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凯

名人的自传大多是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甚至是整部书;可有些名人的自传却是独辟蹊径,写得既精短又诙谐,充满了睿智,读来不仅让人捧腹大笑,更给人以诸多教育和启迪,令人钦佩不已!

老舍不仅是位文学大家,还是一位幽默大师。中年时他写过一份自传:“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三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诗,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成,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以朴实、幽默的笔调,把自己的成长历程、爱好、家庭状况等一一道出,如同一位长者坐在读者面前娓娓道来,妙趣横生而又不失庄重,真乃语言大家也!

启功经典语录大全(睿智多趣的名人短自传)(1)

著名漫画家方成的自传也很有意思:“方成,不知何许人也。原籍广东省中山县,但生在北京,说一口北京话。自谓姓方,但其父其子都是姓孙的。非学画者,而以画为业,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宣读论文是在中国化学会。终身从事政治讽刺画,因不关心政治屡受批评。”句句都似矛盾,而幽默情趣也就隐藏在这一系列的“矛盾”中了,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且拍案叫绝!

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启功,晚年曾写过一份72字的自传,拟作为个人的墓志铭。这份国内独一无二的自传不仅语言诙谐,且心志高远,将启功先生淡泊名利、洒脱自如的人生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子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自传则是个性突出,别具一格:“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生于1952年2月21日。孕胎期娘并未梦星月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什么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论辈哪能显发达贵?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几年,年年返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做编辑;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提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说,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语句工整,谦和朴实。寥寥数行,读者眼前便立起了一“但凭攀登莫问高”的高大形象。

诗书画俱佳的一代“鬼才”黄永玉曾在《我是黄永玉》一文中给自己画像:“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双眼茫茫,早就歇手;喊号吹哨,顶书过河,气力既衰,自觉下台。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涎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如此自传,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展颜之余,不禁让人发出一句赞叹:真是语言健将!

著名女作家琼瑶的自传这样写道:“籍贯湖南,体重49公斤,1938年4月20日生,属虎,O型血,不抽烟,不喝酒,不爱运动。最爱紫色,最爱冬季,最喜深夜,最爱吃柳丁。怪癖是不爱被陌生人拍照。基本个性——好胜,不服输,别人认为我做不到的事,我一定要试试。”言简意赅而内涵丰富,作者的宏观概括能力可见一斑。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自传极为另类,写着“我,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语句铿锵,朗然上口,如将军本人的性格——刚烈、爽直。读其传,让人顿生景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