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

看到一期好节目,然后迫切的想要跟大家分享的那种心情,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懂?反正冷眼君今天要说的这期节目,确实让人看到了真人秀里久违的那种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尤其在精妙的规则之下,激发出了所有参与者们的真实状态与内心想法,真人秀的魅力大概就是如此吧。

说实话,《我是创始人》这档节目冷眼君一直都有关注,因为创投、创业这个主题是本人偏爱的一个类别。虽然在前10期的节目中也偶有人性层面的展现,但是都不充分,而且,之所以之前的那些纯户外的销售、展卖等商业路演行为,看起来会有些松散,就是因为规则感太弱,没有压迫感,激发不了创始人们最真实的状态。

原以为这季节目也就按这种风格走下去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周四晚播出的第11期来了一次巨大的颠覆,所有后浪队成员集结,进行了一场纯棚内的魔鬼式商战。导演组一改之前的结构,搭建了一个棚内的多房间场景,通过极强的规则,完成了一次“我要当村长”的任务。

不过在分析这期节目之前,有一个背景需要说明一下,也有助于大家去观看这一期《我是创始人》。

冷眼君其实在看完这期之后很快反应过来,这一期的结构逻辑应该源自《The Genius》中的选举游戏。如果看过的人应该会有印象,这是一档需要考验参与者思考力、语言力、洞察力和领导力的节目,通过多轮的比拼,赢得筹码,最终筹码多者获胜。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2)

而《我是创始人》将商业逻辑套用于这个任务规则里,让那些创始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真实商业在真人秀里的状态,应该说,这是对创业真人秀的一次大胆尝试,也证明了本土化对于一档节目的重要性。

好,啰嗦了半天,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期《我是创始人》到底是怎么玩的?冷眼君先来一个简单的内容复盘。

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我要当村长”,参与者为该节目的所有后浪队成员。其中前10期节目积分排名前6的后浪队成员为“村长候选人”,剩下9位成员则是普通村民。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3)

——规则:

1、村长候选人与村民一共15人,每人一票,最终票数最多者获胜,成为村长。

2、每一位候选人手里有30张创业资源卡,可用于拉票使用。

3、在任务进行到第30分钟、第60分钟时,分别有一次民意调查,即两轮投票环节,票数最多者,将获得额外的三张创业资源卡。

4、候选人可以随时退出竞选,恢复成为普通村民。最终当选的村长可以直接晋级,获得当选村长发放的资源卡最多的三名村民可以晋级。其余两个投票名额有投票产生。

5、本次任务不存在共同优胜的情况,如果候选人出现平票,则票数作废,剩余候选人里票数最多的人晋级。如果所有候选人平票,则普通村民中获得资源卡最多的前4人晋级。

这个规则看起来还是有些复杂的,但是如果把这个任务过程看成创业故事,其中的很多规则就比较好理解了。就像创始人金星描述的那样,这个任务特别像一家公司初创阶段时的一个团队搭建与股权分配的过程。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4)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分别看每一轮的比赛情况。

  • 第一轮任务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有关并购、游说和结盟的较量,对于创始人来说,非常考验各自的领导力和语言能力。同时我们发现,既然最终只能有一位村长胜出,那么势必会有候选人会退选,所以退选的候选人在整个过程中就显得格外关键。

第一轮,属于相互试探阶段,其结果也不会对最终的村长选举产生大的影响,但是能够通过这一轮让观众知道,最初的格局构成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首先是姜华、王自如形成村民铁盟。其次,、孙涛勇作为候选人力挺另一位候选人毛靖翔。所以很快便形成了两个团队,即毛靖翔的竞选团队和一个村民联盟。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5)

接着,候选人严炎迅速拉拢魏志成和许单单,形成了严炎竞选团队。但是严炎的问题在于,没有将自己的创业资源卡提前许诺和兑现,这就导致第一轮时的所有游说其实都不稳定,因为这些人很有可能会被另外候选人的资源卡所拉拢。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6)

值得一提的是,黄欢的消极状态和毛靖翔的高呼声都源自前面10期节目的积累,所以在这个任务一开始,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也能很快形成阵营。

最终第一轮民意调查后的结果是李海川胜出,获得5票。力挺毛靖翔的和孙涛勇分别第二和第三,呼声很高的毛靖翔却只获得一票。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7)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个结果,就是因为先前结盟的村民王自如、姜华,拉上了王思明,一起站队到了李海川团队,加上李海川本人的一票,于是李海川团队最终获得了5票,并获得额外的三张资源卡。

  • 第二轮任务

由于第一轮投票,候选人黄欢获得0票,所以在第二轮刚一开始,黄欢便宣布退选,并将自己的资源卡分给了其他人。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8)

接下来的故事就很精彩了。

首先是毛靖翔团队的策略,毛毛提出了KPI的考核办法去判断谁会成为自己力保的成员,但是自始自终都没有把自己手里的“期权”以非常确定的方式给到自己的核心团队成员。于是,这就引来了比如和孙涛勇这样放弃竞选的候选人的不满。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9)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0)

另一边的严炎团队,从一开始就用真诚去拉选票,在第一轮时,就用此办法拉拢到了魏志成和许单单。而到了第二轮,借着毛靖翔的策略实施可能带来的隐患,严炎开始试图用确定的每人10票去拉拢孙涛勇和,事实上,被拉拢的两人对严炎的真诚是表示接受的。

