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疫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在全国各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北方秋黄瓜、南方春黄瓜发病较重。黄瓜疫病可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减产幅度在20%左右,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

黄瓜常见病害图谱防治(黄瓜的这个病害为害很严重)(1)

黄瓜疫病叶片发病初期症状

黄瓜常见病害图谱防治(黄瓜的这个病害为害很严重)(2)

黄瓜疫病叶片发病中期症状

黄瓜常见病害图谱防治(黄瓜的这个病害为害很严重)(3)

黄瓜疫病叶片发病后期症状

黄瓜疫病叶柄发病症状

黄瓜常见病害图谱防治(黄瓜的这个病害为害很严重)(4)

黄瓜疫病茎蔓发病初期症状

黄瓜常见病害图谱防治(黄瓜的这个病害为害很严重)(5)

黄瓜疫病茎蔓发病中期症状

黄瓜常见病害图谱防治(黄瓜的这个病害为害很严重)(6)

黄瓜疫病茎蔓为害后期症状

黄瓜常见病害图谱防治(黄瓜的这个病害为害很严重)(7)

黄瓜疫病果实发病症状

【田间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秃尖状,不倒伏。成株发病,主要在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显著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病斑,直径可达25毫米,边缘不明显,扩展迅速,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裂,病斑扩展到叶柄时,叶片下垂。瓜条或其它任何部位染病,开始初为水浸状暗绿色,逐渐缢缩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迅速腐烂,发出腥臭气味。

【病原特征】

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甜瓜疫霉侵染引起。菌丝丝状,无色无隔,老熟菌丝有球状体。孢囊梗无隔细长,分枝,顶生单胞、无色、卵圆形、顶部有乳突的孢子囊。有性时期产生淡黄色、球形的卵孢子。

【发病规律】

黄瓜疫病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里或肥料中越冬。借气流、风雨和地面流水传播蔓延,田间有多次再侵染。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是该病发生的关键因子。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8~30℃,但在9~37℃病菌均可生长发育。露地夏、秋黄瓜,若雨日多,降水量大,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或旬降水量100毫米以上,雨后骤晴,天气闷热,疫病即可发生流行。发病后,若10天以上无雨,病害停止发展。保护地春、秋及冬茬黄瓜,只要湿度适宜发病,在黄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温棚通风透气差即可发病。重茬田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应合理施肥,改善透光强度,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促进花芽分化;在花蕾期、幼果期和膨果期喷施壮瓜蒂灵,增粗果蒂,促进果实发育,提高黄瓜品质。覆盖地膜,减少土传病害向上侵染的机会;适时早播,尽量使易感病的苗期错过降雨高峰期。清洁田园,及时拔除病株烧毁,消灭初侵染源。

2、化学防治

加强田间调查,在发病之前,定期喷洒保护剂进行预防,田间发现病株后,可选用25%的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6%丙森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田间发病严重时,可选用68.75%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8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250%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50%氟啶胺悬浮剂20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视病情5-7天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