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由李幼斌主演的《亮剑》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由其塑造的影视人物李云龙真实而形象,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印象,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直至今天在网络上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不过,也有人认为《亮剑》剧中情节存在大量历史硬伤,道具使用也有着很多细节问题,尤其是人物设计过于失真缺乏史实支撑,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抗战神剧”。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

事实上,《亮剑》确实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很鲜明的电视剧,但还远达不到抗战神剧的地步。观众口中真正的抗战神剧毫无历史根据,剧情离奇夸张,情节胡编乱造,全剧缺乏严肃性,根本不具备任何讨论价值。

《亮剑》虽然在情节设计上有些脱离历史,但全剧仍基本尊重历史,很多著名桥段并非刻意编撰,而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仅从这一点上来说,《亮剑》就远超那些雷人的抗战神剧。

既然《亮剑》并非抗战神剧,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剧中有哪些桥段来源于真正的历史。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2)

围歼山崎大队

电视剧中,李云龙率领独立团近迫以土工作业和手榴弹雨的方式围歼了深入八路军根据地的山崎大队,其中尤以李云龙的那句“就是个娘们,也能把手榴弹扔三十米”最为著名。

而这个情节正是取材于八路军时围攻冈崎大队关家垴战斗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3)

冈崎大队是一支由日军第37师团各单位抽调部队组建的临时性部队,下辖3个步兵中队和后勤支援小队,为了加强作战能力,还专门配属了3门步兵炮,兵力总计超过500人。百团大战开始后不久,冈崎大队奉命投入作战。

八路军围攻冈崎大队纯属偶然事件,该大队原计划准备寻找八路军指挥部,但在深入根据地途中无意间发现了并破坏了当时八路军最大的黄崖洞兵工厂。

这一突发情况令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勃然大怒,马上调集在附近休整的129师主力部队,准备不惜代价地打掉这股骄狂日军,从而引发了后来的关家垴激战。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4)

历史上的关家垴战斗比电视剧中更加凶险和残酷。

当年129师集结了8个团近2万人的兵力,计划以优势兵力发起连续突击,一举消灭只有500人的冈崎大队。可实际上,有备而来的冈崎大队退守到关家垴和柳树垴后就凭借有利地形和精良装备组织起了严密的防御。

结果,缺少重武器的129师各部在没有炮火掩护和支援的情况下向日军发起强攻后,战斗伤亡极大,多个主力团丧失战斗力。最终,付出巨大代价的129师将守军压缩在窑洞内时,得到了日军援兵即将到来的消息,不得不撤出了战斗。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5)

真实的历史和电视剧的情节正好相反,关家垴一战八路军参战部队以超2000人的伤亡代价也未能全歼冈崎大队,甚至还导致两位老帅几乎翻脸,由此可见关家垴战斗之残酷。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冈崎大队同样伤亡惨重,战斗结束后人员十不存一。所以,此战之后的日军再不敢以一个大队的兵力就轻易在根据地内横冲直撞,也算是关家垴战斗的唯一收获。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6)

山本特工队

《亮剑》电视剧中的山本特工队同样有历史原型可考,不过剧中对于原型的改编比较大,加入了对于现代特种作战的理解,多少有些脱离时代背景。要知道,二战时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种作战,所谓的“特种部队”都是由常规作战单位抽调组成。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7)

在抗战期间,日军为了寻找和破坏八路军指挥机关,确实专门成立了两支临时的“特种部队”。

这两支部队主要由日军的步兵中队改编而来,额外编入了特务和翻译,还加强了火力和通讯。中队长分别叫益子重雄和大川桃吉,因此这两支“特种部队”也分别被叫做“益子挺进队”和“大川挺进队”。

益子挺进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日军主力寻找和袭击八路军总部,大川挺进队的主要目标则是搜寻129师指挥部。两支挺进队的人员全部进过专门培训,衣着和武器完全仿照八路军部队,随身携带各种伪造证件,只要不开口说话,几乎很难被发现。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8)

历史中,益子挺进队也确实给八路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乔装后的日军挺进队,具有很大的欺骗性,根据地军民很难对其有所防范。而一旦接近到目标附近,益子挺进队就以放火、开枪等方式制造混乱,而后趁机抓人,抢夺文件,从而获得相关的八路军情报,利用这种手法,益子挺进队曾一次俘虏过20多名八路军工作人员。

尤其是在1942年5月的大扫荡中,益子挺进队趁乱潜入根据地内部,乘八路军各部相对混乱时,不断追踪和袭击正在撤退途中的八路军指挥机关,结果造成很多总部人员失散或被俘,也间接导致了左权将军牺牲。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9)

多说一点,《亮剑》剧中山本特工队使用的冲锋枪属于明显的道具穿帮。

该枪是美国的M3冲锋枪,1943年正式装备美军,抗战胜利后才大量输入到中国境内。

山本特工队的故事情节大致发生在抗战中前期,最晚不会迟于1942年,怎么可能会拿着一支还没有装备美军的美制冲锋枪作战呢。改为使用美制汤普森或德制MP18冲锋枪才更加符合史实。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0)

伏击日军观摩团

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是《亮剑》中较为著名的桥段之一,这个故事情节的原型来自于开国中将王近山在抗战时期指挥的韩略村伏击战。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1)

1943年10月下旬,太岳军区二分区十六团奉命赶赴延安。在经过山西省洪洞县韩略村时,率领部队的军分区司令王近山发现此地距离日军前敌指挥所较近,附近的公路上经常有日军运输车队经过。

