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展圣洁)“你好,小清,玻璃瓶是什么垃圾?”“可回收垃圾。”2021年9月10日上午,2021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记者在B馆服务类机器人的展厅,看到了“创泽智能垃圾站”的身影。据悉,智能垃圾站借助人工智能,增加了人体感应开盖、语音开盖、垃圾分类问答等功能,使倾倒垃圾更加便捷。

垃圾站是如何处理垃圾(湿垃圾傻傻分不清)(1)

创泽智能垃圾站 。新京报见习记者 展圣洁 摄

据悉,垃圾问答系统是根据国家最新垃圾分类标准执行的。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智能垃圾箱的工作过程:当随机向智能垃圾站询问某个垃圾的类别时,垃圾站会进行语音回复,人机对话的过程也会出现在显示屏上,接着,对应的垃圾盖就会打开,不用再担心垃圾投放错误。

记者发现,当靠近垃圾箱时,相对应的垃圾盖会自动打开,离开以后,垃圾盖则会关闭,实现了垃圾投放零接触。在垃圾箱的上方,还有摄像头和杀菌消毒、灭蚊蝇装置,可以保持垃圾箱的清洁卫生。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垃圾站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确保24小时全天候运行。

此外,智能垃圾站的智能还体现在内置的感应装置,可实时监控垃圾存量情况,对于达到容量上限的垃圾桶,可控制投放盖不再开启,并第一时间通过平台管理云端推送至相关管理人员,完成垃圾清运工作。

据了解,全国主要城市已全面试行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我国还未进行大规模应用智能垃圾站,虽然智能垃圾站市场潜力很大,但也要看到影响和制约智能垃圾站推广应用的不利因素:相比传统的简易垃圾桶,智能垃圾站的成本较高;配套的垃圾分类转运及资源化利用设施还不完善,导致智能垃圾站未能全面发挥垃圾分类收集的价值;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等。

新京报见习记者 展圣洁

见习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