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句经常听到,后一句不常见,前一句通常都是用在一些需要打马虎眼的事情上,我们会听到,今天继续看《增广贤文》。

原文:善化不足,恶化有余。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水至清则无鱼则无敌(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1)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如果善性对你的感化不够,则恶性对你的感化就会变本加厉。这有点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的味道,其实还有无风的时候,但是劝人一心向善还是好的,现在好多人,不单指国人,都是有自己行为准则,也许在别人看来觉得他很自私,很冷血,他们奉行的就是以我的利益为前提,在保障我的利益不受损伤的情况下,有余力可以帮助别人,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就管好自己不给别人添乱,也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的利益,有点明哲保身的味道,他们也许并不热心公益,也不讲什么奉献,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人也不能说他们不好,起码该遵守的他们都遵守,不主动招惹人或事,世上除了大善大恶的人,还是中间的普通人较多,其中一种偏向于善,一种就是前面说的那种,还有就是偏向于恶一点,不管怎么说有底线的人总是比无下限的要好吧。关于这个‘善’字就更有内涵了,真善,假善,有目的的善,做给别人看的善,我们还是希望大家都怀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伸把手。有时候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你,就像现在的一些什么互助基金,有那么多人参加,也是这个道理。

水至清则无鱼则无敌(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2)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水过于清澈就不会有鱼,人过于明察就不会又人为你出主意。水太清澈了就会少了鱼生存的食物,通常我们都会在影视作品或是小说里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也就是多少要给人家一点利益,或是空子可利用,人家才有动力,这也是无奈之举,只要不太过分,就睁只眼闭只眼的过去了,以前一些工厂里就会把一些有瑕疵的产品,低价处理给工人,有时候混进一些可左可右的,也就闭闭眼过去了,像这样的事在改革开放前不少,改革后机制都不一样了就不会有这样的事了。有时候人太明白了,太理智了,做人做事太追求完美,对人对己太严苛会让人觉得不好亲近,跟你相处的人会有自卑,压抑的感觉,别人都会听你的意见,到你需要别人帮你出主意的时候,反而没人能帮你了,不是不愿帮,而是觉得你都想不出来,那我们就更没辙了,所以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寂寞。还是要有容人的雅量,人无完人,就算你很优秀,但你不能要求你周围的人都一定要跟上你的脚步,跟不上就觉得别人不可交,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好汉,三个帮’,也许在你一筹莫展的时候人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能让你茅塞顿开。

水至清则无鱼则无敌(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3)

‘知者减半,愚者全无。’世界上的聪明人减少一半,那么愚昧的人就全没有了。这话有些不好说了,如果单纯的说是遇到什么情况聪明人会减少一半,愚笨的人会全部消失,人的潜能是不可测的,你怎么知道划分在愚笨的人中,没有活下来的,这都是玩笑话,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擅长的一面,没有天生的废柴,不是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吗,有的人读书不行,但手特别巧,做什么像什么,有些所谓的智者,结果是生活的低能儿,世事无绝对,不要小看你自己,也不要看轻任何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他的闪光点,也没有谁身上会他一生都全是闪光点。

,