而王自如和姜华的村民联盟一直在暗中帮助李海川偷票。所以依然还是毛靖翔、严炎和李海川三个阵营。

但是第二轮的最终投票结果产生了戏剧化的转变。毛靖翔获得8票,胜出。而先前说质疑毛靖翔且表示会去到严炎团队的孙涛勇却依然将票投给了毛靖翔,而且从一开始就表示支持严炎的魏志成也投了毛靖翔。这时,票数大量涌入毛靖翔团队,让也开始动摇,因为在她看来,这样的团队结构是特别不稳定的,因为人数多,就很容易被人挖角。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1)

  • 第三轮任务

实际上,孙涛勇和魏志成并没有倒戈,而是在制造一种混乱的假象,内心还是在支持严炎,希望在第三轮的最后关头扭转局势。

而这一巨大的“阴谋”被魏志成在第三轮一开始就透露给了王自如,因为魏志成判断失误,以为王自如上一轮投票给了毛毛。这一重要信息让王自如、姜华和李海川那边有所行动。

另外,严炎开始拉拢,而随着和黄欢的矛盾,开始倾向于严炎。这样,目前还在毛靖翔团队的孙涛勇和就都成为了卧底。而之所以能够确定,就是因为严炎用明确的每人10票作为筹码,保住了魏志成、和孙涛勇。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2)

然后是孙涛勇和的接连退选,其实让局势逐渐明朗化。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3)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4)

而在最后关头,最关键的一个人物出现了,那就是许单单。第一轮时,许单单就明确表示支持严炎,但是当严炎告诉他已经将自己手上的30张票分给了魏志成、和孙涛勇的时候,许单单是失望的。而之后,李海川趁机拉拢许单单。在最后的投票时,正是因为许单单的这一票,让最终的结果变成了毛靖翔、严炎和李海川三人平票,都是5票。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5)

所以最终的格局就是: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6)

而根据规则,当出现所有候选人平票时,获得该三位候选人资源卡前四名的人晋级。最终李海川、、孙涛勇和魏志成晋级。

需要解释一下李海川的晋级,因为必须是从最后的三位候选人手里获得的资源卡才算有效资源卡,实际上,由于第一轮李海川胜出,所以李海川手里实际上有33张票,过程中只发出去2张。而王自如、姜华和王思明替李海川拉来了6票,全部上交给了李海川,所以最终李海川获得的有效资源卡就是37张,最多。

另外三个晋级的名额分别是,四位晋级者推选的王自如,前浪队推选的姜华和村民内部推选的毛靖翔。

自此,这场魔鬼商战的任务就算结束了。一系列商业心理元素,被充分的展现了出来,人性的刻画、利益与情感的取舍,也很好的因为规则而被激发出来。

复盘结束,冷眼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这套任务逻辑为什么能够成立?为什么能够让节目变得如此精彩?

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吧:

1、这套任务逻辑,从核心创始人、紧密创始人、半紧密合作方、竞品、破坏方五个层面真实模拟了商战,让创始人回归创始人应该有的角色身份,发挥他们的绝对能力,是个人优势与劣势的最大化表现。

2、人性层面的真实直接决定了真人秀的“真”。在这个任务过程中,每个人的利益、角度、立场都各不一样,有的是情感使然、有的是利益驱使,不同的诉求就导致每一轮都出现完全意想不到的结局,这是任何编剧都无法企及的剧本。

3、这是商业逻辑与真人秀逻辑结合得最好的案例,商业本身从电视化呈现来说原本是枯燥的,但是套用这个任务之后,让商业逻辑里的“人”变得鲜活起来,这就让真人秀回归到了最初的状态,强规则之下的人性激发。

分析当下一档真人秀(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17)

当然,这一期节目也并非完美,还是有一些小问题存在,冷眼君也试图去做个简要分析:

第一、整个90分钟的任务,信息量太大,这一期节目的净时长只有60分钟,所以从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过程细节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以至于需要观众反复观看和思考之后才能跟随剧情。所以,如果时长能够再有所延长,可能这套任务的过程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会展现得更加清楚。

第二、真实商业其实还应该与户外任务相结合,单纯的棚内谈判固然好看,但是缺失了户外任务这一环节,会使得纯棚内的游说和谈判任务有些单薄。

第三、前浪队在这一期里的存在感极低,可能从整季的任务来看,这一期就是后浪队的内部逃杀,所以重点在于这15人之间的比拼。但是,既然前浪队有全程观看,其实还是应该有多次的第二现场解读,而且解读的观点要鲜明干脆。

第四、从目前的叙事来看,如果全神贯注的观看还是基本能够第一时间理解节目的,但是冷眼君觉得,如果能够在票数的实施浮动与团队间的关系上有更多的呈现,可能会让原本就复杂的任务变得相对清晰一些。

其实,国内的商战类真人秀一直都没有特别好的案例,作为类型化和垂直化很高的一类真人秀,如果能够沿用这一套棚内任务的逻辑,并且再加上户外任务,那么,第二季的《我是创始人》应该会在商战真人秀领域里迅速脱颖而出。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期《我是创始人》已经足够精彩了,玩出了真人秀真正的味道。如果把这些创始人算作是素人,那么也就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素人真人秀才是接下来可持续发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