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澎湃新闻报道的一则报道《安徽萧县“撤县设市”获进展,拟将“萧国市”作为新地名》,引起不少安徽人的关注,一时间成为舆论热点。

小编查阅发现,目前安徽至少已有十七地明确提出“撤县设市(区)。

而我市的太和县就在其中,目前正在推动“县改市”!

2月17日晚,太和县委召开常委会议。

在听取县发改委党组关于“县改市”进展情况汇报后,该县县委书记杨波指出,“县改市”是太和县“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提升各项工作的主抓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太和有基础、有条件实现“县改市”。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突出“县改市”统领地位,拉高“县改市”标准,提升方案科学性可行性。

阜阳太和县撤县设颍北区(阜阳太和县提出)(1)

小编搜索发现,该规划2次提到“县改市”:

阜阳太和县撤县设颍北区(阜阳太和县提出)(2)

以“县改市”为统领,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转、促”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力实施大开放、大投入、大创新、大发展,皖北领先、安徽争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大两先一全面”战略,倾力打造“医药高地,诗画太和”,奋力实现“皖北排头兵、安徽十强县”战略目标。

阜阳太和县撤县设颍北区(阜阳太和县提出)(3)

“十三五”期间,结合太和产业发展现状与转型发展目标,继续发挥投资和项目的决定性作用,力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GDP总量、城镇化率、R&D经费占GDP比重)在皖北领先、在全省争先,打造安徽县域经济的太和模式,实现“县改市”。

阜阳太和县撤县设颍北区(阜阳太和县提出)(4)

撤县设市带来哪些好处?

从“县”到“市”,这一字之差到底差在哪里?

撤县设市后,虽然政府的行政级别不变,但其发展定位和思路会发生改变。县的工作重点是以农村为重点兼顾城市,而县级市是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兼顾农村。

这种定位的转变,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体现在政府部门设置和编制确定上,县一般涉农部门较多,市则以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部门设置为主,主要功能是发展工业、城市建设、关注职工生活等;

再者,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或者专项扶持资金也有差别,县一般只能用于农业相关领域,而市可以用于城市相关领域,在争取优惠政策、试点方面,上级部门会予以优先考虑;

县的用地指标限制得非常死,所有东西都是按人口,比如道路、教育用地、公共设施等等,规划得非常死,不能有突破,即使县政府想改,上面也不会批。撤县设市会带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更趋向城市化,标准会更高。

国家对“撤县设市”有什么标准?

国家对于撤县建市的条件和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这其中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流程和时间。

在程序上,首先必须经过市、省政府审批,然后经过民政部和国务院同意,经实地考察方能批准。

《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其中对于县级市的设立,也有着几条硬杠杠。其中包括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比例、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等要求。

国家关于“撤县设市”的最新解读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了《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从报告中看,2017年新型城镇化的重心是推动农民工进城落户。2016年,全国有1600万人进城落户,2017年的目标是实现1300万人以上进城落户,主要措施是深化户籍改革和居住证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城市都鼓励进城落户,千万级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还是以人口疏解为主,鼓励进城落户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除了制度改革以外,还要“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可以预见,2017年将迎来一片“撤县设市”和“撤镇设市”的热潮。

如果太和县要“撤县设市”,

你认为应该叫什么?

太和市?还是其他?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颍州晚报微信公众号(ID:wgfy2256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