作始终高位推进。

在全国首创民族团结进步专项考核机制,面向全社会表彰先进,面向全省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奖,凝聚全省上下共抓创建的人心力量;在全国率先实施创建工作第三方评估,把“裁判权”交给社会,探索形成创建工作绩效管理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出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和先进单位动态管理办法(试行)》,树立“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正向导向;在全国首创资金奖励机制,强力支撑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一系列的首创机制,确保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行稳致远。

抓牢主线,夯实创建思想基础

7月27日,贵德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开馆,展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多角度展示了贵德县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密切交往、守望相助、相互依存、血浓于水的生动画卷。展馆将成为展示贵德改革发展成果的“窗口”、社会各界参观学习交流的“平台”、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阵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助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奠定坚实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走在前列。坚持把思想引领作为创建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出版《青海民族发展报告》蓝皮书,编印《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读本》,编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读本》,编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典故事集》,大力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既厚植于物质基础,也维系于精神文化。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充分挖掘丰富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打造《松赞干布》《热贡神韵》等文化精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设计制作各民族共享的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形象LOGO标识,推动建设主题教育展馆,打造主题纪念碑、雕塑、宣传长廊,着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定“五个认同”;成立青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筹建专家智库,依托省社科院、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成立三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努力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讲好青海故事。

守正创新,打好创建工作基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点在基层,主体是群众。

为发挥基层和群众的创建主体作用,我省出台了《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八进”的实施方案》,建立测评指标体系和验收程序,定期进行达标验收,保证创建工作实处着力、不流形式。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针对党员干部、农牧民、务工人员、学生、宗教界等不同群体开展“滴灌”教育。连续38年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创立特色宣讲队,编印300多万份民族团结宣传读本,民族团结高层讲坛、微视频微电影展播、民族团结进步歌曲传唱……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不断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细胞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主阵地和落脚点。在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方面,推进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组建社区“民族之家”等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与此同时,我们坚持民族团结从青少年抓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编纂校本教材、创作校园歌曲,组织开展各族学生交流考察、手拉手行动,与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省市携手举办中小学夏(冬)令营等活动,推动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伴随孩子成长。

过去,各民族大团结为青海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未来,全省各族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青海新篇章,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海大地常开长盛,硕果累累。

青海民族团结新名片(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常开长盛)(4)

《青海日报》(2022年09月14日 第1版:头版)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