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佛刘

大洼秋季风景区(大洼那美丽的乡愁)(1)

其实,我挺喜欢大洼村桥头石壁上的那幅标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美丽乡愁。标语的字体略显随意,可是从那一笔一划的勾勒中,我还是感觉到了一个村庄的价值定位和发展方向。

大洼村是传统村落吗?在我的印象里,大洼村是一个建在山坡上的村庄,以前我曾几次从村边路过,那时村子旁莲花谷里的水还旺盛,吸引了很多周边城镇的职工,每到周末,他们便成群结队,来这里游泳嬉戏。我也曾弯腰掬水,洗脸濯足,水中的野草迎风摇曳,水底的鹅卵石千姿百态。有村民从水边走过,他们谦逊的神态往往把我的目光吸引到对面的村庄,那里石壁严垒,有一些青石老屋泛着古朴的光泽。

那时我没有跨过那个石桥,也没有想过大洼村的历史,以为它不过是一座近现代化的乡村罢了,没想到,“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有一天,它以惊讶的姿态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错过的不只是一个村庄,还有一幅画,一段乡愁和一个传奇。

大洼秋季风景区(大洼那美丽的乡愁)(2)

说起来,大洼村也有五百年的历史了,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套祖传多年的家谱,从高祖张雨以降,子孙绵延几十代,至今已是长长的三大张族谱了。面对着已经失去本色的纸张和纸张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我的疑问不由而起,在经历了这么多年时光的侵蚀、战乱和运动,它竟然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没有一点魄力和牺牲精神是做不到的。那些保存族谱的后人,一定也是受到了其中的某种启发,留住族谱,便是留住了根;留住了根,便是留住了记忆,而拥有了记忆,那些历史的画面便会纷至沓来,无论什么时候提起,那些族谱的人物便会走下来,缅怀或者忆旧。我总觉得族谱是一个村庄的灵魂,有了它的存在,村庄随时随地都会风生水起,鼓瑟吹笙。

我一直也不明白,大洼村为什么会建在那样高的山坡上,那些石堰的高度已经超出了我想像的承受力,不同形状的石块,却能在一个水平线下呈现出严谨的层次感和美感,我好担心一场雨或者一阵风会使那些石堰垮掉,但是那些村民都肯定的摇头,我只好仰起头,看那些直上直下的石堰,给我心灵以震撼和疑惑。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村庄建在山坡上的目的是为了能耕种这里的田地,理由可能要推向很遥远的年代,苛捐杂税,或者封建主霸占了土地,使那些没有土地的人们只好把目光抛向那些深山老林,多年后,田地有了,村庄也形成了。

大洼秋季风景区(大洼那美丽的乡愁)(3)

大洼村至今还保留了很多全部由石头建造的老屋,那些房屋虽然不是很大,可是那样的建筑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却充满了很多的不解之谜。我一直也不明白,那些巨大的石头是怎么安置在那么高的石堰上的?还有那些水窖,和房屋是怎样形成一体的?水窖是这里独有的景致,有房必有水窖,水窖是村庄的另一个灵魂。

是的,虽然现在已是自来水时代,可是大洼村的饮用水依旧靠那些水窖。天下雨的时候,把那些雨水收集起来,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舀上来的水却也清亮可人。我喝过几回,也没有什么异味。我曾不无担心的问过几次:万一天旱不下雨,会不会就没水喝了?他们都摇头。我想,多年的生活经验,已经让他们有了从容应对各种困难的方法,这些,算是一个村庄的乡愁所在吗?

那天,一个78岁的老伯给我们讲诉村庄过去的故事,他虽然没有牙齿了,因为走路气息也很急促,可是讲起村庄的故事却滔滔不绝,我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他所讲述的内容,可是看着他清癯的面孔,我忽然有了一种急迫的想法,留住他们,就象留住那些已经很古老的石头房子一样。有时候看着那些古老的房屋,我很担心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它们会倒塌、或者变成现代化的漂亮瓷砖,而这样的老人,如果不把他们的所知留下来,多年以后,这个村庄便会少了一页内容而无法弥补。

保护传统村落,除了那些形式上的古老房屋建筑,这些软文化是不是也很重要?

大洼秋季风景区(大洼那美丽的乡愁)(4)

也是在那天,大洼村还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另一面:乡村庙会文艺表演。舞龙、高跷、秧歌、转九曲等等,我一直也弄不明白,一个300多人的村庄,竟然有80多人参加表演,而且笙、琴、锣鼓,样样俱全。那些艺人,一会儿吹奏,一会儿走场,忙并投入着,从他们精湛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节目的喜爱。有一些老人,虽然戴了一顶表演用的帽子,可是从鬓角处依旧可以看到他们的白发。而那些踩高跷者,干脆就是一群十几岁的半大孩子,虽然他们的表情过于拘束,可是从他们的表演中我却看到了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许那些孩子们并不一定知道他们参加演出的积极性,可是当他们长大成人,游走四方,回过头来看这一段时光时,这便是乡愁啊。

什么是乡愁?书上这样定义:乡愁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记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就是大洼这样的村庄吗?

大洼秋季风景区(大洼那美丽的乡愁)(5)

我还记得大洼村那一群散养的毛驴,无论是负重前行,还是悠闲地在莲花谷中吃草,它们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一种无法挥去的乡愁。这些农耕时代的记忆,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少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已经无法见到真正的毛驴,当他们稚嫩的小手指着画书上的毛驴向父母求证时,这该是一个多么令人尴尬和遗憾的画面。好在,大洼村还保留了这样的景致,好在,大洼村还可以唤起我们这代人对乡愁的认知和对故土的怀念。

“保护古老村落,留住美丽乡愁。”虽然我们都是异乡的来客,可是面对着大洼这样一个美丽的古老村落,我也有想做一介村民的冲动了,住石屋,踩高跷,弄琴吹笙,放驴牧归,乐不思蜀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