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11月的纳尔瓦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卡尔十二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正在自己的皇宫里考虑如何重建俄国军队,报仇雪耻,准备与瑞典再次交战。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1)

彼得一世

彼得首先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权。为了向国外购买武器装备提升俄军战斗力,他把赋税提高了4倍,还增加了各种新的税收。

对于人民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缴税的,就连妇女的洗衣盆,死人的棺材,房子的烟囱,人脸上的胡子,都要缴税,甚至连人的眼珠如果不是蓝色而是黑色或灰色,也要缴税。

彼得又下令全国每25户农民出一名终身服役的士兵,很快重建了一支拥有20万人的陆军,他高薪聘请外籍军官到俄国服务,让他们严格训练俄军士兵,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2)

大北方战争期间俄军士兵

彼得命令每三座教堂交出一口大钟,一年之后,俄罗斯很快就铸造了300门大炮,比在纳尔瓦损失的大炮多3倍

彼得吸取教训,避免指挥权分散,于是任命舍列梅捷夫为总司令。这位富可敌国的波耶比彼得一世年长20岁,与罗曼诺夫皇朝有亲缘关系,曾担任现任沙皇阿列克谢的侍从。他也熟悉西欧和俄罗斯新旧两个世界,曾在西方游历,所以年轻时就剃掉了大胡子。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3)

俄罗斯名将舍列梅捷夫

舍列梅捷夫这位谨慎的将军不光跟彼得私下关系好,而且确实也有实干。

俄罗斯在纳尔瓦惨败之后需要时间来动员和重建,幸运的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二首先攻打的是波兰,毕竟卡尔十二觉得俄罗斯太弱了,留在最后收拾也不迟,而且波兰国王奥古斯特是这次三国围攻瑞典的罪魁祸首,看来又得教波兰做人了。

而彼得决定抓住卡尔十二和瑞典军队主力不在波罗的海的时候,再次派人率军去攻打,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俄罗斯军队的新任总司令舍列梅捷夫。

1701年初,舍列梅捷夫在俄瑞边境和瑞典军队进行了一场“小冲突”,双方无果。到了1701年10月2日时,彼得访问前线俄军阵地,对舍列梅捷夫下令“总进攻”命令。

1701年12月23日,舍列梅捷夫率领一支俄军精锐(旧称大军团)进入瑞典的利沃尼亚,

六天后,俄罗斯军队和瑞典军队在埃拉斯特维尔村东南2英里处进行的一场战役。史称埃雷斯特战役(瑞典语:Erestfer Battle)打响。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4)

埃雷斯特战役

这场战役俄军总兵力多达近1.8万人,而瑞典军队最多不超过3500人,并由施利彭巴赫统领。

俄军兵力中前卫军共有近700人,哥萨克和蒙古人等游牧民族共有4225人。龙骑兵团共有4540人。步枪兵共有8213人。武器有3门榴弹炮和16门大炮。

清晨,俄国先头部队一出营门,就遭到瑞典龙骑兵的攻击。这次俄军再未向之前那样掉以轻心,他们在成功地击退了这一攻击,并且俘虏了一名瑞典中校,之后俄军继续向前推进。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5)

瑞典骑兵

而另一路俄军在阿希亚河的渡口占领了阵地,还有一支军队被派往对岸。当一支瑞典部队驶向这里时候,俄军对瑞典人进行两面夹击。

战斗异常激烈,随后出动骑兵突袭,俄军又俘虏了一名瑞典上校,瑞典军队溃散,俄军试图追击,但却被击退,虽然胜利但未能全歼这支部队。

在这两路俄军胜利情况下,舍列梅捷夫亲率大军进攻瑞典军队本阵,俄军出动骑兵冲击瑞典军队,很快俄国骑兵队被瑞典大将施利彭巴赫击退,然后瑞典军队向舍列梅捷夫本阵逼近。

但却正中舍列梅捷夫下怀,他立刻下令俄军火枪手和炮手向接近自己的瑞典军队开火,施利彭巴赫没反应过来,瑞典军队瞬间被打得稀里哗啦,然后纷纷开始后退。

这时舍列梅捷夫下令骑兵队再发起追击,刹那间不杀瑞典士兵被俄军骑兵阵斩,施利彭巴赫一边下令朝俄军投掷火炮一边逃窜,俄国骑兵追了他们几英里。

这仗结果俄罗斯和瑞典双方都损失了3000人,其中瑞典损失3000人里大部分阵亡,还有350人被俄军俘虏,瑞典军队可谓全军覆没。

虽然这仗俄军人数数倍于瑞典军队,但是对比之前的纳尔瓦战役,俄军已经表现出惊人进步,算是打破了瑞典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收拾了信心。

由于这次一次胜利,作为指挥官的舍列梅捷夫被彼得授予元帅军衔和圣安德鲁勋章,舍列梅捷夫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军队元帅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6)

