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满族人么(郭沫若是宁化客家人的后裔)(1)

现代文化巨匠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是福建移来的,原籍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据考证郭沫若祖先原居福建宁化县龙上下里七都,即今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据郭老自述:“吾家原籍福建,百五十八年前由闽迁蜀,世居乐山铜河沙湾镇。”此话出自郭老作于1939年其父去世时的《先考膏如府君行述》一文,如此可知,郭沫若祖先应于1781年,即清乾隆四十六年自宁化迁四川。此时,正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潮的后期。根据孙晓芬在《四川的客家文化》一书中说,现在四川定居的客家人有200余万,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客家移居四川的人数,占当时总移民数的第二位。据宁化族谱记载,宁化直接迁四川的有20余姓,其中,仅方田大罗村的余姓,迁居四川的便有30余户之多。而从客家迁居闽西、梅州等地区再迁四川的应占当今四川客家人的多数。

据大埔《郭氏族谱》记载,郭子仪的第十四世福安,原居华州(陕西省境)。宋时,以军镇福建龙岩,徙居宁化石壁村。泉州师专王维宣函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郭沫若祖先郭有元做苎麻生意到四川,在乾隆末、嘉庆初迁居四川嘉定乐山县沙湾镇。郭氏字辈排列是:“鸿延寿显元,永志有承贤;明朝开宗远,英良虎少全”四句二十字,入川始祖郭有元是“有”字辈,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有”到“开”,上下六辈,郭老说的百五十八年前由闽迁蜀”,正符合五至六代的一般计算时间。

郭沫若是满族人么(郭沫若是宁化客家人的后裔)(2)

郭沫若对祖居地为宁化是正确无误的。其族弟郭开宇则说的更具体:“我们曾祖父郭贤惠讲,先辈由福建来四川,开始是做苎麻生意,从福建宁化采集野生苎麻,跟着入川的马帮,到了现在的牛华镇,牛华是盐井林立,盛产食盐的地方,苎麻用于盐业生产中缠扎卤水筒用。后来也运麻布来卖。”(据丘铸昌《郭沫若先祖是宁化客家人》载《三明日报》2001.11.6)

郭沫若思念祖地,还亲自为宁化题署“宁化县影剧院”院名。2000年11月22日,郭沫若二女儿、北京中源经济技术发展中心总经理郭庶英专程到宁化考察、观光。她在宁化三天,曾三次晋谒石壁客家公祠,在玉屏堂内,虔诚地拜谒郭氏祖灵。她对记者说:“这次专程前来参加石壁客家祖地的祭祖大典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想到“路溢林深苔滑'宁化,变化这么大,客家祖地的人民勤奋朴实、热情好客,颇有中原遗风,昨天晚上在我慈父笔题写的宁化县影剧院内观看到那场大型客家民俗歌舞‘祖地情’,晚会品味很高,挺鼓舞人心的。”

郭沫若是满族人么(郭沫若是宁化客家人的后裔)(3)

郭沫若是满族人么(郭沫若是宁化客家人的后裔)(4)

来源/宁化县客家工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