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法》,出自《管子》。「七法」即七项法则:则、象、法、化、决塞、心术,以及计数。本篇主要阐述了“七法”的作用和意义。

孙子兵法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原话(管子七法经典名言10句)(1)

作者认为,君主采用“七法”,就能“治民有器,为兵有数。”也就是说,“七法”是治理民众的凭借,用兵的依据。不仅可以治理好国事,也能匡正天下的名分。他还认为,君主的权威被破坏,权力就会下移。法规被破坏,财富就会集中到上层。所以,一定要重视“七法”的作用。

本文选取《七法》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孙子兵法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原话(管子七法经典名言10句)(2)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主张正确却不采纳,

主张错误又不废除,

有功劳却不给赏赐,

有罪过却不给惩罚,

像这样能治理好百姓,

以前是从未发生过的。

点评:作者认为,即使是正确的主张被采纳,错误的主张被废除,依然不能治理好国事。何况是不被采纳、不被废止呢?

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

有了军事力量、装备,

再加上上面讲的四点,

就可以治理好国家了。

点评:在作者看来,正确的主张被采纳,错误的主张被废除,有功必赏,有罪必诛,再加上强大的军事力量、军事装备,就能治理好国事。

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能治其民矣,而不明于为兵之数 ,犹之不可。

百姓不治理好却能使军队强大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即使能治其民但却不懂用兵之策,也不能使军队强大。

点评:作者认为,百姓治理不好,就不能强大军队。然而,百姓能治理好,但不懂用兵之策,也不能使军队强大。

治民有器,为兵有数,胜敌国有理,正天下有分。

治理民众要有凭借,

用兵打仗要有谋略,

战胜敌国要有头脑,

匡正天下需要名分。

点评:在作者看来,治理民众,使民众信服,要有凭借依托。而战胜敌国需要讲究策略,匡正天下需要采取适当的办法。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根源于天地阴阳二气,寒来暑往的协调,

水土性质以及百姓、鸟兽、草木的生长,

事物虽不多,但共同的部分却未尝改变,

这就是所谓的“则”。

点评:“则”就是自然法则的意思。

孙子兵法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原话(管子七法经典名言10句)(3)

义也、名也、时也、似也、类也、比也、状也,谓之象。

形状、名称、年代、相似、类属、次序、状态等,

这些就是所谓的“象”。

点评:“象”本义是陆地上的最大动物大象,此处指的是形象、景象。

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尺寸、绳墨、规矩、衡石、斗斛、角量等,

这些就是所谓的“法”。

点评:“法”就是法度的意思,度量衡等。

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

老实、忠诚、宽厚、施舍、气度、宽容等,

这些就是所谓的“心术”。

点评:“心术”就是人的心思、主意。

孙子兵法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原话(管子七法经典名言10句)(4)

错仪画制,不知则不可;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和民一众 ,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创立法制,不了解“则”不行;

辨材审用,不了解“象”不行;

治理民众,不了解“法”不行;

移风易俗,不了解“化”不行;

点评:此处讲的是“七法”里“则”“象”“法”“化”的作用。“化”就是变化之意。

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布令必行,不知心术不可;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调遣民众,不了解“决塞”不行;

发布命令,不了解“心术”不行;

举事必成,不了解“计数”不行。

点评:“决塞”就是疏通堵塞的意思。作者认为,调遣民众就像使水倒流,所以要用“决塞”的办法。“计数”就是具体的工具、办法。在作者看来,不懂得“计数”,就好像不用舟楫渡过险河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