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在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珍惜身穿戎装的机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5年来,的回信精神正激励着广大优秀大学生踊跃应征入伍,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中也掀起了应征入伍的热潮。就读于昭通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18级金融数学班的5名同学(高海,张启山,曾永金,许靖,康文正),也正是被回信精神激励而选择应征入伍的优秀大学生。

普通高校学生留役期间入学资格(携笔从戎铸就无悔青春)(1)

怀揣梦想,携笔从戎,启航新征程

应征入伍前,5名同学同住于昭通学院朴苑2栋303宿舍(宿舍共住6人),大学期间,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大家团结互助、相处愉快,经常会聊一聊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也会在一起交流关于学习以及就业等方面的话题,当然,也正是在这样的频繁交流中,促使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应征入伍。2022年3月,5名同学几乎一同做出了携笔从戎、应征入伍的决定,并一同向老师报告了这一决定。6月,他们一同参加了昭阳区的征兵体检,8月,一同参加了入伍前的集训。“同一个宿舍5名同学同时参军入伍,这是真正的国防宿舍啊!”2022级的一位新生感叹道!

普通高校学生留役期间入学资格(携笔从戎铸就无悔青春)(2)

5名同学一起参加征兵体检

(后排左一:张启山,后排左二:曾永金,后排左三:许靖,后排左五:康文正,前排左二:高海)

对于很多的青年大学生来说,都曾有过应征入伍、报效国家的梦想,但部分同学由于身体、家庭等原因,最终不得不放弃应征入伍,选择其他方式就业。当然,对于进入部队的每一位大学生来说,也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应征入伍的梦想的,在每一位成功应征入伍大学生的背后,都有他们不一样的故事,他们的背后,有政策的影响、有学校的影响、有家庭的影响。说到应征入伍的曲折,对于共产党员的高海同志来说,感慨颇多。2022年3月初,他所在的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支部,有很多同学都已经就业,有考上研究生的、公务员的、以及考上教师的,当然,也有去参军的,支部中大部分党员同志都有了毕业去向,这样的形势鞭策着他也想赶紧去找工作,但他又在犹豫着是否应征入伍,这让他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人生中的迷茫,当老师问到他的就业情况时,他说到“老师,作为毕业生党员,就应该要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在就业方面给学弟学妹们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他说,“我可以找到工作,但我在犹豫是否参军入伍,可我的视力不太好,不知道行不行”。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决定去昆明做视力矫正后试一下,同宿舍的同学在他的影响下也决定随他一同前去。体检过程中,他因为个人原因经历了复检,好在有惊无险,最终验兵体检成功过关。9月14日,在入伍前期训练结束,即将走入军营之际,高海同志向他的老师说到,“四年来,尤其要感谢党组织的教育,也要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当然也要特别感谢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没有他们,就不能成全我参军入伍的梦想”。高海同志作为党员,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学生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用实际行动去报效国家,他的行动真正地在大学生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普通高校学生留役期间入学资格(携笔从戎铸就无悔青春)(3)

5名同学一起参加军事训练 (左一:许靖,左三:高海,左四:曾永金,左五:张启山,左六:康文正)

征兵政策强引领,掀起大学生应征入伍热潮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应征入伍前,都会问到,“国家的征兵政策怎么样?学校和学校所在地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政策呢?”。高海他们同宿舍的5位同学也是一样,他们最初也是满脸疑惑地向所在学院的老师们问到相关问题。学院也及时将《征兵工作条例》、《昭通学院应征入伍实务操作42问》等征兵政策及规定印发给他们,并向他们做了详细解答,去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坚定他们应征入伍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征兵政策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越来越优厚,“入伍奖励”“学费减免”“入伍家庭优惠”“士兵提干”“就业安置”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在这么大的政策吸引力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走到了应征入伍的行列中。就拿高海同志所在的2018级金融数学班来看,56名同学中就有7名同学选择了参军入伍,走入了部队这个大熔炉。

靶向发力作动员,唤醒昭院学子们的报国之志

要让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应征入伍也并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他们当中,有的身体条件不能达标,有的家庭有特殊原因,有的又选择参加工作,因此,做好征兵动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普通高校学生留役期间入学资格(携笔从戎铸就无悔青春)(4)

昭通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作专题动员

从2021年来,昭通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两次向2018级适龄以及身体件初步达标的学生作了专题动员,让学生了解征兵政策、应征入伍条件等,也正是应征入伍专题动员,让很多同学萌生了应征入伍的想法。当然,有想法还不行,还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比如来自家庭方面的,他们5人中的许靖同学最初就受到家庭的一些阻碍,在他本人和老师多次和家里人沟通后才征得家里人同意,最终如愿以偿;还比如个人就业选择方面的,他们5人中的康文正同学就面临过,在他大四以前一心想着找工作,对于应征入伍显得犹豫不决,但老师结合他个人的一些情况综合分析,多次在宿舍走访过程中向他讲解了应征入伍的相关政策和优厚条件,最终动摇了他的想法,让他克服重重困难而顺利走入部队这个大熔炉。类似征兵工作中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困难的解决依靠的是学校和学院不断地进行宣传和动员,依靠的是老师们一点一滴、锲而不舍的付出。

昭通学院共住一间宿舍同时应征入伍的这5位同学,在他们的大学青春中,留下了一抹鲜艳的红色,也为优秀青年大学生携笔从戎、报效国家做出了示范。他们是学校的骄傲,也是青年学子们的骄傲,相信他们5位同学未来在军队的大舞台上也一定能奏出华丽的乐章。

(周灿)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袁邑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