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圈子的形成往往都是不声不响的,在圈子里的人不知不觉就被比较。

有一个问题很经典:穷惯了是一种什么体验?特别富有的人又是什么价值观?

晚上火锅店吃火锅,一群25岁左右时尚男女聊聊我我,席间一女孩坐C位,吃饭也穿戴着名贵的帽子,尖头形状将额头修得更加宽广,鼻腻鹅脂,下巴俊秀尖巧。

席间不时以主人翁身份主宰话题方向,其余人等两侧围坐,做陪笑状。莺声燕语中,恍惚以为他们来自豪门,但是看妆容举止又全然不似

所谈话题不是胖瘦,就是海报我做的,首饰我挑的,XX原本在美国待了十年最近回来了还没聚会,一会儿回酒店适合干嘛干嘛等等。

然后,一桌子的东北口音。

你所在圈子就是未来人生的样子(代表了你是什么圈层的人)(1)

如此描述,并无地域歧视在其中,白描讲得就是事实求实,人如何表现观众就如何观看,基本上不差分毫。

如今是人人都讲究包装的时代,毕竟寻常黄金理念是不化淡妆的女人是没有前途的,不包装自己的人也是没有前途的,不喷香水不会穿高跟鞋的女人是没有前途的……

在此颜值即正义的环境氛围下,人必须将自己包装成为与环境相互契合的元素,才能容身其中。这是混圈子的人都知道的常识,更是圈层区别于寻常的根本。

所以你身上有什么符号,往往就清晰地代表你是什么类型和圈层的人。

爱马仕、名贵首饰、名画、古董、豪宅、交往的名流类型、股份、在国外的度假别墅和房产、投资界精英人脉等等令人蠢蠢欲动的物质和人脉资源,都是区隔人群的标准。

哪一样没有,在圈子里都很尴尬。

你所在圈子就是未来人生的样子(代表了你是什么圈层的人)(2)

《三十而立》里的顾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产,到了顶级富豪圈层里,仍然会因为一个不符合圈层身份段位的包,而在集体合影中被裁掉。

这种不动声色的鄙夷和瞧不起,普通人估计神经粗大哈哈一笑而过,但对于跻身顶层的人来说,一个微小细节就能击败所有人,也同样是一个微小细节就能一败涂地。

所以,混不进顶层的人,根本无暇关注,或者压根儿看不懂富豪们彼此私下或公开场合暗戳戳的较量。

而混进了顶层的同学,无奈自己资源不济,人脉不济,财富魅力值不济,却又机缘凑巧进了这圈子里,那不上不下的尴尬,绝对比普通人职场遭遇PUA还来得难过。

当顾佳千辛万苦刷爆了自己的卡才凭借一个包混进顶圈,却发现自己仍然没有长期战斗力,且战斗力没有任何持久性。

真正的现实就摆在眼前:自己的圈子,也在嫌弃自己的穷。到最后,自己也怨恨自己为啥这么穷。

你所在圈子就是未来人生的样子(代表了你是什么圈层的人)(3)

社会结构就是这么奇妙,三六九等,圈层永远存在,而自己在圈层中属于什么地位等级,其实在你进入之后就已经限定好了。

进入之后再来谈尴尬与否,基本上咎由自取。不过,话说回来,人性中的那股子欲望和虚荣心,当真是个好东西。没有它,人不会有动力向上,努力从平凡环境中跳跃到金光灿烂的氛围里。


从女性角度说,“捞女”、“外围上位女”、晚晚、包括当年的邓文迪、甘比、李嘉欣、吕丽君、350亿身家紫金矿业董事长新婚妻子钱冰等绝色佳人,无一不是对世界有野心,对男人有手腕(说错,有魅力),对自己有要求和上进心又有能力的实干派美人。

她们超乎寻常的美貌和机遇,给了世人无限遐想空间和动力。

无论是从何种低微地位身份混迹到如今的顶级圈层,这些“杰出”女性,都凭借自己对上流生活的向往和想象,凭借自己独到的付出和超乎寻常人思维的手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圈层门票,并成为顶级圈层中的一员。

你所在圈子就是未来人生的样子(代表了你是什么圈层的人)(4)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进入圈层后的生活,靠自己经营,更靠自己的美丽和魅力去延续。毕竟豪门生活也不是好轻松的,除了皮囊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会经营自己,更要会经营身边的人。

在这种巨大的关系网中,如果自己的处世思路和经营手法不当,跌出局分分钟有可能。

圈层鄙视链时时刻刻存在。

扬子与黄圣依算是称豪称富贵久矣,而今却时时被质疑是“缺什么秀什么”的主,成为时尚圈娱乐圈里的一股“清流”。而新近成为笑话主流的,则是艺术家夫妇晚晚和她的丈夫。

他们靠炒作和炫富而红,一生虚假地活着,却总认为自己与别人不同。

网红晚晚最初也是艺术感十足的,路人缘颇为好。但当入户豆瓣之后,一系列黑料接踵而来:整容、学历造假、17岁就当小三等等。

你所在圈子就是未来人生的样子(代表了你是什么圈层的人)(5)

这些丑闻是因为人红是非多也就罢了,偏偏插足别人婚姻这事,还是她现任老公亲自暴露出来的,这就很可怕了。

据说当时还是学生的晚晚,爱上了大她十多岁的画家刘野,并且完全不管不顾对方已经有家有口。可她的现任老公是怎么帮她洗白的呢?他的评价是:

“她仰慕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你爱上同桌的他又有什么分别?”

这样的夫妻出现在他们所在的圈子里,自然得不到好话,晚晚被圈内评为“低配版邓文迪”。

夫妻俩在艺术圈内也是出了名的爱作,目测目前已经混到了自己去拍卖现场,还要求提前彩排自己拍卖藏品的全过程,以便拿来当网络炒作资本。

同在现场的同级别大腕们实在忍不住要笑着看戏,也是很醉人了。

你所在圈子就是未来人生的样子(代表了你是什么圈层的人)(6)

类似于此的攀比和鄙视链,圈层里比比皆是,但你若以为换个圈子鄙视链即不存在,那就完全是小白心态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从来不会因为圈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它会一直存在到天荒地老,因为,这是渺小之人的超级法宝,证明自己独特价值点所在。

在不懂数理化、不知道真实世界究竟为何物的某些群体内,不依靠外物攀比或鄙视他人,就无法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种诡异的逻辑和论点,影响了大众,也维系着各个圈层的生态。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sychological reports》

Chartrand, T. L.; Bargh, J. A. (1999). The chameleon effect: The perception-behavior link and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6): 893–910.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