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注定平庸?

油腻、嘈杂、小本小利的猪肉摊后面,曾经考入北大的状元陆步轩,正挥洒着汗水卖猪肉,如同当年挥洒着汗水备战高考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当年一战成名,如今却日复一日干着一个不“体面”的活——屠夫、卖猪肉的。

当年北大状元陆步轩在34岁时被迫操刀卖起了猪肉,媒体将他曝光后,引起万人嘲讽。

如今陆步轩手下有5000员工,身家百亿(企业名称:壹号土猪),还写了一本《屠夫看世界》。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1)

这样的反转再反转,让人感慨万千,同时也免不了好奇,曾经的高考状元,现在都怎么样了?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2)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曾发布的《201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1952~2015年中国大陆16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展开了追踪调查。

整体而言,状元毕业进入职场后,成为世界和两岸各行业“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偏少,在学术界、专业技术领域就职的状元职业成就较高。

中科院曾经爆出震惊调查:30年1000余名状元下场悲惨,其实高考状元的命运没有吃瓜群众认为的那么糟糕,他们依然比大部分人更优秀,只是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顶尖人物罢了。

既然高考能成为TOP1的人,为什么进入社会后没能依然是光鲜亮丽的TOP1呢?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学副教授刘澜在一次分享中谈到一个观点:高考状元注定平庸。

刘澜教授认为,高考状元以为过去在学校里的成功经验可以用在今后,于是就死在了过去的成功里。

学校教育教的很多东西只适用于学校考试,但它不适用于社会。高考状元在学校里很聪明,但到了社会,他们没能拥有社会需要的聪明,他们不擅长这个,所以高考状元注定平庸。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3)

学校教育的这4大危害让孩子沦为平庸

学校教育把一个孩子教成了高考状元,但为什么最后无法教会孩子如何去在社会中生存呢?刘澜教授讲到了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四大危害:

1.寻求标准答案

学校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就是我们去寻求标准答案。

弯的是月牙,圆的是月亮,这就是标准答案,这样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孩子,也扼杀了更多的可能性。

2.学校教育是分科的

学校教育是分科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对我们的危害是什么呢?在工作的时候,要解决问题,但问题是不分科的,是要运用各个综合知识解决它

但是我们在学校里学科导向的学习,到了工作上很难转化成问题导向的学习,这也是学校教育给我们的第二个危害。

3.碎片化的学习

分了科之后,学生这里学一些碎片,那学一些碎片,很多学科背后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底层模式,有一些跨学科的思维模式,但是学生没有学到它。

就算是在一个学科里面,学到的也是好多碎片。就拿语文举例,语文这个学科学到的是什么呢?从这个人这儿选一篇范文,那个人那选一篇范儿,给一大堆碎片,你并没有学到真正的好文章的几种模式是什么。

4.不让从经验中学习

学校教育让学生从书本上学,老师不会问你这周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东西,这叫从经验中学。

但是我们现在在社会上,我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从经验中学习,我们当然要从书本中学习,但是即使你不从书本中学习,如果你能够从经验中学习,那么你也是在学习。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4)

我有一个朋友是华师大教授,他说孩子的兴趣应该从小培养,否则高考结束了,分是够了,但不知道选什么专业,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将来要做什么?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能系统地学习到很多知识体系,但它的缺陷和不足,需要通识教育来互补。

1.当学校教育讲究标准答案的时候,通识教育在寻求参考答案。

不想被标准答案束缚?那就来寻求参考答案。寻求什么参考答案呢?寻求经典的参考答案。

刘澜教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脑子里拥有的知识可以看作是对世界的地图,有的人脑子里拥有的是一个比较准确的地图,比较好用的地图。有的人拥有的是一个不太好用的地图,为了让我们脑子里的地图更准确、更管用,我们要去学习,看看其他人有没有更好的地图。

但是你要注意,只有一张地图是危害的,比如说你开车用一个地图,走路用另一张地图。但是学校教育告诉我们,有一张标准的地图在那里,而且他们不承认那是地图,而是告诉你世界就是那样的。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破除它,我们要寻求经典的参考答案。

