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高宗李治时期,朝廷中最大的争论便是他与门阀集团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持续数十年,对唐朝的发展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唐朝在唐高宗时期发展到了第一个巅峰,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对外战争都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在唐朝历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如此,李治与门阀集团的斗争影响到了唐朝的方方面面,左右了历史进程的发展。而这场斗争中,关于皇后武则天的额册立更是重中之重。这不但改变了朝廷中的形势和权力架构,也吹响了李治反攻门阀集团的战争号角。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1)

唐朝皇帝与门阀集团的斗争由来已久,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便引发过各种叛乱,迫使李世民贬斥了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本来到了唐太宗晚期,门阀集团的势力遭到很大的削弱,已经不能完全垄断唐朝的政治。可是李治即位后,作为顾命大臣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站在了门阀集团一边,使得这些门阀世家在朝中势力复苏,不断的掣肘和蚕食皇权。为了保卫自己的权势,李治与门阀集团展开政治斗争,提拔了不少寒门和小地主家族出身的官员,以此来进行对抗。这种争权夺利的斗争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达到巅峰,影响非常深远。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2)

李治刚即位时,朝政全由三位顾命大臣掌管,分别为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李勣。这三位大臣中,前两位是宰相,第三位是兵部尚书掌握兵权。而从出身来看,前两位都是官宦世家和陇西贵族,而李勣却是小地主家庭,后来是瓦岗寨的农民起义领袖。所以从政治利益的角度看,这三位基本上被分为两个派系,也真好反应了当时朝廷中的权力架构。除此之外,李治的皇后王氏出身于门阀太原王氏,而萧淑妃出生于兰陵萧氏,这些都是门阀集团在朝廷和皇族的代言人。可以说当时李治身边是充斥了门阀集团的势力,左右着唐朝的政治走向。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3)

门阀政治的危害在唐朝之前数百年间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典型的便是从东汉末年到隋朝时全是短命王朝的现象。这是门阀集团对国家政治进行垄断后,进一步垄断了国家资源,然后为了争夺资源而进行战争,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结果。数百年间,无数的贤人都在试图突破这个历史周期律,最终由唐太宗李世民完成。李世民之所以被后人称为中华第一帝,就是因为他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沿用了诸葛亮治理季汉的政治策略,通过提拔任用寒门和小家族出身的官员,最终打破了门阀集团对朝廷政治的垄断。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4)

如此一来出现了很典型的历史趋势,那便是门阀集团不断被削弱,而朝廷政治逐渐呈现出新兴势力和旧势力平衡的态势。可是门阀集团并不甘心失败,也不想要失去曾经得到的权势和资源,必然会用各种手段进行反抗。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各种叛乱,背后都是门阀世家的影子。李世民去世后,李治身边全是门阀集团的人,自然他们抓住这个机会开始了复兴的操作。如果形势照此发展下去,那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做了一切将前功尽弃。唐朝将重新回到门阀政治时代,那么唐朝步隋朝的后尘便只是时间问题。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5)

李世民之所以要废李承乾和李泰,改立李治,就是因为李治不与门阀集团沆瀣一气。即便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李治也不会因为亲情而走向门阀集团,这是他与两个哥哥最大的不同。所以李治在坐稳皇位后,他便开始了逐渐与门阀集团切割,想办法让朝中恢复门阀官员和寒门官员之间的政治平衡。

然而作为门阀集团代表的长孙无忌却不这么看,他一直在维护门阀集团在朝廷的垄断地位。为此他提拔了很多门阀世家出身的官员,打压寒门官员,将这些官员贬斥到偏远地方。他还和王皇后联合拥立李治的庶长子李忠为太子,将门阀世家有前途的官员安置到太子府。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6)

长孙无忌的家族本来就是陇西贵族的一员,后来随着李世民当皇帝,这个家族便成为唐朝第一的外戚家族,也就成为陇西贵族门阀的带头人。李世民在的时候,他还有所顾忌。可李世民去世后,长孙无忌仗着国舅兼开国元勋的身份,便逐渐开始垄断朝政的操作。李治为了坐稳皇位,也为了权力交接时的政局平稳,一开始对长孙无忌的做法保持了容忍的态势。然而当长孙无忌和王皇后拥立太子李忠后,这个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不但触及到了皇权的禁区,也暴露出门阀世家集团的政治野心。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7)

