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佛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加强离开佛山人员和车辆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哪些情况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搭乘广佛地铁或者自驾车前往省内其他城市是否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6月1日下午,佛山市疫情防控权威访谈交通专场,相关部门及专家上线对市民关注的交通出行问题答疑解惑。

佛山地铁乘车卡(佛山乘坐广佛地铁)(1)

乘坐广佛地铁需先亮绿码

佛山市轨道交通局副局长杨靓毅表示,在高铁出行方面,主要是佛山火车站、佛山西站和三水南站,要求对出行的旅客做好防疫防控相关措施。首先要提供和查验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核酸证明通过后才能进行亮健康码(绿码)和检测体温,一切正常后才能乘车。各运营单位已经严格落实站场消毒工作,对各场站的设备设施、列车进行严格消毒,落实相关的防控措施。一线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疫苗的注射,都进行落实。

佛山地铁乘车卡(佛山乘坐广佛地铁)(2)

市民最关心的广佛地铁出行问题,杨靓毅表示目前广佛地铁正常运行,只是广个别站采取新的防控措施,佛山境内20.5公里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地铁采取疫情防控的相应计划,最高级的防控方式,目前对新的防控措施增加了一条:亮健康码(绿码),进站时先亮绿码,戴口罩,测体温才能乘坐广佛地铁。由于疫情发展,经营单位每天对车辆、车子,每折返一次都要进行一次消杀,每周对空气包括新风系统进行消杀,一线运营人员共1081人,疫苗接种100%全覆盖,全员均已完成核酸检测。

呼吁广大市民,乘坐地铁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如果不配合体温监测和戴口罩,地铁运营人员可以拒绝您乘坐地铁的。疫情期间乘坐地铁,特别是在车厢内,尽可能不要进食。下一步根据疫情发展,会适时调整佛山个别站点疫情防控措施,希望市民将来可以配合。

佛山地铁乘车卡(佛山乘坐广佛地铁)(3)

重点防控区域内快递会延误

重点防控区域内是否同时禁止快递物流运营?居民能否收发快递?佛山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官剑忠表示, 在重点防控区域内的邮政快件服务将实施特殊管控和集中统一提供寄递服务,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和市民生活必需品寄递服务。快递员在确保完成疫苗接种后方可上岗,并通过电话预约投递,首选投递到智能快件箱,以减少人员间接触。对于重点防控区域内营业场所,邮政快递企业要按照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对邮件快件、运输车辆、生产场地进行“二次”消毒,落实从业人员防控举措,并经防疫部门检测评估合格后方可办理收寄业务。因疫情防控需要,重点防控区域邮政快递服务可能会出现延误、阻隔寄递风险,请广大消费者对可能出现的服务异常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呼吁这些区域内市民“非必要不寄递”,齐心协力、共同打赢此次本土疫情防控攻坚战。

多条公交线路调整,部分站点“只下不上”

针对佛山市及周边地区疫情形势,对途经疫情风险区域的公交线路进行运营调整,最大程度地在公交领域阻断传播途径。广佛公交方面,对途经有疫情风险区域的公交线路实行分类管理。目前,对途经广州荔湾区的佛275、佛广008、佛232B、佛232及高峰线、佛244、佛278、桂12、沥17B、桂06B等9条公交线路,在停靠防控区域内的公交站点“只下不上”。 市内途径中风险区域公交线路,对途径禅城区绿茵鸣苑居住区的105、106等9条公交线路在环湖花园、天湖郦都的2个公交站暂时取消停靠;对途径南海御水岸周边的8条公交线路在周边的夏平路(清风路口站)、平洲美食广场等5个公交站暂时取消停靠;对途径桂城滨江1号的G3、232等4条公交线路在融通路(滨江1号)站暂时取消停靠;周边其他相关的18个公交站“只下不上”。

佛山地铁乘车卡(佛山乘坐广佛地铁)(4)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城市公交科科长代梅表示,疫情紧急防控区,公交线路根据疫情分级分类情况动态调整,请市民密切留意“佛山交通”微信公众号以及社会媒体上面的相关信息。另外,提醒市民为便于疫情溯源,请市民将公交卡与手机号码进行绑定,或乘车时主动扫码登记。

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暂未对外公布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货运科副科长陈浩表示,由于受到相关检测人员、环境评估、场地治安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还没有对外公布,请市民实时关注公告。

佛山地铁乘车卡(佛山乘坐广佛地铁)(5)

中风险地区不提供网约车、出租车服务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科科长周坚强表示,通过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离佛旅客需要提供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同时进站的时候要做到戴口罩、测体温和亮出健康码绿码三个要求。在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等地进行站内中转的旅客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证明。省内、市内自驾人员也不需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佛山地铁乘车卡(佛山乘坐广佛地铁)(6)

关于如何界定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时间要求,周坚强表示,时间以做核酸检测时的电子码为准。另外,佛山市内的中风险地区不提供网约车、出租车服务,中风险地区以外的地区会正常提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敏华、冯嘉敏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