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名亦叫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同一族人的共同编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梁氏辈分怎么排的(堂号梁氏的堂名及分布)(1)

堂号不仅书写于宅院厅堂、宗祠祖庙、族谱封面,而且也题写于店铺、字号、书斋别墅、文集书画及日常生活用具(如车舆、灯笼、钱袋、家什)上面,用以区分姓氏族别,作为本族标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发祥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如梁氏郡(望)号有:夏阳、河西、河东、安定、扶风、冯翊、天水、河南、琅玡、千乘和东原等。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号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若按平均每姓数十个堂号来计算的话,全国至少有几万到几十万个堂号。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资料宝库。

目前发现的梁氏非郡望堂名有:忠孝堂(翔云)、敦仁堂(徐州)、敦睦堂(丰县)、务本堂(赣榆)、永远堂(徐州)、永思堂(顺德)、永陵堂(正定)、永敬堂(维扬)、云露堂(维扬)、余庆堂(维扬)、庆余堂(维扬)、余敬堂(维扬)、树德堂(维扬)、善德堂(维扬)、双桂堂(维扬)、指仙堂(维扬)、高凤堂(仪征)、曲善堂(维扬)、德仁堂(维扬)、端虚堂(维扬)、三箴堂(维扬)、献赋堂(维扬)、树得堂(维扬)、崇德堂(宝应)、魁士堂(武进)、鸿隐堂(无锡)、景贻堂(昆山)、七序堂(仙桃、涟水)、振兴堂(随州)、光裕堂(阳新)、灞陵堂(咸宁)、三字堂(武汉)、连元堂(蔡甸)、荆台堂(天门)、青云堂(大悟)、复兴堂(东平)、五福堂(宿州)、太素堂(淮北)、贻燕堂(福州)、积善堂(马头岗)、叠绳堂(新会)、集贤堂(浦城)、五橘堂(汝阳)、追远堂(鄞县)、大景堂(桐城)、五经堂(湖南)、本仁堂(湘潭)、孝思堂(肇庆)、正文堂(中山)、衣德堂(南海)、崇桂堂(东莞)、青云堂(东莞)、敦厚堂(东莞)、萃凤堂(东莞、肥东)、勤贻堂(东莞)、瑞露堂(萍乡)、蕃昌堂(云浮)、善善堂(琼州)、永馨堂(顺德)、文明堂(常德)、学府堂(浏阳)、三符堂(安化)、存谦堂(湖南)、世守堂(鱼台)、永慕堂(吉安)、节寿堂(吉安)、孝友堂(吉安)、求志堂(吉安)、洪庆堂(吉安)、清隐堂(吉安)、安志堂(吉安)、礼让堂(吉安)、依圣堂(吉安)、承道堂(遂川)、怀德堂(峄阳)、恒泰堂(峄阳)、起敬堂(玉林)、明德堂(丰县)、诒谷堂(瑞金)、绳武堂(郓城)、隐相堂(南洋)、诒远堂(香港)、积安堂(泰国)、长寿堂(澳门)、瑞莲堂(泉州)、梅镜堂(泉州)、循良堂(佛山)、仪国堂、保善堂、忠肃堂、怡庆堂、谨厚堂、世德堂、敦本堂、崇本堂、治远堂、文武堂等。

梁氏家族的文化传统中,“孝为其色,忠为其香,节为其味,仁为其情,文为其品,义为其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的一朵奇葩。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忠孝堂是梁氏的总堂名。

西周时,好战而强悍的西戎,成为西周朝的心腹大患。在国难当头,秦仲被周宣王封为侯伯,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只可惜秦仲“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与西戎交战中牺牲。秦仲的五个儿子,他们分别为:秦襄(史书称秦伯,追谥庄公)、秦福、秦禄、秦寿、秦庆,都是能征善战的英雄,为了给父亲报仇雪恨,他们主动请战,要求率兵西征,剿灭西戎,为国家收复失地,解除国家的边患。

周宣王同意他们的请求,并拨给他们七千匹良马,反击西戎。果然秦仲五子不负众望,奋勇杀敌,大败西戎。西周王朝为表彰五兄弟的赫赫战功,封秦襄为“西垂大夫”,封秦庆为“忠孝伯”于夏阳梁山建国,是为梁国之始。庆公即是梁氏之鼻祖,后世尊称为:“姓嬴梁氏太始祖周宣王封忠孝伯讳寅字庆号伯侃谥康”(史称康伯、梁康伯或梁伯)。

后来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东原梁叔鱼以“忠孝”遗训为梁氏的永久家训。迄后南宋梁克家钦点状元及第时,其谢恩表云:“今日蝼蚁酬大造,一生忠孝是传家。”以后又以“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致为学,以能主身,以信处人,以慈御下”为家训传至后代。定于明代的维扬江都梁氏家训有云:“孝父母,敬长上,……言忠信,行笃敬”等语。

清代烈女梁爱莲有遗言传世:“余之遗言语淳淳,忠孝二字教儿孙。德能养人善为本,百善孝字最为尊。……”直到近代王国维·《观堂集林·卷第二十四·缀林二》有《赠太子少保谥文忠梁公挽歌词》:“海内论忠孝,无如髯绝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