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肉里注水,人人喊打,往电视剧里注水怎么办?其实也一样,不仅令人倒胃口,甚至还会自身和整个行业。正在播出的《芝麻胡同》此前一度吊足观众胃口,但到了后期,观众也开始质疑编剧为了拉长剧集的长度有“注水”之嫌,“芝麻”成了芝麻糊……尽管如今的电视剧产量越来越多,剧集越来越长,动辄50集作为“起步价”,可是长度未必等于精度,应该引起重视。

电视剧芝麻胡同热评(开播时赞誉一片的芝麻胡同为何让观众追不下去)(1)

图说:电视剧《芝麻胡同》海报 官方图

从前短而精,现在臭又长


今年,在《芝麻胡同》之前,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已经引发了观众对于国产电视剧“注水”问题的疯狂吐槽,该剧在播出中每集增加长时段前情回顾和下集预告,正常剧情的播出时间被严重压缩,甚至有的短到25分钟一集,这导致剧集不仅从73集生生拖到了78集,最后大结局还分两天播出,引发观众的不满。

而观众对《芝麻胡同》的意见主要在剧情的后劲不足上,有观众说,“看完16集不再看了,看看严老板15集之后做过买卖吗还?”“这部剧在开播前很期待的,导演和演员都是有口碑的。结果播放几集后,感觉就是一部狗血剧。我以为这部剧讲的是严老板一家在乱世沉浮,有大格局的剧情,结果是这种小打小闹,剧情真的是个大硬伤。”

电视剧芝麻胡同热评(开播时赞誉一片的芝麻胡同为何让观众追不下去)(2)

图说:搭乘黄包车的严振声 官方图

想当年《还珠格格》短短24集,讲了一个大故事,大家喜闻乐见的元素基本都有了。经典的还有《西游记》,里面的仙界和妖界人物数量众多,个个都出彩,整部剧也只有25集,要是换到今天,拍个九九八十一集那是分分钟的事情。87版《红楼梦》原来只有36集,到了《新红楼梦》一下就涨到了50集,如果再拍《红楼梦》,不拍到百集都对不起投资人。还有刘晓庆版的《武则天》,宫斗大戏里的武则天用1集锁定李治,从尼姑变身皇后耗时5集,其余大多时间女皇都忙着和李氏宗亲、前朝大臣对抗,不似如今的宫斗戏里,后宫佳丽花几十集都搞不定一个男人。

如今有的电视剧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越拉越长。有数据显示,2004年-2008年,国内播出的电视剧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内;2009年-2012年,延长到30集至35集;2014年-2015年,国产剧平均每部集数突破40集;2015年平均每部42集。广电总局关于2017年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显示,平均每部达到43集。反观海外,鲜有国产电视剧这般超长“大作”。无论是英剧美剧还是日剧韩剧,集数一般都十几集左右,有的甚至不足十集。越来越长,却没有换来越来越好,难怪观众大喊“注水”太多!

电视剧芝麻胡同热评(开播时赞誉一片的芝麻胡同为何让观众追不下去)(3)

图说: 《还珠格格》只有短短24集 网络图

问题都知道,先定“小”目标


话说国产电视剧“注水”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一些电视剧胡编剧情节奏拖沓,以此扩展剧集时间增加电视剧集数,引发观众反感,“注水”的问题,现在还有蔓延的情势,甚至连一些口碑不错的电视剧,观众也发现有故意凑集数的现象。

对于“恶水”的源头,很多业内人士意见很一致,还是受利益的驱使。近年来,电视剧行业越来越急功近利,试图用“流量明星”和视觉画面增加曝光度和吸引力,但这必然造成电视剧成本越来越高,演员按集数获取报酬,制作方按集数售卖播放,播出方按集数获取广告费获取收益,如此一来,给电视剧“注水”,竟然成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诉求”。此外,也不排除某些演员“带资进组”,不断“加戏”,台词注水,让剧中人物多说废话。在电视播放平台上,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购剧成本不断攀升,为了广告利益,他们还会重新剪辑,再一次“注水”,稀释成本,某些电视台播出热门剧集,“上集回顾”就至少5分钟。所以,“注水”问题绝不是编剧一个层面的问题。

电视剧芝麻胡同热评(开播时赞誉一片的芝麻胡同为何让观众追不下去)(4)

图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因“注水”引发观众吐槽 官方图

问题就摆在台面上,可是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有业内人士提出,国产电视剧要回归“精纯剧”概念,因为“注水”已经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品质的“最大杀手”。大家期待未来能出现40集以内的精品剧集,也能出现总集数在12集之内的“短剧集”,只要行业内人士携手众志成城,让电视剧缩“小”的目标并不难实现。

当然,电视剧也并非越短越好,关键是要和剧情发展匹配。电视剧制作方或是播出方只要不钻钱眼,挤掉“虚胖”电视剧水分,观众就能吃着放心肉,看着放心剧,多好!(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