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这句俗语在农村中流传甚广,那么这句俗语到底是啥忌讳?有无科学依据?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俗语树夹屋堂夹房)(1)

对国人而言,房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家庭的建立必定要以房屋作为基础。尤其是在农村,房子更是极其重要,在盖房之时,定要先请先生来看看此地是否合适。喜欢在院子里或自家门前屋后边上种果树,如枣树、杏树等树木,寄予什么美好的寓意和愿望。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俗语树夹屋堂夹房)(2)

"树夹屋,不败也得亡"的解读:房屋夹在两棵大树中间,不是家族败落就是家破人亡。为何如此说?总结起来说,原因大体有几点:

其一,“树夹屋”,意味着树木过大已经“侵犯”到了房屋的空间。

树木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长势茂盛,高大,下雨刮风之时,茂盛的树枝就可能会剐蹭到房屋容易砸到人;此外,树枝断裂或是树倾倒时,还可能会直接压坏房屋。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俗语树夹屋堂夹房)(3)

其二,房屋周边的树木过大,根系发达,树根交错盘结,就会对房子的地基安全造成影响,,破坏房子的坚固性和安全性,影响房子的寿命,甚至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惨剧

其三,房屋周边的树木过多,“树夹屋”会影响房子的采光,继而导致房子湿气过重,细菌滋生严重,还招蚊虫,蛇、鼠等昆虫、动物的喜爱,这就在无形中为人的身心安全埋下了隐患。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俗语树夹屋堂夹房)(4)

另外一旦刮风下雨,树叶就会发出沙沙声,树叶发出“鬼拍手”的声音,会吵得人心烦意乱。如果房屋的正反两面都有树木,也容易遭受雷击,发生伤人事件。若是遇见更加恶劣的天气情况,树枝便会断裂,要是砸到房子上损害房屋事小,一旦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这便是是大事了。每当下雨以后,在房屋一些阴凉的地方便会生长出许多野草和青苔,这些草会将瓦片的缝隙慢慢地撑大,进而让雨水渗入房中,但农村的房一般以木头作为房粱这会使得它腐烂,时间久了便会导致断裂,那么房顶会坍塌。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俗语树夹屋堂夹房)(5)

从古人迷信的角度来说,树木吸收天地之精华,时间长了会成精,这样就是吸取人的阳气。所以说,“树夹屋”这样的事儿,最好是避免,一定要杜绝,即便想在房屋周边种树,也要找那些长不高的,根系不到处蔓延的,观赏价值高的树木种。

“堂夹房”的那些说法

“堂”即住宅屋的客厅,中堂,“房”这里指的是卧室,休息的地方。厅堂是公共场所,通常是主人家用来会客的,餐饮活动也在这里进行;而卧房是私密空间,供人休息。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俗语树夹屋堂夹房)(6)

而“堂夹房”意思是指卧室处于客厅中间,这乍一看,显然不符合我们房子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卧室布局设计在客厅的中间,意味着卧室的安静环境得不到保障,,如果要从一处厅堂走到另一处就必然要经过卧房,会给人一种很失礼的感觉。私密空间也得不到保障。如此一来,就打破了房子该有的基本功能。民间认为堂夹房像摆放在堂厅中间的棺材,称棺材房,为民居住房格局中的大忌。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俗语树夹屋堂夹房)(7)

而“不败也得亡”很显然是一句警示语,在住房子时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只不过是善意的提醒罢了。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俗语树夹屋堂夹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