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

一、起源与演变

“雪”字最初见于商代甲骨文,会意字。上部的符号表示天空或雨,下部是“羽”字形,表示下落的雪如同羽毛缓缓下落,故以“羽”代指雪。有的字形“羽”字旁边还有几个小点,像落下来的雪粒。上古时期,中原一带天气温暖湿润,很少下大雪,所以甲骨文中的“雪”字并不多见。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2)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3)

金文字形上部还是个“雨”字;下部变成了“彗”字,由两个扫帚形和一只手(彐)构成。所以会意为天上下的似雨,可手拿扫帚扫的称之为雪。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4)

小篆基本延续金文字形。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5)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6)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7)

隶书隶变先是沿袭小篆,后来字形又发生了简化,只把上面的“雨”头和下面的“彐”(即手)保留下来,中间的两把扫帚减省掉了,有的隶书字形把上面的雨字头也减省了,四个点也变成了两横或一横。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8)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9)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0)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1)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2)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3)

楷书字形更加规整,简化后写作“雪”,已经看不出手拿扫帚扫雪的含义了,也很少有人知道下面的“彐”原来是一只手了。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4)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5)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6)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7)

二、含义

“雪”,会意字。从雨,从彗,彗( huì)省声。本义指摄氏零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因雪的颜色是白色的,所以“雪”字又可引申为颜色,如:雪白、雪糕、雪亮。雪可以化为水,有清洗作用,所以“雪”字有除尘、洗刷的意思,如:雪冤、雪耻、昭雪。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描写雪景最好的诗词之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雪字写法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