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花胶是鱼鳔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制作而成的。今天就来说说这个制作过程,让大家从源头开始了解花胶,增强对花胶真假的辨识能力。

鱼鳔并不像你相像中的那么好取

你们千万不要以为取鱼鳔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然后鱼鳔掏出来就OK了......那是野蛮人的做法,业内的做法比较文艺,是要取完整的。不完整的花胶,是会大大降低它的收藏价值的,所以很多昂贵的鱼花胶都是由老手来取鱼鳔,这是一个非常小心翼翼而且耗时的细致工作。

如何快速识别正宗的花胶:你首先要了解花胶的制作全过程(1)

有些花胶的特殊标记和特征是怎么来的

有没有经常发现一些花胶有“须”的?还有“尾巴”、“出水花”、“法令纹”、“舌胸”、“筋”、“耳朵”。这些都跟鱼鳔在鱼的肚子里的时候,跟鱼肚内各种脏器的链接方式和位置等有关系,不同的鱼长相不一样,同理,不同的鱼的鱼鳔的长相也不一样。

如果你不了解这种鱼鳔的一些一不小心就会断掉的东西都埋在满是肉、骨头、脂肪、肠胃的鱼肚里的哪个地方,而暴力掏取的话,可能就会造成六耳赤嘴没了“猴耳”、北海大耳没了“大耳”、西洋斗湖没了“尾巴”、本港赤嘴没了“出水花”、蜘蛛胶没了“触须”,等等等等。

如何快速识别正宗的花胶:你首先要了解花胶的制作全过程(2)

鱼鳔要怎么弄成花胶

鱼鳔做成花胶的意义之一,是可以让我们吃到来自遥远海域的鱼鳔,而且能保持它们的效用,因为鱼胶的形成和保持原理类似于琥珀。

最原始的古法加工里,鱼鳔要先清除干净脂肪、血管、骨头和肉,然后剪开鱼鳔,撕掉内外膜,放在架子上,定型,风吹日晒,同时防雨水和蚊虫,在晾晒的日子里(一般要3到5天),工人要不断用油布擦拭鱼胶渗出来的鱼油,慢慢的鱼鳔就会脱水脱油变成花胶。

这是古人为了让鱼鳔能长时间存放和更容易消化吸收,而经历数千年不断改进加工手法,最后演化而来的经典做法,现在国内外不少产地商对花胶加工的方法方式也是基于这个基础。

如何快速识别正宗的花胶:你首先要了解花胶的制作全过程(3)

近几十年花胶的主要造假手段

一、外形加工

由于鱼鳔可塑性高,很多鱼鳔彼此长得很像,就导致不少厂家会用低价花胶加工成高价花胶的样子然后高价出售。

二、药水花胶

花胶有腥味,有些品种腥味特别重,有些人不懂得去腥,吃了受不了就要退货。有些花胶则颜色比较深(比如冰岛鳕鱼胶)不好看。有些商家为了降低退货率和提高购买力,会在花胶加工过程添加双氧水以去腥和漂白,并由此催生出了专门负责洗花胶的加工商。

如何快速识别正宗的花胶:你首先要了解花胶的制作全过程(4)

经常被忽略的“花胶干度”

我们买花胶,当然希望卖家给我们发的花胶是足干的,毕竟谁都不喜欢买来的花胶不够干,这样的花胶不仅容易长虫长霉,而且还会使我们花了点冤枉钱。有些商家则擅于通过降低干度来降低成本,从而在售价上比同行显得更有优势,而花胶的干度,又是一种非常难以通过手和声音感觉出来的存在。

如何快速识别正宗的花胶:你首先要了解花胶的制作全过程(5)

关于花胶的价格

品种、产地、大小、干度、花胶完整度、公母、胶龄、加工手法,这些因素只要有一个不一样,就会影响花胶的价格,进口花胶还有一个美金汇率影响的问题。所以买花胶,千万不要一味地比价、图便宜,否则你会大概率的买到做过手脚的花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