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9月21日电(董小玉、王鹏辉)“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一轮圆月,穿透千年光阴,触发无尽情思从《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歌月咏怀,到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多少文人墨客望月兴叹,留下灿若繁星的千古绝唱又逢中秋佳节,西南大学师生在中秋古诗中细品诗意人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诗意中秋诗意端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诗意中秋诗意端午(诗意中秋)

诗意中秋诗意端午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9月21日电(董小玉、王鹏辉)“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一轮圆月,穿透千年光阴,触发无尽情思。从《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歌月咏怀,到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多少文人墨客望月兴叹,留下灿若繁星的千古绝唱。又逢中秋佳节,西南大学师生在中秋古诗中细品诗意人生。

对月怀乡:露从今夜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一句千年之叹,至今仍在拨弄着无数游子的心弦。“家”是根植在中华民族文化根底的永恒记忆,是我们难以忘记且铭记于心的港湾。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是贬谪诗人满溢的思乡之情;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是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千里乡思,万种深情,飘落在大地上的游子,散落在秋季里的乡愁,悠悠漾漾于这些不朽诗篇之中。

掬水月在手:别有滋味在心头

千古明月,流照古今。缕缕光华,柔情似水。“月”之诗温柔内敛却也厚重醇香。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是眉头攒聚的相思之苦;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写尽举杯问月的无穷想象;王摩诘“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于清丽简朴中流淌高雅……“月”的母题随着感情起伏而变幻万千,摇曳生姿,历千年翰墨而光华弥彰。

虽然月下赋诗的习俗日渐式微,但人们依然会从咏月诗词中品味诗意人生,在中秋节设宴赏月、把酒言欢,庆贺生活的美好,祝福远方的亲友。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