虽然二十六团此时并不担负作战任务,但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王近山认为这里的日军骄横轻敌,毫无警戒意识,而且韩略村附近地形相当适合伏击作战。可以在周密布置,潜心设伏后能给毫无防备的日军迎头痛击。

这样既能消灭侵华日军,减轻前方压力,又能缴获战利品,一举两得。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2)

下定决心后,王近山经过缜密侦察后展开部署,将部队隐蔽在日军的必经之路上。不久,麻痹大意的日军车队就驶入了早已布置好的伏击圈。

根据战史记载,10月24日,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在韩略村伏击日军。由于准备充分,行动果断,八路军经3小时激战全歼日军,以伤亡50余人的代价合计歼敌120人,烧毁汽车13辆,缴获92式重机枪1挺、歪把子轻机枪2挺,掷弹筒3个,手步枪80余支以及大量弹药和相当数量的文件。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3)

网上曾有文章称这次战斗击毙了日军少将服部直臣,但服部直臣并没有被打死而是一直活到了抗战结束

实际上,这次战斗最大的亮点并不是战果而是前线指挥员的临场判断力。由于王近山的果断和坚决,精准地抓住了战机,才让战斗完成得如此顺利。也是因此,韩略村伏击战受到了党中央与毛主席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4)

日军装甲车上的口号

在《亮剑》剧中还有一处非常有趣的细节。

在对根据地进行扫荡时,日军的装甲车上粉刷着“专打386旅独立团”的字样,气焰非常嚣张。

而这个细节的历史原型就是抗战时期129师下辖的第386旅。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5)

386旅是八路军成立时的主力部队之一,由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第31军改编而来,旅长是开国大将陈赓将军担任。

作为一支劲旅,386旅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在抗战初期,奉命参战的386旅在陈赓的带领下,先后取得了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等战斗的胜利,尤以七亘村重叠伏击战最为经典,以较小的代价重创侵华日军。

而后,386旅又配合国民党部队在公路沿线展开交通破袭战和伏击战,先后取得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胜利,有力的牵制了日军的正面进攻。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6)

在建立抗日根据地后,386旅为巩固根据地安全,又陆续粉粹了日伪军多次扫荡,同时连续出击,挫败了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期间386旅共对日伪军作战850多次,歼敌约2.5万余人。

由于386旅在抗战中表现出色,所以遭受沉重打击的日军对其恨之入骨。因此才会专门在装甲车上涂上“专打386旅”的字样。

电视剧《亮剑》则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结果就成了“专打386旅独立团”。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7)

赵刚策动起义

《亮剑》剧中赵刚深入敌营策动国军第110师起义的桥段几乎再明显不过,指的就是淮海战役中,由廖运周指挥的第110师起义。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8)

在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时,由黄维指挥的第12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双堆集附近。

这时的华东野战军刚刚消灭黄百韬兵团,正处于暂时休整状态,而中原野战军缺乏重武器难以全歼黄维兵团。

因此,黄维趁包围圈尚有空隙之机,准备以主力为先锋全力突围,撤出淮海战场。在这种情况下,早已是地下党的110师师长廖运周决定发动战场起义,彻底粉粹黄维的计划。

11月27日,和解放军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后的110师作为黄维兵团先头部队顺利通过了包围圈,随后公开宣布战场起义。这一举动直接使得黄维兵团的突围行动失败,军心士气一蹶不振。

此后,黄维再也无力组织突围,只得就地固守待援,直至全军覆没。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19)

跑步抓“大鱼”

让俘虏们集体跑步然后抓获暂七师师长常乃超的桥段是《亮剑》剧中的经典段落,整个情节有趣、诙谐,让人忍俊不禁,而最讽刺的是这段情节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20)

1948年1月,东北野战军展开冬季攻势,将国民党新编第5军围歼在公主屯一带。

在这次战斗中,由钟伟率领2纵5师表现最为出色,率先突破国军防线,将新5军2万人一网打尽,几乎无人逃脱,仅俘虏就抓获了1万多人。

可奇怪的是,解放军战后甄别俘虏时发现,国军高级军官的数量过于稀少和战果对应不上。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21)

这时心思灵活的钟伟马上做出判断,肯定是由于解放军动作迅速,国军的很多高级军官难以及时逃脱,因而只能混在俘虏队伍中等待时机脱困。

于是,钟伟下令将所有俘虏兵集中起来跑步,一旦有跑不动的就立刻单独关押审问。

结果,养尊处优的军官们纷纷原型毕露,化装成了伙夫的军长陈林达也被抓获,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第一个被俘的军长。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22)

授衔闹情绪

在军事学院学习的《亮剑》三人组对于军衔很是不满,认为军衔偏低,因而搞出了很多“闹剧”。这在观众看来似乎是有些无理取闹,但在真正的历史中,还真的发生过。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23)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重新制订了军衔体系,其中有一大批高级指挥员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但是,在授衔后有部分人因感觉军衔评低了而不悦,闹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其中尤以钟伟最为夸张。

这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将军自认为在红军时期就是师长,按照资历至少应该是中将以上军衔,可授衔时就给了个少将。脾气火爆的钟伟心有不忿,直接扬言“要将勋章挂在狗尾巴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结果,遭到了上级的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后才作罢。

事后,毛主席为此戏称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亮剑有真实的战争画面(亮剑是不是抗战神剧)(24)


应该说,《亮剑》电视剧确实有很多夸张和失实的描写,但是整部剧的剧情段落仍然遵循了基本的历史事实,而且很多还有着历史原型。

仅从这一点上来说,《亮剑》要远超那些五花八门的“抗战神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