李忠是李治的庶长子,由宫人刘氏所生,过继给王皇后抚养。由于王皇后无子,所以太子位一直悬空。在王皇后的舅舅中书令柳奭的谋划下,王皇后和长孙无忌联合拥立李忠为太子,李治没有合理的理由阻止,只能咬牙默认。可是这个操作也触动了李治的逆鳞,开始谋划反击门阀贵族集团。

与李世民不同,李治的反击上更重于政治斗争,而非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李治先把武则天引入宫廷,让她与王皇后、萧淑妃宫斗,借此来打击门阀集团安插在后宫的势力。这种操作的目的是先清除自己周围的隐患,让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想办法在朝堂中与门阀官员争夺。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8)

与王皇后和萧淑妃不同,武则天并非门阀世家出身,而是小地主家族的女儿。他父亲早年只是木材商人,后来投奔唐高祖李渊后做参军,后来积累功劳成为唐朝的贵族。武则天在贞观中后期入宫,那时候武家已经没落了,所以与门阀世家关系疏远,因此被李治所信任。李治从感业寺接回武则天,不但是从宫斗和个人角度出发,也是在政治上表态,拒绝门阀集团掌控后宫。然后他利用提拔武则天的机会,大力打压朝中反对的门阀官员,提拔支持的寒门官员,使朝中形成了对抗门阀集团的政治力量。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9)

几乎每一次武则天升级,朝中都要引起一阵波动,反对的门阀官员都要被贬斥不少。被贬斥的官员中有不乏名门贵族出身的大员,如隋朝名将来护儿之子来济、南阳韩氏出身的宰相韩瑗。这种政治斗争的态势在皇后废立问题上达到巅峰,引发了整个唐朝政坛的大波动。

当时李治想废了王皇后,改变后宫中门阀势力太大的格局,引起了朝中门阀官员的一致反对,纷纷上疏谏议。李治一意孤行,他提出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提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太原王氏。太原王氏为门阀集团的首领,五姓七宗之一,家族极为显赫,朝中势力非常大。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10)

而且王氏在全国有着广阔的政治资源,党羽遍布朝中和军中,是朝中势力仅次于长孙无忌的大门阀。李治把矛头对准了太原王氏,本质上便是吹响了向门阀世家反攻的总号角。这是一种非常强硬的政治态度,也将政治斗争的级别提高到你死我活的程度。李治这么做还是有很大的底气的,其中最大的底气便是李勣和苏定方。李勣和苏定方都不是门阀家族的势力,又掌控着唐朝兵权,还是唐朝名将,这让李治在军事斗争上立于不败之地。而以薛仁贵为首的寒门子弟却有掌管着长安玄武门禁军的兵权,这也让李治有能力控制整个长安城。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11)

当时虽然门阀势力很大,但大多数不在长安,而且不在军界,这是对李治最有力的一面。而朝中门阀势力虽大,但真正敢见血的却是少之又少。最后虽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废后的问题上强烈反对,但李勣称病、于志宁默认的情况下,李治还是成功的把武则天扶上了皇后的宝座。

武则天上位,那就意味着太子李忠被废,这直接就免除了李治的后顾之忧。而李治让武则天插手政务,提拔许敬宗、李义府等官员,在朝中形成了反攻门阀官员的势头。通过这些政治斗争的手段,便能将门阀世家的势力逐步的驱逐出朝堂,使得皇权重新归于皇帝之下。

武则天将薛家满门抄斩是真的吗(重识薛家二十李治立武则天为后)(12)

很多人认为李治比较懦弱,不如父亲李世民和老婆武则天,其实这是对他的误解。李治其实非常聪明,政治手段也极为高明,只是不喜欢冲锋陷阵,而是隐于幕后。有了武则天在前面打冲锋,李治完全没必要显得过于强硬。他反而可以利用皇帝的超然地位,以平衡朝中局势的理由仲裁各种政治冲突,使得皇权重新控制朝廷。这是一种极为高明的政治手段,中国历史上有此本事的皇帝屈指可数。当然武则天在前面表现过于强横的态度,也为自己招了不少黑。所以我们看到史书上各种黑武则天的材料层出不穷,其实那都是人家两口子商量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