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武则天、萧太后、孝庄太后都是让历史眼睛发亮的女性。武则天的智慧与冷酷、萧太后的明达铁腕、孝庄太后的贤惠与心计等被人们反复评说。

要说治国才能,武则天当属第一,萧太后和孝庄太后分列二三。

武则天以才人的身份走进大唐的历史,成为正统意义上的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她由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到后来出家;二次进宫,被唐高宗李治封为昭仪,立为皇后;在李显和李旦时期临朝称制,最后终于当上皇帝。她前后影响或者主政大唐王朝超过了半个世纪,在历史上是绝对的大唐一姐。

武则天和孝庄太后谁最厉害(武则天萧太后孝庄太后都是有名的皇后)(1)

武则天系统提出自己政治主张是在公元674年。那一年,李治身体有了毛病,自称天皇,把皇后武则天称为“天后”。这时候武则天提出了“建议十二事”。“劝农桑,薄赋徭。给复三辅地。息兵。禁浮巧。省功费力役。广言路。杜谗口。王公以降(下)皆习《老子》。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这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国家发展战略,她第一次系统地呈现了自己的治国智慧。“二圣临朝”,让武则天展开了翅膀。675年,她召集文人雅士修撰文史书籍,《古今内范》《玄览》《少阳正范》《青宫纪要》《列女传》《孝子传》《臣轨》等等一大批有利于治政的著述问世,这些著作里浸染着武则天的治政理念。

高宗李治死亡之后,武则天迁都洛阳,后来建立了武周政权。

在用人上,武则天一方面广开科举之门,一大批年轻有为、才能杰出的人物脱颖而出。她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开辟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给寒门子弟进身上层社会的机会。司马光曾经说过“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在天下治理上,她知道任用一大批贤相治国,狄仁杰、娄师德、张柬之等等纷纷为她所用。就是后来在唐玄宗李隆基一朝很有影响的姚崇和宋璟也是她选拔培养出来的好苗子。

但是,它的残酷最先漏出端倪,是在打击自己的情敌——王皇后和萧淑妃上。她使用了吕后那样的“人彘”酷刑。这一点也表现在对人才和反对者的杀伐打压之中。托孤辅臣褚遂良因为反对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最后连自己的后代一起,被武则天弄得很是悲惨。当了皇帝之后,武则天为了实现政权的稳固和政令的畅通,大量使用酷吏,来俊臣、周兴使用毫无人道的手段残害了一大批诚善之人。她甚至还采用了以黑治黑,让人不寒而栗。

武则天和孝庄太后谁最厉害(武则天萧太后孝庄太后都是有名的皇后)(2)

但是,武则天对历史的推动功不可没。她采用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减税负、薄徭役、息干戈,最大限度地释放老百姓的生产力。在她走向前台的数十年间,全国人口基本上翻了一番(由652年的380万户增长到705年的615万户)。在军事上,武则天平定安西四镇,维持了唐朝的疆域。为后来孙子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景宗临终的时候交代“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这一点很像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前给儿子李显的遗言。不到三十岁的萧太后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支持下很快执掌大权。983年她被封为“承天皇太后”,开始临朝称制,总揽全局。她改革辽国积弊,改善汉与契丹的关系。实行法治,发展生产,辽国社会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在军事上,她两败宋军,1004年,亲率二十万辽国精锐部队南征大宋,几乎要攻下大宋的都城开封。在寇准(北宋宰相)协助下,宋真宗亲自上阵抗击萧太后,双方僵持后议和,达成澶渊之盟。

孝庄太后作为皇太极的庄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低调简朴、善心满满,一心支持后代们认真干事。用雍正皇帝的话说,她“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

武则天和孝庄太后谁最厉害(武则天萧太后孝庄太后都是有名的皇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