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之高古意

莲有高古意,如梅之老枝虬曲,松之苍润古莽,亦如《小窗幽记》所言:“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空灵,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此中深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有一方小院盛满人间清欢(有一方小院一壶清茶)(1)

陈洪绶,以老莲为号,以莲而自况,是中国画坛上的隐逸高士。高士者,志趣、品行高尚之人也。

一路走来,有一瓯茶观己润心,有一方小院子,淡雅清静,滋养灵魂!

我有一方小院盛满人间清欢(有一方小院一壶清茶)(2)

小时候的院子情结

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院子情结,这是内心深处的向往,也是安放心灵的一个空间。

小时候,就是在闽南的古厝长大的,那是一个四合院,有好多户人家住在一起。对于院子里的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动画片,也没有各种各样的玩具。

但是我们有小花园,四季有鲜明的水果,可以摘枇杷,摘芭乐,摘草莓,摘芦柑,偶尔看大人嫁接花木,打下手,吹自然风,看看枝头上的鸟。吃着沾着白糖的黄瓜咔嚓咔嚓脆。孩童的时光是那么的快乐!

我有一方小院盛满人间清欢(有一方小院一壶清茶)(3)

古人对院子的情怀

无数的古典诗词,对庭院生活都作出了生动的勾画。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出自陆游的《昭君怨》。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出自朱敦儒。

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出自宴几道的《采桑子》。

晚风帘幕,薰风庭院,读书品茗,月光下的闲庭信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粗茶淡饭中,逍遥安度清雅自在的人生,记录了中国人对一方小院的情怀!

我有一方小院盛满人间清欢(有一方小院一壶清茶)(4)

一方院子,一壶清茶

回归自然,顺应本性,布一方茶席,用茶、竹和天地交谈,慢了光阴,止了浮华。尊重不同,兼容并蓄,方中有圆,日日吃茶,时时修持,这是茶之美学的独特玄妙之处。天地浩渺,万物有灵。享受一壶代表天地的茶是幸福的。茶的香气悠长、古朴、深远,总能构筑从安住到坐忘的吃茶途径,让人瞬间静下来。一杯饮下,身心俱明。

《茶谱》里的观点:“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林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谈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林间山泉自流,烹茶避林樾,以诗会友,想想已怦然心动。

我有一方小院盛满人间清欢(有一方小院一壶清茶)(5)

一方院子,一壶清茶,是虚与实的碰撞,是圆与方的交融,是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东方美的一种执着。长街深巷,青砖黛瓦,白墙花窗,一门之隔,营造的是一个清净的东方生活美学空间,呈现出中正平和,清幽雅致之美。

林清玄说:“喝茶的最高境界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到草木中去。人在草木间寻得良味,亦在草木间感知天地,从中获得清明,获得抚慰。一壶清茶,一抹茶香,简单而明净。

我有一方小院盛满人间清欢(有一方小院一壶清茶)(6)

茫茫人海间,愿你我心中,都有一处院子,暂别城市的喧嚣,闹中取静,听雨打竹叶,看黄杨青苔,或持灯赏墨兰,或冬食赤楠果,或品茗读书写字。。。。。。婆娑世界,小院盛满人间烟火气,自在清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