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十年,又称十年建设,是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从1927年4月18日定都南京,到1937年11月20日迁都重庆期间的中国1930年代。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结束后,中国国民党领导国民政府。国民党学者薛光前称,这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一段罕有的短暂盛世,各方面建设发展被誉为“黄金十年”。从1929年到1941年期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9%,人均GDP年增长率为1.8%。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1)

经济增长达到旧中国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

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使用度量衡制和国际标准接轨。当时中国针织、丝织、染织、印染、毛纺织等轻工业发展长足,产生了一批新兴行业,如电器用具工业、电机工业、染料工业、酒精工业、酸碱工业等等。

1931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业成长率平均高达9.3%。虽有内忧外患,中国经济还是得到长足发展,不计东北,全国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社会经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936年,中国工农业产值达近代以来最高水准,其他各项现代化制度也都初具雏形。造就“黄金十年”,主要是靠机制面粉业、纺织业、火柴业这三大行业以两位数水准高速增长,而当时对国家强大更具重大作用的钢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发展较慢。实际上,当时中国处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过渡阶段,占中国当时GDP很大比重还是靠庞大农业人口进行农业和手工业,中国现代工业仅占GDP一成左右。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2)

193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上,蒋提出要将国民经济中心逐渐西移。1935年10月10日,蒋发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文告。11月,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6月,国民经济建设委员会成立。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据统计,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已增加到306.12亿元,其中工矿业总产值约为106.8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5%;农业总产值为199.2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5%。工矿业产值上升,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标志之一。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决定在召开全国财政会议之前,先行召开全国经济会议,企图通过两会来确立财政体制和制定各项财政经济政策。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3)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

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审计法,规定审计职权和审计方式。是年中国海关收入约为关平银8,233.2万两,比1927年增加关平银1,359.7万两。

中国征收货物统税,在实行关税上力争自主:1928年到1934年,先后和外国政府多次谈判,通过四次关税改革,使海关关税大为提高,显著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大大改善十年建国初期财政紧绌劣势。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4)

1927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19条,规定“中央银行为特许国家银行,在国内为最高之金融机关,由国家集资经营之”,并设筹备处于上海。1928年10月8日,国民政府修订《中央银行条例》为20条,由国民政府拨款2,000万元。11月1日,中央银行成立,总行设于上海。

1928年,前身为清政府大清银行之中国银行有资本2,000万元,国民政府将其总管理处由北京迁往上海时,即修改其银行条例,将资本额定为2,500万元。新增之500万元就是强加入之“官股”。交通银行有资本1,000万元,国民政府将其总行由北京迁往上海时,即颁布该银行条例,将资本额定为1,200万元。交易银行原有资本1,000万元,新增之200万元也是强加入之“官股”[6]:736。实际上,国民政府只交100万元。中央银行之设立,取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在北京政府统治时期曾经享有代理国库之特权。国民政府国家资本渗透到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国民政府又将中国银行改组成特许国际汇兑银行。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5)

1933年,为挽救国民政府财政窘迫之情况下,孔祥熙受命接任中央银行总裁及财政部长。孔与蒋、宋在武汉开会密商,决定对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增资组,提高中央银行地位。

铁路建设

1928年,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主管全国铁路建设事业。1929年1月,铁道部长孙科提出《庚款筑路计划》,拟6年中从庚子赔款和关税中集资4亿余元,修建铁路4,000余公里。

1931年,国民政府拟订《十年工业计划》。全国国有铁路13,960公里,其中约40%在东北。除外国直接经营者外,中国自营有9,594公里,其中1,718公里即约18%在东北,“九一八”事变后全部沦入日本之手。

政治、外交及司法

黄金十年期间,国民政府依据孙文所创之建国大纲实施“训政”,以培养国民施行宪政等能力,实为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1928年10月,蒋介石发表训政时期施政宣言;成立法制局;设置外交研究委员会,研究废止不平等条约之步骤。11月,制定国玺;实施禁烟。1931年6月,国民政府制定《训政时期约法》,确立以党领政的政治体制。1936年,国民政府制定宪法草案(五五宪草),准备召开制宪国民大会,实行宪政,结束党治,还政于民。面对日本进逼,蒋定下“攘外亦须安内”之国策,旨在外交抗日与国共内战同时并行。国民政府无强大经济与武力,积极争取西方奥援,力图避免对日全面开战。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制宪国民大会至1946年才召开。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6)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1934年2月,蒋在江西期间,鉴于近代中国之积弱在于道德之堕落,与人心之萎靡不振,欲复兴民族非有一划时代之新生活运动,不足以转移社会风气。乃于2月19日于南昌各界扩大纪念周上,宣布发起新生活运动,以为救国建国之南针。以礼、义、廉、耻为基本精神,竭力做到“整齐、清洁、迅速、确实”四标准,恢复旧道德,实践新生活。

