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上半年的一波三折后,“复苏”成为消费市场的关注主线之一餐饮、旅游等直接受益板块外,笔者还关注到了一个细分领域,那就是进口冻品行业,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深度报告新基建起航?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深度报告新基建起航(以北京建设0925.HK旗下冻品e港为例)

深度报告新基建起航

经历了上半年的一波三折后,“复苏”成为消费市场的关注主线之一。餐饮、旅游等直接受益板块外,笔者还关注到了一个细分领域,那就是进口冻品行业。

进口冻品行业的复苏存在多重支撑,同时高价值龙头正在形成,可能蕴含着充分的经营、投资机会。

接下来,谈谈如何理解。

1)消费回暖 传统旺季共驱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及政策支持,消费回暖预期稳定。

进口冻品行业而言,在我国食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自然受益于消费回暖。这是由于消费升级背景下,对品质肉类的强劲需求与相对增长缓慢的本土产量,形成不小的产销缺口。

同时,接下来这一产业即将进入传统旺季。以核心品类之一的牛肉为例,每年的8月末到10月之前,即进入售卖和进货旺季,通常会掀起一阵大量进货潮,并且考虑到今年预制菜的火热带动牛羊肉价格上涨等,旺季行情或可期待。

结合数据来看,上半年进口冻品金额累计约139.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5%;1-7月这一数据为170.35亿美元,同比降幅已收窄至12.7%。那么在可见的未来,随着疫情的受控及传统旺季的到来,无疑有望迎来复苏,甚至不排除“追平”去年的可能。

2)高价值龙头培育的机会

而供给侧,仍处于散乱的早期发展阶段,中国进口食品企业中近8成为小规模企业,进口牛肉行业规模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不到5%,存在着海外采购议价能力低、质量难保证等诸多痛点。疫情期间,进出口贸易更需严格检验、检疫,进一步放大行业痛点。

也正因如此,这一产业的整合空间仍大,亟待数字化转型等,衍生出或者具备构建产业链价值更大、影响更广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机会。

同时,可以看到,进口冻品领域的监管不断加强,持续查获走私冻品。例如近期,广东海警等查获走私冻品190吨,案值1100万元;浙江省六横反走私办等查扣冻品300余吨。

因此进口冻品贸易终将向规范化、集约化转变,这样的趋势可能加速产业转型及培育价值龙头。当前已经存在的领先平台,则可能凭借先发优势抢占竞争高地,最终成长为这一领域的高价值龙头。

3)成长共振激发潜力

以上,则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整合、赋能、成长。

即进口冻品行业与领先产业互联网平台之间的成长共振,对任何一方都是获益的过程可以举个典例,北京建设旗下的领先进口冻品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冻品e港”。

冻品e港提供国际贸易服务、B2b在线交易服务、冷链仓储服务、冷链物流对接、中央厨房服务、供应链金融及冻品园区运营输出管理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短短两年时间,在全球面临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冻品e港的累计注册用户数增长上百倍,截至2022年7月末这一数据超过60000家,让天下冻品小微企业没有难做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