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广府城犹如从远古伏羲手中盘子里游过来的鱼,带着太极八卦文化的神秘色彩,迷离于河北南部邯郸市东北部的一方湿地洼淀中。

广府古城被称为“天下无双地,太极第一家”。说太极第一家,是因为这里诞生了远播海内外的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

其实,广府古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建筑布局,无不浸洇着太极八卦文脉, 体现着天人合一、阴阳两仪的哲学思维。

可以说,广府古城蕴含的几多玄妙,都是后人精悟实践太极八卦文化的智慧结晶。

广府古城里面的故事(了不起的广府古城)(1)

踞天然之险 守龙脉之地

广府古城虽依水而建,却坐落在低洼之地,水系交错,四周河流伴着广府城日夜流淌,从未间断。

这里水脉很浅,地下30来米便有水,水系之外却得百米才有。洼淀陆面平均海拔仅41米,比滏阳河河底还低两米,是一片蓄洪区,且古城周边是一望无垠的平原。

广府古城里面的故事(了不起的广府古城)(2)

就是这样一片没有雄关险山可踞的地方,却被视为“洞天福地”,受到历朝历代的格外钟情:

春秋时为曲梁国,战国时为赵国属地,以土筑城墙。之后的历代王朝都将此作为郡、州、府、县治所,并屡有扩建;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将这里作为都城,扩大规模,建设宫殿,自称夏王,雄霸一方;

元代,城池的面积进一步扩大;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时任知府用十三年时间,将土城砌为砖城,广府就此成为一座水中孤城。

看上去无险可踞的广府古城,实际上却固若金汤。

考古发现,广府古城明代以前的夯土城墙,含有小米汤、鸡蛋等成分,类似于混凝土,至今依然坚硬无比。

在出入上,广府古城只有四个城门,由四座吊桥沟通内外四门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形成一座坚实的城堡。

看上去处在水绕低洼危地,实际上这里特殊的地质总是保持恒定的水位。溢洪时,泛滥的洪水迅速渗入地下,干旱时却水位不降。偶遇大洪,堵住四门,可保全城无恙。

广府古城里面的故事(了不起的广府古城)(3)

更神奇的,是这里的“赵地龙脉”。

古城所在的洼地内有一片800亩的水域,芦苇丛生,水道曲折,人们称之为“太极迷宫”。若无专门人员引领,很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

1999年,当时的国土资源部对这片水域进行航拍,发现绿色的水路形成一个天然的图形,既像龙的繁体字“龍 ”,又像赵的繁体字“趙”。战国时,广府为赵国属地,人们便把这片芦苇荡和传说中的“赵氏龙脉”联系在了一起。

广府城建中的太极哲理

广府古城的玄妙,还在于奇特的城市布局。在干旱少雨的北方,这里却拥有大面积水域。永年洼总面积4.6万亩,是继白洋淀、衡水湖之后的华北第三大洼淀。周边树木丛生,风光旖旎,被誉为“北国小江南”。

广府古城里面的故事(了不起的广府古城)(4)

古城周围5公里长的护城河环绕贯通,潺潺清流,妩媚妖娆。湿地体现着江南水乡的阴柔秀丽,古城则彰显了北方景观的阳刚粗犷。阴阳与刚柔,在这里得到完美融合。

方形的广府城和环绕其周边的水域,形成了外圆内方、内峻外和的地理形态,蕴含着太极哲理。

古人讲究前依水、后靠山,广府前边是滏阳河,有水可依,但后边却没有山靠。为弥补这一不足,古人便在一块石头上刻下“元山”二字,砌在城墙上,就算有了靠山。

广府古城里面的故事(了不起的广府古城)(5)

古城内部的地形也十分讲究:中间高、四角低,像个砂锅底。一旦城内雨水增加,水便会自然流往四角。广府建城2600多年来从未遭过水淹,全靠这神奇的地势结构。

中国太极拳之乡

广府古城的魅力,因为精深的太极拳法而更加彰显。或许是因为这座城潜在的太极基因,杨式、武式太极拳均诞生于此,还衍生出孙式和吴式太极拳。古老的太极文化在这里发源、传承。

广府古城里面的故事(了不起的广府古城)(6)

△杨露禅故居

杨式太极拳由杨露禅所创。杨露禅故居位于广府古城的南门外,内部展示有太极拳的传承介绍,可以了解杨氏后人的逸闻轶事。

武式太极拳为武禹襄、李亦畲甥舅所创。武禹襄故居在广府古城内的东街,供人观瞻。

广府古城太极名家辈出,诞生了郝为真、杨澄甫、杨健侯等一大批太极大师,太极拳也由他们共同发扬光大。

广府古城里面的故事(了不起的广府古城)(7)

目前,广府城内有大小太极拳组织十多个,全城七成以上的人口练习太极拳。每天早晨,广府的男女老少都会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迎接东方晨曦,用深邃的太极文化气息浸染古城。

造化钟神秀,阴阳出太极。广府这座洋溢着太极文化气息的神秘古城,从历史深处走到今天,走向更遥远的未来。

(转自:河北旅游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