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妈妈问我,她说宝宝鼻子里没有发现有分泌物,也不流鼻涕,就是不通气,可怎么办呢?

其实宝宝鼻子不通气,首先要寻找原因,不同原因引起的鼻子不通气,治疗方法也不同:1、清洁鼻腔分泌物:可用布捻子轻轻地卷出鼻分泌物,如分泌物过硬,可滴入母乳或清洁的水少许,使其软化后再行卷出。也可以采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宝宝的鼻子根部,同时按压鼻子的根部,这样也能达到使鼻腔通气的作用。

2、热敷法:可能是宝宝囟门受凉导致,妈妈们可用厚毛巾用包在盛沸水的容器外周放热;可在宝宝囟门处暖一会,不断热敷直到宝宝额头出细汗为止,如不能分辨宝宝是否囟门受凉,也不妨一试,这样做对宝宝是没有伤害的。

3.若鼻塞是由于感冒或鼻炎、鼻窦炎引起的,可先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涕,若冲洗后鼻塞仍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如果给开药,建议妈妈问一下有没有不用吃药的方法,比如说,宝宝专用的鼻腔喷雾,毕竟吃药都有副作用。

那么针对鼻腔有分泌物的宝宝,妈妈要如何正确清理呢?

小宝宝鼻子里经常有分泌物,妈妈们通常会有个习惯,非得掏出来不可,否则就心里不舒服,也担心宝宝呼吸会不顺畅,这种做法到底好不好呢?

新生儿清理鼻腔最简单的方法(新生儿鼻腔清理需注意)(1)

婴儿,尤其是新生儿,鼻子里经常有分泌物是属于正常现象。鼻腔粘膜腺体较为丰富,每日分泌100~200毫升水分,用于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维持鼻腔黏膜纤毛的正常运动。正常情况下,鼻孔也有一定的分泌液,起到湿润鼻腔的作用。但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分泌物就会变粘稠,甚至成鼻痂,造成鼻堵和呼吸不畅。

那么怎样安全有效的清理?试试布捻子吧,比棉棒、镊子要好用。

清理鼻内分泌物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把消毒纱布或者柔软干净的纸巾捻成捻子,轻轻放入宝宝鼻腔内,再逆时针方向边捻边向外拉,就可以把鼻腔内的分泌物带出,还不会损伤鼻腔粘膜。如果已经结成鼻痂,应该先用清水来湿润、软化,也可以用橄榄油或香油,再用上述方法来清理。这种方法经育儿专家推荐,在很多医院和家庭都在使用,既安全又有效,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新生儿清理鼻腔最简单的方法(新生儿鼻腔清理需注意)(2)

但是,经常会碰到宝宝不配合的情况,不妨试一试睡着的时候。

有的宝宝不喜欢掏鼻子,总是哭闹反抗,那父母千万不要强迫他,以免不小心弄伤宝宝的鼻腔,你可以在他熟睡以后再尝试,另外,每天洗澡或者洗脸后,宝宝的鼻腔比较湿润,是清理的好时机,如果能养成习惯,宝宝就不会那么反抗了。

宝宝鼻腔清理应掌握怎样的频率和次数?其实没有规定的次数,安全适度就好。

为了防止鼻内分泌物结痂,或者已经结痂后影响了宝宝呼吸时,妈妈就可以用正确的方法来清理,特别要注意的是,掌握好力度,不要用力过猛或者次数过多,以免损伤宝宝的鼻粘膜。而有的妈妈完全不能容忍宝宝鼻子内有任何分泌物,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不影响呼吸,鼻内有点分泌物是正常的。

新生儿清理鼻腔最简单的方法(新生儿鼻腔清理需注意)(3)

过多的给宝宝清理鼻子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损伤鼻黏膜,以后更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及鼻炎。

小宝宝的鼻黏膜很薄,毛细血管密布,过多的用指甲、捻子、棉棒等工具去清理鼻腔,非常那个容易造成鼻前庭黏膜损伤,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在呼吸时对空气的过滤能力减弱,容易受到刺激,造成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同时,宝宝更容易患呼吸道感染、鼻炎或者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