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武功不算高,却因为鲜明的个性,成为《水浒传》里知名度最高的几个人之一。

他是山东沂州人,小名铁牛,因长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他天真、直率,有着极为质朴的道德观念及反抗意识,被金圣叹称为“上上人物”,“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又因为滥杀无辜,饱受抨击,鲁迅先生就说:“我因此喜欢张顺的将他诱进水里去,淹得他两眼翻白。”

关于李逵的事迹有哪些(李逵一生只哭过两次)(1)

在《水浒传》里,李逵似乎是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人物。其实不然。李逵虽然不像宋江那样泪腺发达,动不动就“大哭”“如丧考妣的大哭”,但一生之中,也是哭过两次的。

第一次是哭母亲。

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里,李逵上了梁山后,想念母亲,特地回了一趟老家,想把母亲接到梁山去享福。回家后,母亲因为想念儿子,哭瞎了双目。李逵便从家里将母亲背走。他们来到沂岭时,母亲口渴起来,想要喝水。李逵将母亲放在一块大青石上,自己去寻水。

关于李逵的事迹有哪些(李逵一生只哭过两次)(2)

没想到,李逵给母亲带了半香炉水回来后,却发现母亲已经被老虎吃了。李逵气愤之下,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杀了一窝四只老虎。次日早晨,李逵将母亲的遗体送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然后“大哭了一场”。

第二次是哭鲍旭。

在《水浒传》第一百十五回“张顺魂捉方天定,宋江智取宁海军”里,宋江率领梁山好汉征伐方腊,攻打杭州。在这场战役里,步军将校鲍旭表现神勇,杀掉了守将苏泾、廉明。可是,由于宋江比较重视马军,使得鲍旭心理有些不平衡,产生了抢功的想法。

关于李逵的事迹有哪些(李逵一生只哭过两次)(3)

在进攻时,鲍旭为了捉拿方腊麾下四大元帅之一的石宝,没等宋江发布退兵的命令,便率先杀进杭州城。不料石宝埋伏在城门里面,“看见鲍旭抢将入来,刺斜里只一刀,早把鲍旭砍做两段。”

接下来,作者写道:“宋江军马,退还本寨,又见折了鲍旭,宋江越添愁闷,李逵也哭奔回寨里来。”一个“哭奔”,将李逵的伤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李逵的事迹有哪些(李逵一生只哭过两次)(4)

李逵为母亲而哭,是孝心的体现;他为什么要为鲍旭哭了?鲍旭又是何方神圣?

鲍旭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是《水浒传》虚构。在《水浒传》中,他是寇州人,善于使一柄阔剑,人称“丧门神”,在梁山108条好汉中排名第60位。丧门神之意,是指他外貌凶神恶煞,喜欢杀人。这一点,倒与李逵很相似。

作为《水浒传》里不太重要的角色,鲍旭出场较晚,直到第六十七回“宋江赏马步三军,关胜降水火二将”时才出现。当时,鲍旭占据了枯树山,干着打家劫舍的生意,手下有五七百小喽罗,三二百匹好马,有一定的本钱。李逵从梁山下来,预备前往凌州斩杀凌州团练使单廷珪、魏定国,中途遇到打算投奔鲍旭的焦挺,便将他们全部招募过来。随后,李逵、鲍旭、焦挺等人趁关胜在凌州南门外与守军作战时,从北门偷袭,一举夺取城池。此役,鲍旭又出钱又出力,居功至伟。

关于李逵的事迹有哪些(李逵一生只哭过两次)(5)

鲍旭和李逵第一次见面,就一见如故,“如亲兄弟一般接待”,“邀请到寨内,杀牛置酒相待”。鲍旭上了梁山后,担任李逵的副手,南征北战,立下了累累军功。可以说,李逵与鲍旭在长年累月的征战中,已经形成了亲如手足的亲密关系。因此,当鲍旭被害后,李逵才表现得如此伤心。

【参考资料:《水浒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