圣安德鲁勋章

第二年,1702年7月,舍列梅捷夫再次向利夫兰迪亚进军,7月30日在他再次击败了施利彭巴赫率领的瑞典军队。

1702年8月俄军占领了马里恩堡,在那里,舍列梅捷夫在当地俘虏了一位17岁的少女,名叫玛尔塔。她嫁给了一名瑞典骑兵,他和丈夫才相处8天,因为瑞典军队兵败,丈夫便跟着大部队走了,随后就抛弃她了。

所以玛尔塔被舍列梅捷夫的部队俘虏,而她是一名立陶宛人,他出生贫寒,跟随父母从波兰逃到这里居住。战后舍列梅捷夫把玛尔塔带到了俄罗斯宫廷,之后成为了彼得的皇后,再未来她蜕变成俄罗斯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7)

叶卡捷琳娜一世(漫画形象)

这时候彼得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军中,或者组织补给物资。随后,俄军开始席卷立窝尼亚境内的瑞典要塞,痛击当地瑞典军队。

俄罗斯在北方战线中对瑞典军节节胜利,但另一条南方战线可就不容乐观,毕竟南边战线的瑞典军队可是卡尔十二亲自坐镇。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8)

卡尔十二戎马像

到1701年7月之前奥古斯特还在动用萨克森军队围攻瑞典统治下的里加,这时候奥古斯特见卡尔十二要揍他,便写信向其求和,但卡尔十二却拒绝了,他便率领7000人去讨伐萨克森军队。

奥古斯特闻讯后,他一边号召波兰动员兵力迎战瑞典,声称瑞典可是我们大仇人,而且这次如果再不去抵抗,波兰可就被瑞典灭掉了啊,另一方面他向彼得求助增援,彼得便派出部分军队增援盟友。

萨克森和俄罗斯联军总共高达1.3万人(其中大部分俄军),奥古斯特不但有数量上优势,而且还有良好的地形优势。若瑞典军队要接近他,必须要经过杜纳河,只要军队在河边防守,将瑞典击退不算太困难的事情。

卡尔十二既然是打仗天才,那么他将如何巧妙渡过杜纳河呢?答案是他的这次渡河方法就是强行渡过,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任何战略,就是靠莽冲。

但奥古斯塔却心想,卡尔十二这么狡猾的人不可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这么渡过去,并且断定瑞典会从杜纳河很偏僻地方进行奇袭,所以奥古斯特下令抽调所有精兵去镇守那里——瑞典人后来根本没进攻的地方。

而瑞典军队对岸的地方只派杂牌军镇守,奥古斯特就这么以为万无一失了。

接下里卡尔十二就率领瑞典军队在路人皆知的地方登陆,但即便如此,联军士兵还是有很大胜算的,不但兵力比瑞典多,而且拥有大量战壕。

在渡河那天,卡尔十二先让运载满芦苇的船驶向最前面,然后让士兵开火点燃这些载满芦苇的船,在河流引起了浓烟,烟雾成功阻挡住联军的视线。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9)

杜纳河之战示意图

联军见状,便二话不说向河对岸方向开炮,不管打不打得中。当时瑞典军队不愧是支强军,部队不乏有勇士。有三艘小船在运载少量士兵顶着联军炮火就像河对岸前进。

驶向最前面的小船上正做着卡尔十二本人。

瑞典军队见国王都这么勇敢,于是全军不要命地强渡。

这时,卡尔十二率领少量部队登陆河岸,随即就迎来大量试图围剿他的萨克森—俄罗斯联军。卡尔十二依然毫不退缩,带领士兵们英勇地战斗着。

很快瑞典军队陆续上岸,然后全军一鼓作气打爆了萨克森军队,俄军见状于是急忙掉头逃跑。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10)

卡尔十二率领部队成功渡河并击溃岸上敌人

杜纳河之战也是卡尔十二一生中最光彩的战绩之一,他只动用了240人强渡杜纳河,就挫败了7000名占据地利的萨克森军队。

接着卡尔十二率领瑞典军队向内陆地区挺进,奥古斯特听说消息后,依然不慌不忙迎战,他将军队布置在有沼泽地的一片树林里。这不但会给瑞典军队造成行军不便,而且大炮很难拖过沼泽地。

奥古斯特又尝试用地形优势击败卡尔十二,但他又担心卡尔十二会不来这里。

却没想到卡尔十二这次不但来了,而且是正面进攻奥古斯特本阵!接着两边展开激战,萨克森军队是瑞典军队2倍多,很快利用人数和火力覆盖优势令瑞典人陷入苦战。

奥古斯特大喜,看来这个计策奏效了。但过了一阵时间,瑞典军队仍然未被击溃,瑞典人战斗意志实在太强了。

奥古斯特为了歼灭这支瑞典军队,他使出一条毒计,他下令向战场正中央开炮,不分敌人和自己人统统炸死。只要能击败卡尔十二,对奥古斯特来说损失点兵马不算什么事情。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11)

