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杨书贞

7月7日,河南洛阳栾川县狮子庙镇王府沟村旅游车辆川流不息、人头攒动,农家餐馆也聚满了食客。当地村民说:王府竹海景区的开发激活了王府沟村的经济发展,带动了餐饮业、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让村民致富了。

栾川县乡村旅游的现状(由荒山沟变)(1)

当年名不见经传的荒山沟,如今靠王府竹海景区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记者近日走进王府沟村和王府竹海景区,探秘小村庄的“逆袭秘笈”。

宽阔整洁的马路,郁郁葱葱的山林,随风摇曳的竹影,哗哗流淌的山泉水,清新宜人的空气……这里就是王府沟村。村民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污染。

栾川县乡村旅游的现状(由荒山沟变)(2)

王府沟竹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告诉记者,做景区开发,是源于对守住“乡愁”、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情怀。2015年,他从网上看到高山渔村,感到很奇怪,就到栾川县狮子庙镇实地考察,时任镇领导看到豫A牌的车很是热情。

栾川县乡村旅游的现状(由荒山沟变)(3)

经了解,从这个乡到县城直线距离只有30公里,前些年开车到县城需要四五个小时,且只有3米宽一条路,会车就很困难。现在路面宽了,通畅了,这里的美景也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显现出了价值。

乡愁浓烈的开发者和当地政府“一拍即合”,说干就干。2015年底规划,2016年4月开始建设。开发者说,当初看中的是这里水的形态好,水质好,而且瀑布落差大;其次是这里村民贫困,端着金饭碗没有饭吃,迫切需要旅游带动扶贫。

栾川县乡村旅游的现状(由荒山沟变)(4)

景区负责人坦言,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些岗位就业门槛不高,当地村民的参与机会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根植于农业、发展在农村,供给的主体是农民、消费的主体是市民、连接的对象是城乡。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大力培育旅游业,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为王府沟群众带来了难得的致富机遇。如今,该村拥有约60家家庭旅馆,每个家庭旅馆年收入8-15万元不等。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旅游产业靠的是政府指引,企业主导,群众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对景区支持很大,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通信、商贸、物流等行业发展,形成了旅游扶贫大气候。

栾川县乡村旅游的现状(由荒山沟变)(5)

走进王府竹海,人们可以领略到中原最美瀑布群的传奇和浪漫。竞姿瀑、观瀑猿、玉梳瀑、三叠瀑、珍珠瀑、流苏瀑、双龙瀑、双妃瀑。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孕育了众多的瀑布,形成星罗棋布、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瀑布群。

栾川县乡村旅游的现状(由荒山沟变)(6)

当地村民介绍说,这里的瀑布绝不是汛期的临时瀑布或是人工瀑布,茂密的山林就是天然水库,吸水降雨逐步释放。林涧中泉水清澈见底、汩汩流淌的山泉可以直接饮用。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这里原是北方地区罕见的竹海:竹林密布、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竹林四周青山环抱、溪水索绕,行走之间妙趣横生。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闹市的“浮尘”,只有“云自无心水自闲”的翠绿景致。

景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旅游产业靠的是政府指引,企业主导,群众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对景区建设支持很大,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通信、商贸、物流等行业发展,形成了旅游扶贫大气候。

王府沟村村民楚造说,以前这个村是贫困村,山高,路不好走。自从搞旅游后,确确实实大变化。群众都有活干。他家也建了家庭宾馆,遇到旅游旺季,人手不够就招呼亲友过来帮忙,旅游淡季不误农耕。比打工可强多了,村里在苏州打工的年轻人也都回来了,那些在外地当厨师很能挣钱的也回来办起了农家乐,旅游确实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不仅让王府沟村的山水产生了价值,还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激活了乡村经济,为当地乡村振兴树立了样板。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赵红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