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朝开始,清朝皇室便有意改变皇位继承制度,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但一直到乾隆登基,这种制度的确立始终没能成功。乾隆继位后,更是坚决让嫡子继承皇位,但永琏、永琮两位皇子的接连夭折,再次宣告嫡子继承制度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嫡长子永琏仍然是乾隆最疼爱的儿子。

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几儿子(乾隆最疼爱的儿子)(1)

1、皇玛法亲自取名

永琏是乾隆第二个儿子,生于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母亲是孝贤皇后富察氏。

永琏出生之时,他的父亲还只是一名皇子,也就是雍正第四子弘历,此时的永琏,身份也只是一名皇孙而已。但身为皇孙,永琏的身份却极为特殊,因为雍正早在继位之初,便将四阿哥弘历秘立为皇储,身为弘历的嫡长子,永琏的尊贵出身不言而喻,他是出身最好的皇孙。

这一点从永琏的取名上,就能看出来,因为永琏这个名字是雍正亲赐的。

“琏”指的是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雍正赐皇孙为这个名字,很明显暗含有让永琏秉承宗器之意,这一点,身为皇储身份的弘历也是非常清楚的。

因此,乾隆继位不久,便将永琏秘立为皇储,将他的名字写在立储密旨上面,随即将密旨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

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几儿子(乾隆最疼爱的儿子)(2)

2、早逝的嫡长子

乾隆三年九月的一天,乾隆到北郊阅射,顺便带上了嫡长子永琏,让他随观,当然也是有意培养这位嫡长子,毕竟满洲以骑射立本,乾隆也很希望自己精心选定的继承人能够从小掌握骑射的本领。

但是,在涉猎期间,这位嫡长子却感染了风寒,其实也就是感冒了。按理来讲,风寒这种疾病并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于年仅九岁的永琏来说,却成了一场劫难,最终这位嫡长子没能扛过去,于十月十二日夭折。

从这可以看出,或许乾隆所选定的这位继承人,从小就体质不太好,一场小小的感冒都没能抗住,这或许就是他的命数啊。

永琏的去世,最伤心的莫过于乾隆本人与孝贤皇后了。

对于乾隆来说,永琏不仅是他的嫡长子,还是他选定的接班人,对于孝贤皇后来说,永琏是她唯一的儿子(注:当时永琮还未出生)。不过,从后来的剧情发展来看,即使永琏能够平安活到成年,也不一定能够继承皇位,毕竟能够活过乾隆的不多啊。

如果传给其他庶子,乾隆一心向往的嫡子继承制度还是失败,如果直接传给永琏的儿子,于大清江山也不利,毕竟明太祖朱元璋的例子摆在那里。

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几儿子(乾隆最疼爱的儿子)(3)

3、乾隆的失误

永琏夭折后,乾隆非常伤心,以致于五天没有上朝,并下了一道谕旨:

“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不得不说,乾隆下这道谕旨其实是一种失误,为何呢?

因为它几乎向人们宣示,乾隆就是要立嫡子为继承人,这与康熙所确立的皇太子制度没有本质区别,这种制度的弊端还是非常明显的,除了皇帝与皇储之间会出现矛盾之外,还会加重诸位皇子之间的争斗,这就是康熙晚年出现众子夺嫡的原因。

当时,除了永琏,乾隆还有大阿哥永璜、三阿哥永璋两个儿子,看到这份谕旨,这两位皇子会怎么想?

所以说,乾隆的这次公开永琏的皇储身份绝对是一种失误,即便是后来七阿哥永琮(孝贤皇后所生)没有感染天花而夭折,他的下场也不会好,因为乾隆其他儿子瞄准的对象就是永琮。

反之,如果乾隆不公开永琏的皇储身份,其他皇子之间就不会产生巨大的矛盾,对于朝局的稳定决定是百利无害的。

为何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丧礼上,皇长子永璜与皇三子永璋会不够伤感?

其实就是乾隆自己的失误造成的,但为了弥补这种失误,乾隆却一错再错,对两位皇子大加斥责,并取消他们的继位资格,最终造成永璜与永璋两位阿哥的早逝。

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几儿子(乾隆最疼爱的儿子)(4)

4、风光的身后事

既然永琏的皇太子身份公开了,那么,就要按照皇太子的礼仪为他举行丧礼,经过反复挑选,乾隆最终将陵寝地址选定在了朱华山。

为此,乾隆特意拿出十六万八千二百三十五两白银,三百七十八两九钱九分二厘金叶子,为儿子永琏修建了豪华的端慧皇太子园寝,这是清朝唯一一座皇太子陵,除了永琏之外,这座陵寝还葬着乾隆七个早逝的儿女。

分别是七阿哥永琮、九阿哥(未命名)、十阿哥(未命名)、十三阿哥永璟、十四阿哥永璐、十六阿哥(未命名)与八公主。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六十年九月,嘉亲王永琰被册立为皇太子,乾隆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故,命永琰向早逝的二哥永琏行叩拜之礼,并将其载入大清会典。

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几儿子(乾隆最疼爱的儿子)(5)

子辰说:

作为乾隆的嫡长子,永琏是乾隆早期所秘立的皇位继承人,但这位皇子却只活了九岁便夭折了,再加上后来其弟永琮的早夭,最终使得乾隆立嫡的愿望落空,不得不将庶出的永琰立为皇储。

或许有些时候,命运就是如此,你越想做一件事,这件事便越不容易成功,如果能够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一切反而会顺利许多。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清皇室四谱》《陵寝易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