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对汽车并不了解,通常多少也会听说到GT这个字眼,因为它出现的场合是如此之多;但即使你很懂车,也未必知道它的真正含义,因为它的用法实在是太杂了:经济型的小车英朗也有GT,高大上的奔驰AMG也有GT,甚至连七龙珠都有一部叫龙珠GT。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1)

那么它源自何方,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和你聊聊。

历史上的GT:“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你也许会好奇是哪家车企这么无聊搞出这个概念,但其实GT这个词并不是汽车厂商的发明,而是个历史上的称谓——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贵族公子在成年之际往往会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西欧游历,称为Grand Tour,字面意思是大旅行,国内文化人则根据杜甫内容相似的一首诗将它译作“壮游”。

▲典型的英国壮游者路线,途中会经过较为发达的法国荷兰、新教兴起的德国瑞士,最终到达代表艺术领域前沿的意大利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2)

▲在意大利玩cosplay的英国贵族

由于这些年轻人在此期间完全不挣钱,却要摆起贵族的谱,所以这样的旅行开销很大。也正因为如此,只有当时的富人能但付得起这样的消费。但到了19世纪,火车开始普及,普通人家也开始能负担得起这样的游历,壮游也就褪去了它高大上的形象,逐渐演变成现在欧美大学生非常喜欢的半年制交换学习。而GT这个词重新出现,则是汽车发明之后的事了。

汽车界经典的GT:逼格第一,速度第二

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汽车已经摆脱了刚发明时的粗鄙形象,变得十分高大上。这时一些意大利厂商觉得,如果能用这个高大上的工具长途自驾游,不仅十分方便迅捷,也会是件充满了逼格的事情。在这样的想法下,法拉利和阿尔法罗密欧等厂商做出了汽车界最初的GT——这些车型往往直接以Gran Turismo(壮游的意大利语)命名,摆明了要向那段年轻人驰骋欧陆的历史致敬。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3)

▲1932年的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 6C 1750 Gran Turismo Compressore(Compressore是意大利语“机械增压”的意思)

不过其实那个时代无论是道路条件,还是汽车的机械可靠性都不足以让人轻松愉快地穿越欧洲大陆。再加上之后不久的世界大战,使得GT这种车型到50年代才大量出现。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是宾利欧陆,以及晚些时候的保时捷911。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4)

▲1953年的宾利欧陆

在GT的经典定义下,一辆真正的GT首先要很贵而且很帅——起码要让人一眼看出这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的;舒适性和内部空间也是优先考虑,通常后座和行李箱都要具备,真皮和实木内饰更是不在话下;而在舒适性中,又优先考虑前排,所以通常是两门而且后座不会太大;只有在保障舒适性的前提下,才追求较高的速度,也就是说不会像超跑和赛车那样为了速度和操控性牺牲舒适性;最后是要有适应烂路的能力(底盘不能过低、悬挂要偏软),但不要求能越野。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5)

▲保时捷911

这种经典定义下的GT车型现在也依然有,除了现在依然在产的宾利欧陆和保时捷911外,最典型的就是玛莎拉蒂的Gran Turismo和奔驰的S Coupe. 这两个车型都没采用超跑常用、会影响驾驶视野和内部空间的中置引擎布局。玛莎拉蒂Gran Turismo基本型0到100加速为5.2秒,跟现在动辄3.5秒以内的超跑还有很大距离,但它有相对宽大的后座和行李箱、各种豪华内饰,以及优美的线条。当然,价格自然也不在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平上。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6)

▲玛莎拉蒂Gran Turismo,可惜因为消费文化的原因,通常在国内被视为二奶车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7)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8)

▲Gran Turismo的行李箱和后座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9)

▲奔驰S Coupe(以前叫CL)

但是就像车辙君刚才说的,经典定义下的GT车型并不追求极致性能。而对于很多热爱冒险的新贵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如果我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车性能表现却不如日产GTR或者克尔维特Z06这样的高性价比跑车,也许我会一笑而过,但我也有可能追求另一种方案。

中置引擎GT:speed≈zhuangbility

其实在GT方兴未艾的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要有中置引擎而非后座,以实现车身的轻量化和更好的操纵性。因为对他们来说,跑得不够快是一件降低逼格的事。也正是在这一思路下,出现了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奔驰300 SL和法拉利250GTO。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10)

▲1955年的奔驰300SL,鸥翼门的始作俑者,也是当时最快的量产车,可谓把zhuangbility做到了极致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11)

▲1962年的法拉利250GTO,因为引擎布置在车体的重心,所以内部空间和视野都大打折扣,但对有追求的人来说,这不是事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12)

▲现在的奔驰AMG GT,虽然没了鸥翼门,但基本思路没变

市场也证明喜欢这种风格的有钱人大有人在,奔驰300SL和法拉利250GTO发展到现在就是上图的AMG GT以及法拉利F12.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中置引擎的GT车型价位依然阳春白雪,而且也适于旅行——当你开着这么一辆车出门旅游泡妞时,当然不需要后座来装你的孩子。而接下来要说的,就和GT的本来意思相差太远了。

纯粹的性能GT:只是用了这个名而已

GT毕竟不是香槟,各个厂家可以有不同的诠释。而且久而久之,GT这个词在公众视野中就成了性能的代名词,于是就有了这个名字的滥用潮,开头的龙珠GT就是一例。

在汽车界开这个头的大概是福特的GT40,1960年代时福特曾想收购法拉利,结果被恩佐·法拉利在最后时刻毁约,气急败坏的福特老板亨利·福特二世决定自己造一辆完爆法拉利的超跑——也就是说福特GT40从一开始就是为赛道而生,完全不考虑旅行的舒适度。福特GT40的确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狭小的空间、超低的底盘和约等于零的行李容积注定这不是一款能开着去旅行的车。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13)

大众的高尔夫GTI和日产的GT-R则是另一种情况,前文提到过,经典定义下的GT车型第一需求是逼格和舒适性,其次才是性能。即使那些中置引擎的车型,对驾驶位乘客的舒适性也不含糊。但高尔夫GTI和日产GT-R追求的则是提供平民级的高性能车,对他们来说,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高性能才是首要考虑。这实际上已经彻底改写了原先GT的定义,而更像是普及赛车运动的存在。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14)

而随着赛车运动的全球推广,GT的这种“歪解”也就成了大众的普遍误会。而厂商和赛事组织者也将错就错,许多赛事就是以GT来命名,但跑的可都是在公路上不合法的赛道改装车辆。

gt有几种(到底是怎么回事)(15)

▲担当F1安全车的奔驰SLS AMG GT3,以国际汽联的GT3赛事命名

而在近几年,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现在很多连性能车都算不上、只是比基本型配置高点的车型也开始叫GT,比如那个争议很大的英朗GT。 但我并不怀疑还会有品牌继续推出传统定义下的GT车型。

因为装逼是人类不变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