国民政府藉外交手段逐一收回一些租界和外国在华享有特权。《中华民国刑法》、《中华民国民法》、《中华民国行政诉讼法》等基本大法相继颁布,司法体系渐趋完备。立法对抗毒品交易以提高工农业生产。

教育

南京十年这段时间,国民政府首重教育,开始订定学校设备与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乡村重建,办学校、设医院,致力扫除文盲。国民教育也有了长足进步;国语作为标准语言得到推广。

1927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蔡元培、李石曾参与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乘机提出设立国家科研机构。4月17日,李石曾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提议“设中央研究院”,随即通过,指定李石曾、蔡元培和张静江共同起草中央研究院组织法。

国民政府除发展各级教育外,亦派学生出国留学。1929年,教育部相继颁布《普给留学证书规程》及《中央派遣留学生管理章程》,详细规定留学资格,并成立中央训练部留学生管理委员会,加强管理留学教育。

1932年10月,教育部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规定幼稚园招收4至6岁幼儿,接受音乐、故事、儿歌、游戏、常识等简单教育,使儿童快乐健康发展。1932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小学法》。1933年3月,教育部依据此法令颁布《小学教程》,初等教育服走上轨道。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7)

截至1934年,全国曾经或正在民众学校及识字学校接受扫盲教育的为685万人,占全国2亿文盲3.4%。初等教育由1929年百分之17就学率,增至1936年百分之43。

国防军事

蒋招来了一批德国顾问,把他的军队锻炼成强有力的作战工具。军人学会了鹅步以及德国步枪及大炮的使用方法。陆军内部有一批近卫部队,其中包括黄埔军校的原有集团。军校青年学生多半已在早期革命战争中死亡,但活着的人忠实于国民党和蒋,并且把他当作新中国的象征。此外蒋周围聚集了一批高级军官,他们过去也同蒋一样受过军阀教育,他们是不属于任何坚固的团体,他们指挥过蒋所要打的许多战役,但蒋给予他自己训练出来的年轻人的情爱和信任,他们从没有得到过。蒋的军队是中国空前最强的部队。

自1929年至1937年,他从没有一年不进行内战。他的力量的根据地是长江下游,他的四周都是些军阀统制省份。这些军阀有时个别地,有时联合起来对他统治权挑战,而他逐个逐个地不是收买过来,就是加以消灭。他渐渐把华中推广远至三峡都在他掌握之下,直至日本进攻之时,黄河以南的全中国都承认他是主人。”南京十年期间,中国持续动乱,外患不绝,内战频仍。1930年曾爆发中原大战,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等联合发兵,与蒋介石大战,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30万人,死伤超过30万人,战火蔓延到河南、河北、湖南、湖北诸省。军费浩大,占了预算的40%以上。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8)

中原大战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件,东北军面对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被日本关东军所占领。1934年10月11日,蒋到孝义视察军用化学新厂。10月24日,蒋由济南飞抵北平,先后视察紫禁城等地工事。11月3日,蒋在怀仁堂召集全体军官训话后,从西直门坐火车前往居庸关。过长城后,蒋继续向北,经过宣化、张家口,抵达张北。

1935年3月至4月,蒋亲自坐镇贵阳,借王家烈剿匪大败之机,断然改造贵州政局。5月,蒋又前往昆明与龙云商谈融洽,凭吊南明永历皇帝。9月27日,蒋改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10月25日,蒋回到溪口。

尾声

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轻易拿下中国东北地区,中国失去东北的工业,使得当年国民生产总值倒退。另外还发生闽变,又有第一次国共内战,最后还发生西安事变。

在此期间重工业成长有限。钢铁工业的甚至出现了倒退,1927年,全国钢产量是3万吨。1890年建设的汉阳钢铁厂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年钢产量稳定在5万吨,该厂于1925年停止生产,国民政府统治十余年间始终没有恢复生产。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与日本重工业的差距越来越大。从1931年到1937年,中国生铁产量仅从43.7万吨增长到47.1万吨,机械制造业就更不用说,虽然江南造船厂早在北洋政府时期就为美国建造4艘万吨级运输舰,1931年5月东北诞生第一辆中国制造汽车,然而此时中国机械行业实际上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重火炮。

讲解民国30年(民国的十年黄金)(9)

此时中国国民党内部已开始腐化,派系林立,而其无条件接受入党者则加重这一状况。农村社会与经济状况在军阀内战之余也没有得到改善。南京国民政府财政依靠海关税收,管辖范围有限;军事开支依靠大批借款。政府五院作用很少,实权由军事委员会掌握。政府涣散,使得蒋支持建立特务组织形式的蓝衣社。1936年9月,“桂军事当局接受中央新任命,桂局大定”。

1937年爆发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使国民政府在这十年间经营中国经济现代化努力成为泡沫,所有建设成果几乎完全消失。随着国民政府在1937年迁都重庆,中国西南地区大后方集中全国大部分资源,成为战时中国发展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