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沈阳中街中段、头条胡同和官局子胡同区域间的中央里,绝对是古老中街上的年轻文化旅游景区。走进中央里,人们会发现,这里是完全不同于繁华中街的另外一个世界: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目之所及都是沈阳历史,尽显满族风情。在这里,沈阳老胡同的精气神儿体现得淋漓尽致。昨日,记者的“中央里一日游”就在这浓郁的民俗风情中开始了。

沈阳有个地方叫西安 沈阳有个地方叫(1)

“中央里”名字大有来头

来到沈河区北中街路123号附近,记者首先对写着“中央里”三个大字的牌坊产生兴趣。文化学者、中央里文化旅游景区文化顾问冯述告诉记者,1957年,沈阳市进行首次行政区划调整,将中央路中段以北的贾记头条、二条、三条胡同、广生堂胡同及东顺城街的一部分连成片区,统称中央里。

沈阳有个地方叫西安 沈阳有个地方叫(2)

“这里半个多世纪前就叫这个名了,但不被百姓熟知。2019年初,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盛京皇城5A级文化旅游景区和中街打造全国高品位步行街的发展战略,中央里文化旅游景区是沈阳市盛京皇城综合保护利用改造提升重点工程之一。”冯述介绍,项目的三大功能定位是盛京满族民俗文化体验中心、沈阳餐饮美食品鉴中心、文商旅融合示范中心。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已完工,2020年9月25日与中街升级改造同步开街营业;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园区所有内装、功能提升、绿化亮化改造力争9月底竣工。

沈阳有个地方叫西安 沈阳有个地方叫(3)

细节刻录沈阳独特印记

走进中央里,记者发现处处都有属于沈阳的独特历史文化印记。因盛京才子缪润绂在此地义结“芝兰诗社”而命名的“芝兰台”;以邓公井遗址为依托,为缅怀盛京皇城建造者邓公池而修建的邓公井;展示着海东青标本、清末马车、玛哈噶喇金佛的衔珠阁等文化载体,无不透露着设计者彰显沈阳历史文化底蕴的精巧心思。

在旮旯院的满族民俗博物馆内,记者看到窗边有个小洞。据介绍,过去满族人家会在门边的窗户上留一个小洞,供猫狗出入,博物馆的这个细节就是复原了满族习俗。

目前,满族民间婚礼展演正在筹备中,计划今年十一与游客见面。为了这个演出能够展示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冯述等人专程前往丹东市宽甸县青山沟,与满族民间艺术团的农民演员们深入沟通,希望为观众展示一场沉浸式、体验式演出,讲好满族故事、讲好盛京皇城故事,用故事活化资源。

沈阳有个地方叫西安 沈阳有个地方叫(4)

用文化为老胡同注入灵魂

“我出生在沈阳的老胡同内,对老胡同有着很深的情感。如果说街道是沈阳的动脉,胡同就是毛细血管,这里藏着沈阳老百姓的故事和生活。”冯述说,中央里注重挖掘盛京皇城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艺文化精髓,用文化赋予老胡同活的灵魂,孕育出特色街区强大吸引力、生命力和竞争力。

中央里二期将整合头条、官局子胡同百年历史文化街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全天候、一站式美食娱乐新天地,着力推进文创、旅游、美食等业态提升。

中街商会会长、中央里项目主要投资人、荟华楼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斌表示,中央里是沈城首家以37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胡同为载体改造的城市旅游休闲美食文化街区,未来必将成为沈阳文化新地标和崭新的文化旅游名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搏 (图片由中央里提供)

编辑 王沛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