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1)

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2)

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3)

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4)

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5)

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6)

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7)

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8)

普通人会高原反应(人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9)

研究表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居民不仅不容易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而且即便感染后也不太可能发展成危重症。

该研究结果是通过将南美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以及中国西藏等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的病例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实时地理数据,发现生活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城市居民受COVID-19的影响显著降低。具体来看,在玻利维亚,高海拔地区的COVID-19感染率比低海拔地区低约3倍,厄瓜多尔低4倍。

玻利维亚是最新受COVID-19疫情影响的国家之一,该国以高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国家;厄瓜多尔则是一个深受疫情影响的国家,该国一半的人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在玻利维亚,研究人员将海拔在1600到4000米的拉巴斯地区和海拔在3735米的欧鲁罗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进行比较。截至8月7日,玻利维亚高海拔省份记录了54例新冠病例。

该研究团队表示:“玻利维亚高海拔人口的低感染率是显著的。

此外,截至8月7日,厄瓜多尔高海拔地区(7114,300居民)只记录了722例感染病例,而沿海地区(8,328,300居民)记录的病例高达2,943例,前者不足后者的四分之一。

同样,中国西藏,云南,四川,新冠感染率也有着相同的特征。西藏基本可以称为中国的一片净土。

由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部分地区组成的高原地区也仅报告了134例确诊病例。四川省一个由67名被诊断为COVID-19的代表性患者组成的队列显示,54%的患者为无症状患者,不到10%的患者出现发烧,其中仅三分之一患者出现较危机病状。目前所有患者均已康复出院。

关于为何高海拔地区受新冠影响更小,研究人员认为可能与以下三种原因有关:

1. 高海拔地区居民能适应血液中的低氧含量

我们知道海拔越高,空气越细胞。在海拔超过1600米的高度,人们每吸进肺里的一口气,其含氧量比低海拔地区减少约四分之一海拔到4000米时接近2/1。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居民已经进化出能够适应低血氧含量的身体机制。

攻击血液酶,呼吸困难是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典型症状,需借助呼吸机辅助或替代呼吸才能保证患者血氧含量,避免呼吸系统和重要器官衰竭。这种现象与连日的高原反应导致的损伤较类似。

研究人员称,在高海拔地区,通过增加通气、加强动脉氧运输和较高的组织氧结合,人们的身体适应了血液中较低的氧含量。因此即便感染后,他们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大幅度下降。

2. 血液内ACE2表达水平降低

血液酶ACE2是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的受体,曾有研究表明SARS病毒的感染率与肺上皮细胞中的ACE2呈正相关。而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ACE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对提供了一种“生理保护”。

3. 高原紫外线天然杀灭病毒作用

此外昼夜温差的剧烈变化、空气干燥和高强度的紫外线辐射等环境因素,也可能是一大原因。

众所周知,紫外线辐射能够改变DNA和RNA的分子键,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可以作为一种“杀毒软件”。空气稀薄和强紫外线还能够灭活病毒,进而降低了其活动能力。

另外,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较低,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的大小比低海拔地区小,这也可能对病例的分布起一定作用。

高原地区,人口稀少,高危病人,呼吸困难者无法适应,也是自然的隔离和淘汰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