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记者 刘思宁 通讯员 李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科力尔公司前景?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科力尔公司前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科力尔公司前景

永州日报记者 刘思宁 通讯员 李伟

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2年4月,从祁阳黎家坪镇一个小小的集体企业起步,通过民营化改制逐步发展,2017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首发上市,是永州市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电机及驱控系统研发和制造企业之一,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4000人,产品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科力尔集团能够从偏僻的内地小镇,发展为国内乃至全球同行业的翘楚,得益于创新驱动。

打破地域限制 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科力尔集团位于祁阳市黎家坪镇,各方面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特别是在高素质人才、市场开拓、信息和配套环境等,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为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科力尔实施了“走出去”发展战略。公司于2006年在深圳市福田区设立了深圳营销中心,大大加强了与国内外客户的联系和沟通,相继开拓了世界500强的通用电气、伊莱克斯、惠而浦、阿瑟力克、松下等国际知名的家电集团客户。

在与世界顶尖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后,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技术性能和品质保证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导致新项目研发进度缓慢、样品研发出来后多次送客户都检测不合格,公司研发队伍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市场开拓。考虑到深圳是国内高素质研发人才的聚集地,公司于2009年在深圳建立了研发中心,招聘高素质研发人才,专门解决现有产品的关键技术难题和研发高性能的微特电机。在深圳研发中心和深圳营销中心两个龙头的拉动下,公司得到了全方位的进步和发展,彻底解决了地理位置和高素质人才的制约。

人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主体,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是体现在人才优势上。2019年,聂鹏举接任科力尔第二任董事长以后,(上接第一版)大力推行人才发展战略。从2019年2月底成立科力尔集团深圳运营中心开始,8个月内引入了60多名高端研发人员,组建了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编码器、直流无刷电机、精密泵五大研发团队,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突破“卡脖子”技术 打破国外的垄断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给工业自动化行业带来了快速发展机遇。科力尔集团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从2015年开始研发伺服电机,2018年伺服电机开始逐步推向市场。2020年公司成功研发出集伺服电机、驱动器、编码器于一体的新一代高性能V6伺服系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掌握了驱控技术的核心算法,产品性能达到日系同类产品的水平,打破了国外在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领域核心部件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设备解决方案供应商,近几年被美国制裁,深受芯片等“卡脖子”技术的“切肤之痛”,正大力推动国产替代,科力尔的V6伺服系统推出市场后,华为就给予了极大关注,主动与公司联系送样进行测试,并与科力尔研发团队一起就测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探讨研究,在经过多次调试和检测后,完全达到了华为从日本采购的伺服系统的性能,科力尔于6月9日正式成为了华为的供应商,实现了进口替代。

进入2021年6月以来,科力尔的V6伺服系统以性能优越、运行平稳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喜报频频:6月9日成为华为的正式供应商后,6月25日在苹果手机生产和检测设备市场取得重大突破,7月14日步进电机获得了安防第一品牌海康威视的批量订单……而科力尔股票价格近期也是闻风而动、持续大涨。

以质取胜 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科力尔集团罩极电机的产销量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罩极电机事业部分管技术品质的副总经理曾利刚是2002年大学毕业就加盟科力尔公司,他说:“科力尔的技术创新战略调整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公司正大力拓展欧美市场,那时候公司产品的性能与欧美客户的要求相差较远,有一些技术要求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导致样品连续送了几次都不合格。”

“在解决具体技术难题时,研发人员对每一个问题都要准备几套方案,通过不断地试验验证来修改完善技术方案,最终经过大家的持续努力,公司产品的性能逐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电机的低噪音、长寿命、运行稳定性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在全球市场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曾利刚说,国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科力尔研发和创新的目标,科力尔的贯流风机、串激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等产品一直在往这个方向一步一步持续努力创新。

公司大力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际标准严控公司产品质量,公司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质量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高性价比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深得全球客户的信赖。2020年公司年产各类电机600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出口创汇8000多万美元,每年上缴税金6000多万元,为永州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