7岁的小奕仰,在第一次看完ahaschool的宇宙课后,被打开了一扇通向天文世界的窗,萌生了很多问题:

科学家们发现宇宙以外的世界了吗?彗星有卫星吗?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在课程结束后,小奕仰主动完成课后练习,得不到解答的问题,就主动去找资料、找答案。

在通识教育的课堂,没有特定的标准答案,更多的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打开自我探索之门。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5)

2.通识教育里,没有分科,所有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

ahaschool有个6岁半的小粉丝梓昂,第一次接触在线通识教育课堂,在看完《十万少年漫游十大博物馆》时,看到视频里国家博物馆的介绍,梓昂爱上了中国的历史,还自发地读完了一套历史书;

在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纪录片,他爱上了希腊神话、古埃及、古罗马的文明;

看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介绍,他知道了达芬奇、维米尔等大师的故事,还爱上了画画;

看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他学到了很多昆虫、鸟类知识。

随着不断学习,梓昂变得越来越自信,他会告诉同学熊猫为什么会有6个脚趾、蒙娜丽莎是一个怎样神秘的人物、大师达芬奇的成长经历。

耶鲁前校长理查得·雷文所说:“如果我们把学生仅仅训练成一个所谓的在某领域的专才,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

在梓昂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语文、数学、历史、自然课程之分,不同的知识领域,都能融会贯通,通识教育打破学科壁垒,给了孩子学习的广度。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6)

3.学校教育碎片化学习,通识教育模式化学习

学校教育带来的碎片化学习,让学生无法掌握学科背后的底层思维模式。那么通识教育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模式化学习,当你精通了某个知识、某个领域的底层思维模式,那么就能迁移到其他领域,触类旁通。

一年级的骏伟小朋友,在上完ahaschool的魔方课之后,顿时着了迷一样爱上了魔方,还参加了学校的魔方比赛,成为了唯一一个进入十强的一年级小朋友,让人刮目相看!

随后带来的改变更是让老师和家长惊讶,骏伟爱上魔方之后,整个人的潜能爆发了,学会了独立思考,用多角度来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成长和蜕变在悄然中发生。

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学透了某个技能,某门课之后,其实他是掌握了这个课的底层思维模式,并且将学到的模式迁移到学习、生活中,思维方式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这是最本质的蜕变。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7)

4.学校教育从课本中学习,通识教育从经验中学习

学校教育受课纲和课标的限制,不得不以课本教学为主。

通识教育则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带来更落地经验参考。

10岁的佳奥小朋友,在上完ahaschool的科学实验课后,发现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佳奥在家里自己动手琢磨一些科学小实验,比如用塑料纸在头上摩擦生电、自制泡泡机。

通过在家DIY各种小实验,佳奥不仅懂了很多化学、物理科学常识,还在探索中get了很多平时忽略的生活小常识,而这些,从来没被写进课本里。

通识教育,能让我们重新反思和回归我们生活的环境,从经验中学习知识。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8)

写在最后:

高考状元的成功公式是=努力 天赋,而踏入社会后,行业领袖或是顶尖领域的顶尖领袖,他们成功的公式是=确定性*不确定性。

所以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出努力有天赋的状元,但无法培养出可以拥抱不确定性的领袖,这需要后天通识教育的培养。

通识教育,就是给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并且把学生的最大潜能,一步一步激发出来。

通识教育最终达成的目的,是培养能够应对未来复杂世界挑战的少年:既有知识广度,又有学习深度,既能跨学科思考,又能解决问题,既要开放协作,又要自我突破,拥抱更多的不确定性。

正如ahaschool少年能力评估体系,未来,我们的少年必须融汇这七大能力:心智自立、广阔视野、数理工程、艺术修养、多元思维、沟通协作、解决问题。

通识教育优点和缺点(带你了解新的通识教育)(9)

最后,ahaschool想对大家说:世界能如此精彩纷呈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释放你内心真我的力量,你将成为自己人生的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