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通背拳功法全套图解教程(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源流考)(1)

图为:长臂白猿(素材来源网络)

  通背拳,也有称通臂拳,历家古谱称之为通背猿拳,由古圣上贤取法 “古猿求生精义,尽演诡诈之道” 而创立。历来隐秘传授,择徒甚严,在近代才得以广泛流传。是极原始又极高妙的搏斗方法。拳承千年,“打”法不变;在血肉相搏的冷兵时代,在技击格斗的演变上,在竞技散打的形成过程中,在昔日沙场、在昔日江湖、在今天擂台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 摘自国术文学作品《通臂之虎》


  据老前辈曾言,通背不保镖、不护院、不教拳,大多夜深人静的时候,自个儿偷偷练拳。所以流传至今,由于历史传承的关系,多集中在京津、河北廊坊、辽宁大连、云南昆明及山东等地。

  现今流传的通背拳种,至少有十多种以上,有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祁家通背拳、牛街白猿通背拳、五行通背拳、廊坊香河一带张策太极五行通臂拳、天津的张喆的五行通臂拳、天津的合一通背拳,以及大连修剑痴五行通背拳,云南沙国政通背拳、少林通臂拳、山西的洪洞通背、河南焦作的猿仙通背、河北沧州的二郎通背等。本文介绍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传承,旨在考证交流,以供广大武友明知。

白猿通背拳功法全套图解教程(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源流考)(2)

图为:清咸丰年间清军大将、武术家石鸿盛(图左六)

及弟子传人皮店张文诚(张三爷)(图左九)(素材来源网络)


  近代通背拳史,有一个来自山东的皮货商人,姓鲁名云清,山东济南府潍县周村人,村中习武成风,故称行者村,村中总教习为鲁云清,别号任小侠。

鲁云清以经商皮货为业,于清道光年间云游至京,住京城永定门南下洼子,行贸於彰仪门(今广安门)内,增寿寺夹道,王顺成皮袄一店。

皮店帐房先生石鸿盛,家住西砖胡同一号,排行在七,人称大个石七爷,每日在皮店后,一个宽约数丈的土坑内,操练三皇炮捶,拳脚铿锵有声,鲁云清过而观之,脱口声叹,好虽好,可惜短。

石鸿盛负气与鲁云清较之。鲁云清身材矮小,两臂特长,目光如电,出手深奥,身形莫测,石鸿盛接手处,如逐风捉影,而自身要穴处印满掌印,心悦诚服,当即拜鲁云清为师,学艺六载,艺成之后,鲁师返回故里。鲁云清所传,即白猿通背拳,后石鸿盛又将该拳传于更多人,弟子繁衍成为一个流派,后人称之为“石家白猿通背拳”。

清咸丰六年 1856 年,时值太平军起事,清皇下詔书,石鸿盛应詔。(注:为曾国藩军前大将),胯下马掌中枪,血战沙场。清同治三年太平军平复后,清皇念其对朝廷有功,赐广安门外葛薪地一块,月银五十两,颐养终年。石七爷退役后,在京传徒授艺, 所收弟子:韩洞一(白云观老道)、刘子英(中医大夫)、张文诚(皮店张三)、项仲山等人。

清光绪年间,石鸿盛的弟子张文诚将武艺传给了北京的刘宝铭、李振东;刘宝铭又在民国时期传艺给了李长治;20世纪70年代,李长治又传艺于李建国。21世纪10年代,20年代李建国先生分别传艺弟子十人(李冰、鲁方阳、王龙传、陈文远、杨嘉、陈令华、冯晓刚、桑亮、赵阳、陈都)。

白猿通背拳功法全套图解教程(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源流考)(3)

图为:李长治先生的擎锤抱门扇

白猿通背拳功法全套图解教程(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源流考)(4)

图为:李建国先生演武京南新发地社区公园

白猿通背拳功法全套图解教程(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源流考)(5)

白猿通背拳功法全套图解教程(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源流考)(6)

白猿通背拳功法全套图解教程(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源流考)(7)

图为:李建国先生在京于2013年、2014年、2020年收徒十人

白猿通背拳功法全套图解教程(京城石家白猿通背拳源流考)(8)

图为:张文诚徒子逸尘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