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劝导人们“过,则勿惮改。”

通常过错有两种,一种是因未知而犯错,犯错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另外一种就是疏忽而重复犯错,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犯错”而忌讳改正呢?

一,掩盖自己的无知。

因为如果承认因无知犯错,让人们觉得知识储备不够,让人低看一等。

二,没有勇气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就意味着要有所损失,或者是微信或者是急会或者是钱财,人皆恨失啊!因不愿失去,所以不承认自己的错。

三,不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是有边界的,边界之内是已知的,边界以外是未知的。学问越少,认知的边界就越小,已知和未知的交界就越小,学问越大,认知的边界就越大,已知和未知的边界就越长。所以如果没有知识的沉淀和积累,达克效应就会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其实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不要掩盖,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大部分时候承认错误,反而是成本最低的,因为你一旦要掩盖错误,往往会用更大的错误来掩盖前面的错误,错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反而一发而不可收拾。最近看小说,有一个领导,因为一个小错,一再掩盖,结果越掩盖漏洞越多,最后竟然杀人灭口,一步一步地滑向深渊。

另外,也要不断的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边界,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减少因能力或认知不足而犯错的机会。

论语十二章关于态度(论语过则勿惮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