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美女 胡蝶(民国第一美女胡蝶)(1)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谢谢原图作者)

01

胡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誉为“民国第一美女”。

看过她照片或视频的人,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论长相她比不过同是电影明星的王晓棠、王丹凤、秦怡等人。

也有人认为该称号落在胡蝶身上实至名归:她肌肤白皙,柳眉细长,梨涡浅笑,丹凤眼撩人心魄,从上到下长得珠圆玉润风姿绰约。

除了天生一副好皮囊,胡蝶还有十分有趣的灵魂。

民国第一美女 胡蝶(民国第一美女胡蝶)(2)

作家张恨水赞美她说,“她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女儿之态,性格深沉,机警爽利。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胡蝶本就天生丽质,再加上头脑清醒、通透、灵活,这样的女人无论从事各行各业,想必都不会逊色。

360行中,热爱艺术的胡蝶唯独对演员这个行业热爱有加。

原名胡瑞华的她,16岁化名胡蝶,过五关斩六将考上中华电影学校;17岁开始参演处女作影片《战功》;23岁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24岁主演中国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啼笑因缘》…

民国第一美女 胡蝶(民国第一美女胡蝶)(3)

在四十年的演员生涯中,她主演近百部电影,三度被封为“电影皇后”。她还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出国访问的女明星。

数据不会骗人。作为演员,胡蝶是实打实的大明星,她的电影人生真的是多姿多彩、灿烂无比。

02

清代著名学者李渔曾说:“女人有态,三分漂亮可增至七分。”

三毛曾说:“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站在人群中,胡蝶显得很吸睛,一看就是那种特别“有态”、“有气质”的女人。这当然跟她的原生家庭和后天努力不可分割。

1908年,胡蝶出生在上海,父亲胡少贡在京奉铁路上是个不大不小的官。

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胡蝶先后在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地生活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俗,锻炼了她的包容性,拓展了她的视野,培养了她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作为家中独女,胡蝶自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母亲的知书达礼,父亲的乐观幽默,在胡蝶内心深处一一打下烙印。

民国第一美女 胡蝶(民国第一美女胡蝶)(4)

生活中,她注重内在修养,为人乐观、稳重、友善;时尚触角灵敏,私服穿搭跟现在的时尚博主有的一拼。

事业上,她爱岗敬业,为拍好戏学会了开车和骑马,专门向梅兰芳学习京剧和普通话,演戏配音时在录音棚一呆就是七个小时。

这样还不成功,着实是天理难容了。

胡蝶的成功,都是她应得的。

03

俗话说:心态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若没有强大通透的心态,很容易造成要么一潭死水,要么踌躇满志,或者更糟糕的凄凉结局。

身为大美女大明星的胡蝶,在漫漫人生路上,也曾遇到过一道又一道磨难。

17岁那年,胡蝶在拍摄《秋扇怨》时认识了风流倜傥又体贴入微的初恋林雪怀。为爱痴狂的她,在家人不看好的情况下,毅然嫁他为妻。

婚后,林雪怀渣男的面目日益暴露无遗。他志大才疏,做啥啥不成不说,还用胡蝶的钱在外鬼混。更为可恶的是,他道听途说,把“不守妇道”的帽子扣到胡蝶头上,还扬言要休妻。

在那个比较保守的年代,一纸休书对于一个女人的影响肉眼可见的充满了侮辱。哪怕是女明星,也不例外。

33岁那年,人在香港的胡蝶,遭遇了香港沦陷的局面。日本人想利用胡蝶的名气宣扬“中日友善”的假象,于是盛情邀请她出演《胡蝶游东京》。

如果应了,卖国贼无疑,必将被国人唾弃;如果不应,一家老小性命堪忧。

35岁那年,因急于寻找丢失的三十箱财产,胡蝶辗转认识了特务头子戴笠。早就对胡蝶心生爱慕的他,当即表态答应帮她找回丢失的箱子。

当确定无法找回时,他不惜花费重金,按照列出的单子,原样买回了丢失的物品给胡蝶“交差”。从戴笠手中收到朝思暮想的珍贵物品,胡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她当时或许不知道,命运中的每一种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此后,有老公有孩子的她,被戴笠幽禁在重庆三年。

04

这些不幸,放在一般人身上,也许早就陷入崩溃边缘,一蹶不振了(譬如说,同时期因“人言可畏”轻生的明星阮玲玉)

内心强大的人才能抵挡社会的摧残。

胡蝶,这个看似温柔典雅的女人,骨子里却流淌着韧性和乐观的血液。

被林雪怀这个渣男欺负时,她最终认清了他的真面目,并在父亲的帮助下,找了上海滩最棒的律师,打赢了这场离婚官司,妥妥地给了渣男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离婚后,胡蝶一边如火如荼地开展她的演艺事业,一边和踏实、上进又风度翩翩的洋行职员潘有声谈起了恋爱。

她这次的恋爱对象,得到了父亲的赞赏。1935年,27岁的胡蝶与潘有声喜结连理。婚后,她过上了平静美好的家庭生活,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如果不是香港沦陷,胡蝶和潘有声应该会白头偕老地过下去。只是,历史不允许假设。1941年,香港沦陷了,滞留在港的胡蝶一家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考验。

日本人要她出演《胡蝶游东京》。胡蝶自然是不肯的。

老年的胡蝶说过这样一段话:

“现在我已年近八十,心如止水,以我的年龄也算得高寿了,但仍感到人的一生其实是很短暂的,对于个人生活琐事,虽有讹传,也不必过于计较,紧要的是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

为了躲避日本人,她假装怀孕,火速和家人逃离香港,前往目的地重庆。临行前,胡蝶将自己半生的积蓄打包成30个箱子,托好友运回内地。

生逢乱世,风云莫测,那30个箱子不幸丢失了。半生的积蓄,岂能等闲视之,胡蝶急切地托人找寻丢失的箱子。就这样,胡蝶认识了特务头子戴笠,并在已婚的情况下,被对方幽禁了三年。

她并不爱戴笠,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己高大帅气情投意合的丈夫潘有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幽禁的日子里,为了保全丈夫和孩子,胡蝶选择了隐忍,等待着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05

樱桃小丸子说,“只要活着就能遇到好事”。

1946年3月17日,戴笠突然死于空难。

戴笠去世后,胡蝶果断逃离重庆,回到了丈夫潘有声身边。她惊喜发现,原来潘有声也一直在等待着自己。

后来,两人再次来到香港,一个做“蝴蝶牌”热水瓶生意,一个潜心于电影拍摄。52岁那年,胡蝶凭借电影《后门》里“徐太太”一角,荣膺“亚洲影后”称号。

1975年,67岁的胡蝶化名“潘宝娟”移居加拿大,隐姓埋名居住在一座海滨大厦的25层。

她说,“退出电影的舞台,但未退出生活,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也得要演好我的角色。”

身为普通人的年月里,胡蝶把日常生活过得美好而充实,约好姐妹打打麻将,聚聚餐,到海边散散步,喂喂鸽子,怡然自得间,生命的琴弦也到了戛然而止的时刻。

1989年,81岁的胡蝶因病离世,临终前,她只留下简简单单又禅意无限的六个字:胡蝶要飞走了。

纵观胡蝶的一生,当过大明星,也做过小女人;能够享受繁华,亦能够甘于平凡。

她的强大、乐观、随遇而安,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姜燕妮,早上5:20起床写作,每天至少写3000字,每周坚持读2本书。白天职场打拼,晚上带娃看书。用文字点亮生活,天天都是好日子。愿岁月悠长,你我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