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网络上突然兴起了反抗眼前生活的苟且,追求诗与远方,于是大批迷茫的跟风者纷纷裸辞,涌往远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的确,逃离快节奏、重压力的现代生活,适当放松也无可厚非,但是绝大多数人是因为能力配不上梦想又不愿意持之以恒的无奈逃避。

一群人的集体逃离,浪费大好青春去寻找诗与远方,在该奋斗的年纪却想着享受退休。焦虑时宁可对着滔滔江水大声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不要在电脑前呻吟“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诗与远方并不全是幻想中的纯粹,诗或许是口水,远方也有可能满眼羊粪蛋。它是一剂迷魂药,麻痹你的意志,吞噬你的斗志,模糊你的理智,看似暂时解决焦虑,但却是后患无穷。

因此,一切不负责任的逃避都是伪情怀,不予支持。一切不顾后果的放纵都是趁机变坏,嗤之以鼻。

我们这一代人总是过于理想主义,追求美好缥缈的“诗与远方”,其实我觉得所谓的“诗与远方”不过是现代人陶渊明式逃避现实的借口,或许是疲惫、懈怠时的消遣方式,这都不是真正的诗与远方。

真正的诗与远方里饱含着你对生活的热爱,凝聚着我们奋斗的过程,承载着理想的实现。它不是我们的起点,而是你所追求的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同时如果诗与远方缺少脚踏实地的勤勉,那它只能是虚无缥缈的人生虚妄,是假借文艺青年之口行逃避之实,是让人懒惰丧失斗志幻想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毒鸡汤。你省吃俭用终于到达某个遥远美丽的小城蹲着、颓废着,其实也只是换个地方苟且。

现实中,月亮与六便士并不是背向而行的,正如荷尔德林所说:“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只要用心生活,处处无诗与远方,却也处处诗与远方。

院士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增产研究,在他眼里,稻田是远方,收获是首诗。他在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中,插秧、传粉、收割、育种,不断实现目标产量,培育出适应各种环境的稻种。当落日余晖覆盖稻田,站在田塍边的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诗与远方,而随之也养活了无数追求诗与远方的人。

同样,在路桥上,那条条在山峦中横穿的隧道,跨越江河的桥梁,盘山蜿蜒的公路,都是路桥人风雨中测量、打桩、施工,然后才顺利通车,它们无疑都是无数人路桥人洒满汗水的诗与远方。

由路桥人承建的高速路,穿梭于山水画廊中,与沿途湛蓝的天空、独特的山川、金黄的稻田融为一体,人在其中,犹在画中,被誉为世界最美公路,路桥子弟塑造了世人认可的诗与远方。看着一座座山被攻陷,一条条道路通车,路桥子弟无比自豪,他们不但在耕耘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到达了自己的诗与远方,也为后辈创造了“诗与远方”的圣境。

因此,我们也一样,只有将个人奋斗与理想融入时代的发展潮流,融入民族前进历程中,历尽艰难困苦后方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到达真正的“诗与远方”。

这种诗与远方的到达,不是来自青藏高原上磕长头匍匐前进的心灵洗涤,也不是尼泊尔菩提树下静坐的灵魂顿悟,更不是丽江古城酒足饭饱后的邂逅,而是脚踏实地奋力拼搏获取成功后,那种真实的满足感、成就感与精神愉悦。

生活也不在别处,只要你真真切切地为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倾尽全力,为理想颠沛流离仍不改初衷,那么你脚下所在便是远方,入目所望便是诗章。

诗和远方发朋友圈的句子(诗和远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