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炉点雪柴烧(红炉火旺足炭香)(1)

牛筋煲

红炉点雪柴烧(红炉火旺足炭香)(2)

炭烧马拉老虎虾

红炉点雪柴烧(红炉火旺足炭香)(3)

果园鸡煲

红炉点雪柴烧(红炉火旺足炭香)(4)

香辣味鱼回

红炉点雪柴烧(红炉火旺足炭香)(5)

泡椒味草鱼

红炉点雪柴烧(红炉火旺足炭香)(6)

炭火烤澳洲M5和牛牛小排

明天是大寒,预计气温会继续走低。对于今年广州难得一见的严寒天气,大家自然是严阵以待,各色炭炉火锅、炭火烧烤纷纷热辣上阵,大有红泥小炉御天寒的意味。对于老饕来说,在这大冷天里享用炭火制作出来的美味,不仅可以保温,还可以令食物额外多了一股炭火香气,可说是最应季的时令吃法。

A隐匿在菜市场旁的炭火煲老店

记者第一次去“炭一炭”餐厅时,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大冷天的,临街的窗上居然连一扇玻璃都没装?!”结果等饭市一开,才发现内有乾坤。一到下午6点半左右,餐厅已经坐满了附近的街坊熟客,每桌必点一个炭火煲,没一会儿便满室的炭火气息,真正是热火朝天,唯有这种无玻璃的大窗才够通风畅快。

必试三煲选料精

“炭一炭”开业已有6年的时间,最早的店子开在黄埔,后来转战琶醍,最后才落脚在万松园市场旁边。饶是如此漂泊,依旧有大批熟客追随,全因这里的炭火三煲功夫了得。

这里的三个招牌煲是牛筋煲、果园鸡煲和羊肉煲。老板可是花费了大功夫,光是选料都堪称严格。譬如牛筋煲,大厨用的是水牛牛脚筋,干爽不打水,可以牢牢地粘在碟子上不掉下来。牛脚筋虽然不及牛孖筋香滑,却比牛蹄筋要柔韧。或许你会质疑,如何判断店家端上来的是牛脚筋还是牛蹄筋?很简单,牛脚筋是一粗一细两根筋交叠,而牛孖筋则是两根一样的粗细。这里的羊肉,更是老板直接从桂岗批发市场购入的新鲜内蒙古绵羊,肥瘦适宜。

最对老广口味的,自然是果园鸡。它属于三黄鸡,在赤沙果园放养长大,平时喂的是谷糠,养足180天、体重达到3斤半后,才会送上餐桌,肉质爽滑,颇有鸡味。

老姜点睛提香味

制作这三款炭火煲,大厨会有三种不同的酱汁。其中羊肉煲是传统酱汁,老广一试便知,而牛筋煲和鸡煲的酱汁是老板独家制作的配方。

牛筋煲的酱汁以柱侯酱为主,点睛的是本地老姜。买回来后先以小火烘干至金黄,再放入牛筋爆炒,最后倒入用酿米酒铲香过的酱汁慢火同焖。如果火候过大,牛筋就容易煮硬,因此必须有专人看火。

最惹味的酱汁,要数鸡煲。这款酱汁借鉴了三杯鸡的做法,同样以柱侯酱为主,再加入蒜头、老姜、香菇等爆香。由于这款酱汁必须是烹鸡时现场铲制,因此由老板亲自上阵操作。

B村屋中的星级西式炭烤

广州有句俗话“禾秆盖珍珠”,很适合用来形容这家“1218烤肉店”。这家隐藏在赤沙新约南四巷的烤肉店,被埋没在一堆廉价小食店中。店面装修堪称简陋,唯有行家才能从门口那专业级的炭火烤炉以及专业的开放式厨房上,看出其背后必有资深师傅坐镇。

倘若你能再耐心一点,拿过餐牌仔细研究,更能看出它与周边小店的格格不入——里面的菜式居然有澳洲M5牛小排、加拿大猪颈肉、马来西亚虎虾,大部分都是星级酒店才会采用的食材。如此“豪华”的食材阵容,这家店究竟有什么来头?

刁钻用料口感别致

原来这里的掌勺人是在国际五星级酒店做了多年的西餐主厨,最擅长制作各种烧烤类菜式,因此才有了这家烤肉店。由于师傅选料精、出品佳,大家口耳相传之下,现在想吃还需要提前预约。

大厨善选食材,能独辟蹊径,譬如坊间烤猪肉通常选用肋骨位,但他偏偏用上了加拿大黑猪的猪颈肉,因其肉质脆爽。又譬如羊肉串,一般厨师会用羊里脊,这里用的却是羊排骨中间的肉,这部分肉有筋、有膜还夹带羊油,吃起来比别家多出两分细嫩香滑。

西式腌制滋味调和

由于是西厨出身,所以大厨在腌制肉料时,会选用大量的香草、水果和蔬菜。大厨强调,腌制肉料时不会加盐,以防止食材被盐分脱水而流失鲜味,也不会在里面添加鸡粉味精,因为要突出食材的本味。

像“炭火烤原块羊排”,大厨会先用胡萝卜、西芹、洋葱、百里香、紫苏、香叶、白兰地等配料混合后,将羊肉腌制24小时,以除去杂味,强化鲜甜味道。烧烤时,撒上用不同香草制作出来的香草盐,使其肉质滑嫩,肉汁充盈。由于里面没有加入孜然等重口味的香料,所以羊肉的香气自然而然地透出。

大厨最得意的腌料是自己调配的土耳其烧烤香料,用迷迭香、百里香等20种香料混合而成,再加入中式的青砂仁、肉桂等。虽然配料看着多,没想到用它来腌制猪颈肉,烤出来的味道却格外的清爽。

C城郊的自创明火烤鱼

从市区向北狂奔25公里,就到了白云区的清湖村金铂广场,在这里,有一家本地街坊热衷去的烤鱼店——鑫炉。

这是一家以炭火烤鱼为主打的餐厅,菜单上所有鱼都标明了分量,叫人一目了然。每逢晚市,不少本地客就会去“霸头位”,围着那特大的烤鱼炉而坐,看着小师傅娴熟地将一条条鱼用烤网固定好,从炉门中拉出又推入,就像看一场厨艺秀。

川滇式调味

餐厅所用鱼包括常规的海鲈鱼、草鱼、大黄鱼以及江浙一带的■鱼和鱼钩,此外还有越南进口的湄公鱼。

鱼钩是钱塘江特有的鱼类,鱼嘴上翘,肉质细嫩、鱼油多、骨头少。不过由于体表有黏液,腥味略重,所以适合麻辣、香辣等重口味做法。广州人喜欢的还是湄公鱼,因为肉质结实,啖啖皆是肉,用来制作酸菜鱼是街坊们的最爱。

最吸引年轻食客的,还是这里的“重口味”炭烤。为求入味,主厨张师傅在腌制鱼时会调配私家酱汁,其中引入了不少云南和四川的元素,譬如会在腌汁中加入云南的山萘、灵草以及四川的干椒和花椒。

炒制6小时而成的香辣酱

“鑫炉”的烤鱼有14种口味,最有云南风格的是酸菜味的烤鱼,师傅选用正宗的云南弥渡酸菜,爽脆过人。最耗费功夫的是香辣味,因为里面的香辣酱需要张师傅亲自炒制6小时而成,里面有四川红油豆瓣酱、美乐香辣酱,还加入了朝天椒、子弹椒等16种香料,最后浇上自炼的杂蔬香油。

光听师傅数材料都得听上四五分钟,更遑论它们下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了。记者真想撬开师傅的脑袋看看,他为什么能做得如此一丝不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