战斗示意图

但就是这样瑞典军队仍未被击溃,而且卡尔十二正率领部队朝奥古斯特本阵杀来。

奥古斯特惊慌失措逃跑,卡尔十二就这么解除了里加之围。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12)

卡尔十二解除里加之围

随后卡尔十二率军南下,波兰议会赶忙遣使节向卡尔十二澄清中立身份,强调战争只是奥古斯特二世的个人行为,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毫无关系。但卡尔十二世无视波兰人的声明和谈判请求,继续率军入侵波兰本土

1702年4月5日,瑞典军攻下立陶宛的维尔纽斯。立陶宛人向俄罗斯求援,彼得便派出一支军队前去增援,但效果没有多大。

到了5月14日,瑞典军攻陷波兰首都华沙。

见瑞典人再次欺负到波兰头上,波兰议员们才支持国王奥古斯特带领波兰抵抗瑞典,并且和俄罗斯结盟,这时候波兰国家才真正意义上加入北方同盟。

1702年7月19日克利斯索战役爆发,地点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克利斯索附近。奥古斯都二世领导了一支数量上占优势的波兰军队参战,并且在有利的防御位置上迎战卡尔十二。

波兰军队总共2.4万人,瑞典军队有1.2万人。

再讲波兰军队布阵,萨克森军队充当全军的左翼和中军,而右翼部队则是波兰的王牌骑兵——波兰翼骑兵充当。

而骑兵是波兰的骄傲和光荣,波兰骑兵可以手持6.1米的长枪,每名波兰骑兵还装备1.8米的砍刀和火器,比如一把手枪、卡宾枪。而骑兵的防护也很到位,全身覆盖厚重钢铁护盔。波兰骑兵有时候还会在盔甲后辈安插支架,上面插满羽毛。

装上翅膀的波兰骑兵骑着马犹如飞鹰一般,所以这支骑兵种类叫波兰翼骑兵。

波兰翼骑兵算是有史以来上最强的兵种之一,在1610年克鲁希诺之战中6000翼骑兵击溃了3.5万名俄军士兵。1656年格涅夫之战5500名翼骑兵击败了1.3万人瑞典军队。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13)

波兰翼骑兵

波兰翼骑兵最有名的胜利莫过于在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他们冲垮了浩大的土耳其军队,粉碎了土耳其苏丹的攻势。

而卡尔十二的战术是调动并重新部署他的部队,以加强他的侧翼。下午战斗打响,瑞典军队对波兰中军发起攻击。然而,波兰军队这次额外凶猛,不但顶住了攻势,而且还打死了突击的瑞典指挥官霍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瑞典军队攻势被迫停止。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14)

克利斯索战役双方布阵

接着波兰军队向瑞典军发动了两次进攻,但被瑞典步兵击退,参与战斗的萨克森人在主力未受损情况下,因为战斗消极而撤退,因此波兰的中军和右翼力量变得虚弱。

这时候卡尔十二下令瑞典军队阵型犹如钳子一样将波兰军队夹住,波兰军队慢慢被地被压碎。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15)

克利斯索战役阵局变化

在此期间,瑞典名将卡尔·古斯塔夫领导下的瑞典右翼遭到撒克逊将军亚当·施泰诺的袭击,他试图切断卡尔.古斯塔夫和瑞典中军的联系。

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卡尔.古斯塔夫率领21个瑞典骑兵中队,约2100人迎战亚当·施泰诺的34个萨克森中队,人数不少于4250人。瑞典人以他们惯常的方式,如冰冷和钢铁般的攻击,卡尔.古斯塔夫设法挫败了撒克逊人的攻击。

卡尔十二世在当天四点半攻入撒克逊营地,并想办法将萨克森军队驱逐到周围的沼泽地。然后,卡尔十二用缴获的撒克逊大炮,来轰他们。

卡尔十二试图全歼这支部队,但由于他现在其他战线还在爆发激烈的战斗所以卡尔十二没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大多数撒克森部队成功逃跑。

战斗到这里就结束了,以瑞典胜利,波兰大败告终。多达300名瑞典人死亡,800人受伤。大约2000名萨克森人和波兰人死于战场上,另有1700人被俘。

克利斯索战役也是波兰翼骑兵参与的最后一场战斗,从此这个兵种退出历史舞台。曾经的波兰翼骑兵是最勇敢战士之一。

波兰翼骑兵十大战役(波兰翼骑兵闭幕之战)(16)

克利斯索战役

而波兰这边情况持续恶化,要不是这时候西欧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牵扯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参战,卡尔十二面临站队问题,而导致瑞典军队攻势一度放慢,不然波兰军队失败速度会更快。

最终卡尔十二还是决定将瑞典重心放在北欧和东欧这边

可能这期文章彼得和俄罗斯戏份不是很多,是的,因为是在讲大北方战争,通常叙述观点是以俄罗斯视觉为主,但如果光从事情角度一面去看,那么就无法清晰了解整件事情脉络,所以我们也有必要提及彼得盟友波兰和瑞典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